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岩,副主任医师,200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儿科系。

展开
个人擅长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展开
  •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斤算正常

    新生儿体重增长因个体差异和喂养方式而异,一般前6个月每月增长600克至1斤,后6个月每月增长300克至600克。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前6个月时,每月体重增长约600克至1斤,后6个月每月增长约300克至600克。但具体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喂养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果新生儿体重增长过慢或过快,都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体重增长过慢可能意味着宝宝摄入的营养不足,需要进一步观察是否存在喂养不当、疾病等原因;体重增长过快则可能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风险,需要注意合理喂养和适当运动。 因此,建议家长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宝宝的喂养情况、睡眠质量、大小便情况等,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2025-06-24 16:30:57
  • 新生儿什么时候枕枕头?刚开始枕多高的枕头比较好呢?什么

    一般不建议新生儿用枕头,可用薄的棉质毛巾对折后垫在头下,高度适中,如有疑虑可咨询专业人士。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新生儿使用枕头,因为他们的颈椎尚未完全发育,使用枕头可能会对其呼吸和颈部发育造成影响。 如果家长希望为新生儿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撑,可以考虑使用薄的棉质毛巾对折后垫在宝宝的头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过高的枕头,以避免对宝宝的颈部造成过度压力。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宝宝的睡眠环境和姿势,确保他们能够舒适地入睡。可以尝试让宝宝仰卧睡觉,并使用适当的床垫和被子,以保持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置。 总之,对于新生儿的睡眠和枕头使用,家长应该保持谨慎和适度。如果对宝宝的睡眠和健康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育儿专家的建议。

    2025-06-24 16:30:56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足月和早产儿的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不同,足月儿一般在7~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若黄疸值超过正常范围或出现异常,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新生儿黄疸值超过了正常范围,或者出现了黄疸消退延迟、黄疸颜色加深、宝宝精神状态不好等情况,家长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确定黄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情况都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确保宝宝的健康。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增加喂养量、增加光照等方式,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2025-06-24 16:30:56
  • 新生儿1个月长多少斤正常

    新生儿1个月体重增长600-1000克是正常的,影响因素包括喂养方式、睡眠情况、疾病等,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1个月体重增长600-1000克是正常的。 新生儿出生后的前3个月,体重增长较为迅速,之后会逐渐减慢。影响新生儿体重增长的因素较多,包括喂养方式、睡眠情况、疾病等。如果新生儿体重增长缓慢,可能是由于喂养不足、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体重增长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对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存在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在照顾新生儿时,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确保新生儿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2025-06-24 16:30:55
  • 新生儿可以喝茵陈水吗

    新生儿不能喝茵陈水,喝茵陈水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有黄疸等疾病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不可以喝茵陈水。茵陈水是一种中药水剂,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黄疸等疾病。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喝茵陈水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新生儿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有效代谢和排泄药物,喝茵陈水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其次,茵陈水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不建议给新生儿喝茵陈水或其他中药水剂。如果新生儿有黄疸等疾病,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等。

    2025-06-24 16:30: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