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剖腹产后便秘怎么办
剖宫产产妇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适当运动(产后早期活动)、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心理调节(缓解焦虑情绪)来缓解便秘,若便秘长期未改善需及时咨询医生,不建议自行滥用泻药。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等,这些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每100克西兰花含膳食纤维约1.6克,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西兰花有助于改善便秘。同时,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像苹果、香蕉等,苹果中含有果胶,有软化大便的作用;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也能促进肠道蠕动,一般每天可吃1-2个苹果或1-2根香蕉。 保证充足水分: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建议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的水。水分能使粪便保持湿润,利于排出。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 适当运动 产后早期活动:剖腹产后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适量运动。比如产后第1-2天就可以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翻身、抬腿等,促进胃肠蠕动。产后1周左右,如果伤口恢复良好,可以在室内缓慢走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这样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去厕所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厕所待几分钟,形成排便反射。一般建议早餐后半小时是比较好的排便时间,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早餐后胃肠蠕动会增强,容易产生便意。 心理调节 缓解焦虑情绪:剖腹产后身体的不适以及对自身和宝宝健康的担忧等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可能会加重便秘。家人要多关心产妇,帮助产妇舒缓情绪,产妇自己也可以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正常运作。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来说,由于手术创伤等因素,身体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根据自身身体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如果便秘情况长期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处理,不建议自行滥用泻药等药物,以免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和哺乳等情况。
2025-10-16 12:00:28 -
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吗
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主要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正常胃肠道黏膜下引发消化道出血概率低但有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者风险增加,现有临床研究显示其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但有消化道基础疾病患者风险可能增加,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胃肠道症状,儿童禁用该药物因器官发育未成熟风险无法评估,有消化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评估下权衡利弊后使用并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 一、药理学机制与消化道出血关联分析 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主要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其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相对较弱,但需考虑个体胃肠道基础状况。一般而言,正常胃肠道黏膜状态下,该药物引发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低,但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如胃溃疡、胃炎等),药物可能通过局部刺激等机制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二、临床研究与不良反应数据 现有临床研究显示,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不过,需关注个体差异,部分有消化道基础疾病(如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后,可能因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潜在刺激,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的情况。临床观察中,此类不良反应并非该药物的常见表现,但需重点关注有消化道病史的患者群体。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人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退行性改变或基础消化道疾病,使用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时,应密切监测胃肠道症状,若出现腹痛、黑便等异常表现,需及时评估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因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后可能更易出现严重后果。 儿童群体:儿童禁用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由于儿童胃肠道等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对其胃肠道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且使用风险无法有效评估,为避免潜在的消化道损伤及出血等严重风险,严禁儿童使用该药物。 有消化道基础疾病患者:如既往患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患者,使用盐酸阿扑马啡舌下片时需格外谨慎。此类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已受损,药物可能进一步刺激黏膜,加重损伤甚至引发出血,建议在医生评估下权衡利弊后使用,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胃肠道反应。
2025-10-16 11:59:21 -
为什么一直放屁是什么原因
