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岩,副主任医师,200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儿科系。

展开
个人擅长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展开
  • 儿童甲流会传染给成人吗

    儿童甲流会传染给成人,甲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儿童感染后能向成人传播,儿童免疫系统未熟症状可能更重,成人接触需戴口罩、勤洗手、通风等防护,有基础病成人更要防,接触后有症状及时就医。 一、传播途径相关 甲型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传播。儿童感染甲流后,在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成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另外,儿童触摸了被甲流病毒污染的玩具、文具等物品后,成人再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然后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黏膜部位,也容易受到感染。 二、不同人群易感性及防护建议 儿童方面: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成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甲流后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明显,如可能出现高热、咳嗽、乏力、头痛等较严重的全身症状。儿童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容易聚集感染甲流,然后将病毒传播给成人。 成人方面:成人虽然免疫系统相对儿童有一定优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当接触到感染甲流的儿童后,应注意做好防护。比如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与感染甲流的儿童密切接触时;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减少通过手接触传播病毒的风险;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甲流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所以更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甲流的儿童,一旦接触后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应及时就医。 总之,儿童甲流具有传染性,成人与感染甲流的儿童接触时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2025-09-12 11:30:40
  • 3个月后宝宝可以竖抱吗

    3个月后宝宝可逐渐尝试竖抱,需注意正确姿势,刚开始竖抱时间不宜过长、频率循序渐进,若宝宝有早产等特殊情况或体质弱,竖抱要更谨慎,密切观察宝宝反应,不适则立即停止。 一、3个月后宝宝竖抱的可行性及身体基础 宝宝在3个月时,颈部肌肉逐渐发育,有了一定的支撑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竖抱时头部的稳定。此时宝宝的颈椎、胸椎等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系统也在逐步发展,具备了在正确扶持下竖抱的基础条件。 二、竖抱的正确姿势 竖抱宝宝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靠在家长的肩膀上,家长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护住宝宝的颈部和背部,给予头部、颈部和背部稳定的支撑,确保宝宝的头部不会前后晃动或侧倾,避免对宝宝的脊柱等部位造成不良影响。 三、竖抱的时间和频率考量 刚开始竖抱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几分钟即可,然后逐渐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延长时间。频率也应循序渐进,从偶尔竖抱逐渐增加次数。这是因为宝宝虽然3个月了,但身体各部位仍在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过长时间或频繁竖抱可能会对宝宝尚未完全成熟的脊柱等部位产生一定压力。 四、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如果宝宝存在早产、出生时体重过低等特殊情况,那么竖抱的时间和方式需要更加谨慎。应根据宝宝实际的身体发育评估情况来决定竖抱的时机和具体操作,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受影响。同时,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宝宝,竖抱时更要轻柔、稳定,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宝宝出现不适,如哭闹、头部明显晃动不安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竖抱。

    2025-09-12 11:27:25
  • 婴儿黄疸高症状是什么

    婴儿黄疸高有多种表现,包括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从面部渐蔓延至全身,严重时手心脚底发黄;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反应低下;吃奶情况异常,有拒奶、吸吮无力;还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呼吸急促等其他表现。 精神状态改变 嗜睡:婴儿可能比平时更容易困倦,睡眠时间延长,唤醒后不久又再次入睡,这是因为胆红素沉积在大脑神经细胞中,影响神经功能。例如,一些胆红素脑病早期的婴儿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嗜睡的状态。 反应低下: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如往常灵敏,对逗笑、哭闹等刺激的回应减少,吸吮力减弱,吃奶量较平时明显减少。这是由于高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影响了婴儿的神经反射和行为活动。 吃奶情况异常 拒奶:黄疸高的婴儿可能出现拒奶现象,表现为不愿意吸吮乳头或奶瓶,这与婴儿身体不适、神经功能受影响导致的吸吮反射异常有关。 吸吮无力:即使婴儿有吃奶的动作,但吸吮力量较弱,不能有效地吸出乳汁,导致摄入奶量不足,进一步可能影响婴儿的营养摄入和黄疸的代谢。 其他表现 发热或体温不升:部分黄疸高的婴儿可能出现体温异常,有的表现为发热,有的则体温不升。这可能与黄疸引起的机体代谢紊乱或合并感染等情况有关。例如,新生儿感染引起的黄疸时,可能同时伴有发热症状;而早产儿黄疸高时,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 呼吸急促:严重黄疸时,婴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急促的表现。这是因为高胆红素对机体的影响波及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25-09-12 11:25:02
  • 脚底板发紫是什么原因

    脚底板发紫可能与血液循环不畅、血液疾病、感染或炎症、冻伤或寒冷以及其他原因有关,需就医检查确定原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存在血液循环问题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人,应定期体检。 1.血液循环不畅:当脚部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时,血液无法及时回流,就会导致脚底板发紫。这可能与长时间站立、坐着不动、穿着过紧的鞋子等因素有关。此外,一些疾病,如静脉曲张、动脉粥样硬化等,也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2.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可能导致脚底板发紫。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的凝血功能和氧气输送能力,从而引起皮肤发紫。 3.感染或炎症:脚部感染或炎症,如足癣、蜂窝织炎等,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发紫。感染或炎症会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渗出到组织中。 4.冻伤或寒冷: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脚部受到冻伤,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引起脚底板发紫。 5.其他原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脚底板发紫。 如果发现脚底板发紫,尤其是伴有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等,有助于预防脚底板发紫的发生。对于存在血液循环问题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25-09-12 11:17:43
  • 宝宝怎么转奶粉

    转奶前要确保宝宝健康无不适,采用新旧奶粉混合逐步替换的方式转奶,每3-5天增加新奶粉比例直至完全过渡,转奶中密切观察宝宝大便性状、食欲、精神状态等,有明显不适暂停并缓慢再试,过敏史宝宝遵医嘱转奶且低月龄要循序渐进。 一、转奶前准备 转奶前需确保宝宝处于健康状态,无腹泻、发热、呕吐等不适症状。若宝宝近期有身体不适,应暂缓转奶,待完全恢复后再考虑。 二、混合转奶法操作步骤 1.逐步替换阶段:采用新旧奶粉混合的方式逐渐替换。例如,第一天旧奶粉占80%、新奶粉占20%;第二天旧奶粉占70%、新奶粉占30%;以此类推,每3-5天增加10%新奶粉的比例,直至完全过渡到新奶粉。此过程需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灵活调整过渡时间,一般整个转奶过程持续1-2周。 三、转奶过程中的观察要点 转奶期间需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反应,包括大便性状(如是否出现腹泻、便秘、大便颜色改变等)、食欲(是否正常进食)、精神状态(是否活泼如常)等。若宝宝出现明显不适,如频繁腹泻、呕吐、皮疹等过敏表现,应暂停转奶,待症状缓解后再尝试以更缓慢的速度进行转奶。 四、特殊人群转奶注意事项 对于有过敏史的宝宝,转奶时需格外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等特殊配方奶粉进行转奶,转奶过程中更要密切监测宝宝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同时,低月龄宝宝转奶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因转奶过快给肠胃带来过大负担。

    2025-09-12 11:14: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