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胃出血怎么判断自己胃出血
胃出血的症状有大便颜色变黑、呕吐物带血、头晕乏力、腹痛,可通过这些症状初步判断,怀疑胃出血应立即就医,在此期间应保持安静,避免晕倒。 1.大便颜色 胃出血后,血液在肠道内被分解,会使大便变黑,呈柏油样或焦油样。这是胃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呕吐物颜色 如果呕吐物中含有血液,可能是胃出血的表现。呕吐物的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或暗红色。 3.头晕、乏力 胃出血会导致贫血,使你感到头晕、乏力、心慌等。 4.腹痛 胃出血可能伴有腹痛,但腹痛的程度和位置因人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而且有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你怀疑自己胃出血,应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并尽快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胃镜、血常规等,以确定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同时,如果你感到头晕、心慌等症状加重,应立即躺下休息,以避免晕倒和其他意外发生。
2025-05-20 18:22:56 -
胃有饥饿感是什么原因
胃有饥饿感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由饮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情绪因素、药物副作用或疾病因素等引起,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不规律:如果经常不按时吃饭,或者饮食过于简单、缺乏营养,胃就会发出饥饿感信号,提醒你需要进食。 2.运动量过大:如果进行了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身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胃有饥饿感。 3.情绪因素: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消化功能,导致胃有饥饿感。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有饥饿感。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胃溃疡等,也可能导致胃有饥饿感。 如果你的胃有饥饿感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饮食均衡,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2025-05-20 18:20:16 -
胃痛喝点什么缓解
胃痛时可以饮用温水、姜茶、薄荷茶、酸奶、香蕉汁等饮品缓解,但这些饮品只能缓解轻微胃痛,若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在选择饮品缓解胃痛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胃痛的发生。 1.温水 喝温水可以舒缓胃部不适,帮助消化。 2.姜茶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缓解胃部疼痛。 3.薄荷茶 薄荷具有清凉止痛的效果,能减轻胃部不适。 4.酸奶 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缓解胃痛。 5.香蕉汁 香蕉具有抗酸作用,能中和胃酸,缓解胃部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饮品只能缓解轻微的胃痛。如果胃痛持续不减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在选择饮品缓解胃痛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吃辛辣食物等,也有助于预防胃痛的发生。
2025-05-20 18:19:38 -
肚子胀气不消化怎么办
肚子胀气不消化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肚子胀气不消化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来缓解,具体分析: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大蒜、薯类等,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 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胀气。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和胀气的症状。 药物治疗:如果胀气不消化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如果肚子胀气不消化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应该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5-20 18:18:27 -
黄疸降下来还会上升吗
黄疸降后可能再次升高,原因包括病因未除、病情复发、药物影响、生活方式不良和其他因素。就医后,应确定原因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注意休息、保暖、饮食均衡等。 1.病因未去除 如果导致黄疸的病因没有得到彻底治疗或去除,如肝炎、胆道梗阻等,黄疸可能会再次出现或升高。 2.病情复发 某些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的复发,例如某些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导致黄疸再次升高,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 4.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酒、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黄疸再次升高。 5.其他因素 某些其他因素,如怀孕、某些血液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黄疸再次升高。 如果黄疸已经降下来,但出现了再次升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饮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
2025-05-20 18: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