一直放屁可因饮食中摄入过多产气食物、进食过快等致吞咽过多空气、肠道菌群失调等消化系统问题、乳糖不耐受等疾病影响、某些药物副作用以及儿童饮食及进食速度、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女性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变化等情况引发。 一、饮食因素导致一直放屁 饮食中摄入过多产气食物是常见原因。例如豆类(如黄豆、黑豆)、洋葱、西兰花、卷心菜等富含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此外,进食过快、咀嚼口香糖、饮用碳酸饮料等,会使大量空气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最终以放屁形式排出。 二、吞咽过多空气引发放屁 吃饭时速度过快,或习惯性用吸管喝饮料、嚼口香糖等,都会导致人体不自觉吞咽较多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肠道后,需通过放屁排出体外,从而出现一直放屁的现象。 三、消化系统问题致使放屁增多 1.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平衡被打破,有害菌过度繁殖,分解食物时会产生更多气体,引发频繁放屁;2.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较为敏感,受饮食、情绪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气体产生增多,表现为一直放屁。 四、疾病影响造成放屁异常 1.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充分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引起频繁放屁;2.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会影响消化功能,使食物消化吸收不充分,在肠道内发酵产气,导致一直放屁。 五、药物因素导致产气增加 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产生肠道产气增多的副作用,例如部分降糖药、抗生素等,具体需根据药物种类及个体反应而定,但一般是药物影响了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或菌群状态。 六、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 儿童:若儿童饮食中摄入较多产气食物且进食速度较快,易出现一直放屁情况,需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引导其细嚼慢咽;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更易发酵产气,导致一直放屁; 女性: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使肠道敏感性增加,易出现产气增多、一直放屁的现象。
2025-10-16 11:55:31 -
脂肪肝吃什么水果可以消除脂肪肝
苹果富含果胶、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一般人群每日可食1-2个,糖尿病脂肪肝患者需遵医嘱;橙子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正常人群适量食用,胃肠道敏感脂肪肝患者需控量;葡萄含白藜芦醇等,一般人群日吃100-150克,儿童脂肪肝患者要注意避免呛噎和控量;山楂含山楂酸、黄酮类等,正常成年人每周食2-3次、每次50克左右,有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脂肪肝患者需谨慎食用。 一、苹果 苹果富含果胶、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研究表明,苹果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机体排出多余的脂质等代谢废物。其含有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对脂肪肝的改善有一定辅助作用。一般人群每日可食用1-2个苹果,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需根据血糖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食用时机和量,因为苹果含有一定糖分,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二、橙子 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有助于参与体内脂肪代谢相关过程,类黄酮等成分能够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情况。正常人群适量食用橙子能为机体补充营养,对脂肪肝人群而言,每日可吃1-2个橙子。但对于有胃肠道敏感问题的脂肪肝患者,如易出现腹泻等情况,可能需要控制食用量,避免过多刺激胃肠道。 三、葡萄 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白藜芦醇可以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一般人群可适当食用葡萄,每日吃100-150克左右。而对于儿童脂肪肝患者,由于其消化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食用葡萄时要注意避免呛噎,且要控制摄入量,因为葡萄含糖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可能对血糖等产生一定影响。 四、山楂 山楂含有山楂酸、黄酮类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对改善脂肪肝有一定益处。正常成年人可每周食用2-3次山楂,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控制在50克左右。对于患有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脂肪肝患者,要谨慎食用山楂,因为山楂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
2025-10-16 11:54:27 -
辣的吃了胃疼该吃什么
吃辣后胃疼可通过饮食调整、就医建议和生活方式调整来应对。饮食上可吃温和易消化食物及富含果胶水果;普通人群胃疼持续不缓解等要就医,儿童和老年人吃辣后胃疼更需重视就医;生活中要适当休息、腹部保暖。 一、饮食调整 1.温和易消化食物:可以选择喝些温白开,能稀释胃酸,缓解辣刺激引起的胃疼。还可吃小米粥,小米富含色氨酸等,其黏性较大,对胃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消化负担。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避免给过于辛辣的食物后,若胃疼,可少量喂温的米汤,米汤同样易于消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部不适,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烫加重刺激。 2.富含果胶的水果:如香蕉,香蕉是一种天然的抗溃疡食物,它含有丰富的果胶,可在胃内形成一种保护屏障,减轻辣食对胃黏膜的刺激。不过,对于儿童,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胃肠不适。 二、就医建议 1.普通人群:如果吃辣后胃疼持续不缓解,或者疼痛较为剧烈,伴有呕吐、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胃黏膜损伤的程度。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胃肠道较为娇嫩,吃辣后胃疼更需谨慎对待。如果儿童吃辣后胃疼,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疼痛程度等。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表达不适可能不准确,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胃肠道功能减弱,吃辣后胃疼更要重视。若出现胃疼情况,应及时就诊,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胃疼可能是胃肠道疾病加重的表现,也可能掩盖其他严重疾病的症状。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休息:吃辣后胃疼时,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耗氧量,使血液更多地供应到胃肠道,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对于儿童,要保证其有充足的休息,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腹部保暖:可以适当给腹部进行保暖,比如用暖水袋热敷腹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温度的暖水袋,并注意覆盖衣物,防止烫伤,腹部保暖有助于缓解胃部痉挛,减轻疼痛。
2025-10-16 11:5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