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岩,副主任医师,200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儿科系。

展开
个人擅长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展开
  • 新生儿不吃奶如何快速恢复哺乳

    首先需密切观察新生儿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及口腔有无异常,调整摇篮式抱姿使嘴巴与乳头呈合适角度,选安静光线柔和场所哺乳,轻柔抚摸手心脚底等刺激觉醒,若仍不吃奶则排查感染、低血糖等病理状况并关注保暖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评估新生儿基本状况 首先需密切观察新生儿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如溃疡、鹅口疮等,若存在此类情况需及时处理以解除吃奶阻碍。 二、调整喂养姿势 采用正确抱持方式,如摇篮式抱法,使新生儿身体呈斜躺状态,头部与身体保持直线,确保嘴巴与乳头呈合适角度,保证新生儿能顺畅含接乳头,提升吃奶舒适度与意愿。 三、营造适宜喂养环境 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场所进行哺乳,减少外界干扰因素,让新生儿能专注于吃奶,避免因环境嘈杂分散其注意力。 四、刺激新生儿觉醒 通过轻柔抚摸新生儿手心、脚底等部位,适度唤醒新生儿,使其处于较清醒状态,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吃奶。 五、排查病理因素 若经上述调整后新生儿仍不吃奶,需考虑是否存在感染、低血糖等病理状况,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进行血常规、血糖检测等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处理。同时,要特别关注新生儿保暖,避免因环境温度不适影响吃奶意愿,全程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新生儿健康恢复哺乳。

    2025-08-07 15:16:15
  • 新生儿感冒怎么办

    当新生儿出现感冒症状时,家长应保持新生儿温暖、注意清洁、补充水分、观察症状、避免接触感染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保持新生儿温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确保新生儿的房间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2.注意清洁: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道清洁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剂或喷雾剂来清洁鼻腔,帮助清除鼻涕和分泌物。 3.补充水分:如果新生儿有鼻塞或咳嗽,可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4.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如体温、呼吸、吃奶情况等。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5.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带新生儿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家庭成员如有感冒症状,应注意隔离和防护。 6.就医咨询:如果新生儿的感冒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影响其健康,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的感冒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家长自行给新生儿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感冒的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家长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如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8-07 15:14:09
  • 新生儿脱皮正常吗

    新生儿脱皮是正常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出现,无需特别处理,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保湿等方式护理。 新生儿脱皮是正常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出现。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皮肤表层细胞在不断生长和更新,而老的皮肤细胞会逐渐脱落。 新生儿脱皮的程度和范围可能因人而异。在一些婴儿身上,脱皮可能只局限于手掌、脚底和手指、脚趾的皮肤,而在其他婴儿身上,脱皮可能更广泛,包括手臂、腿部、腹部和背部。 脱皮通常不会引起宝宝不适,也不需要特别处理。然而,为了确保宝宝的皮肤健康,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轻清洗宝宝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清洁剂。 2.保湿:在洗澡后,给宝宝涂抹适量的保湿乳液或润肤油,以保持皮肤湿润。 3.避免过度摩擦:给宝宝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4.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 如果宝宝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瘙痒或其他异常症状,或者脱皮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可以评估宝宝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 总之,新生儿脱皮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通过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确保宝宝的皮肤健康。如果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5-08-07 15:13:52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周内逐渐消退,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内容: 1.定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2.原因: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此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黄疸,如感染、溶血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3.症状:除了皮肤和黏膜发黄外,病理性黄疸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异常、呼吸急促等。 4.检查:医生会通过胆红素测定、血常规、血型检查、肝功能检查等方法来明确黄疸的原因。 5.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病因等因素来制定。 6.预防: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有溶血病家族史的新生儿等,应密切观察黄疸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此外,母亲在孕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以减少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 总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8-07 15:12:33
  • 新生儿喝奶粉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新生儿喝奶粉适宜温度接近人体口腔温度的37~40℃,此温度既不破坏营养又可防烫伤及避免新生儿胃肠道蠕动紊乱引发消化不良,测量可使用婴儿专用奶温计或滴手腕感受,寒冷环境可适当调高,需严格把控温度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营养摄入安全舒适。 一、适宜温度范围及依据 新生儿喝奶粉的适宜温度通常建议保持在37~40℃。这是因为此温度接近人体口腔温度,既能保证奶粉中的营养成分不被高温破坏(如部分活性营养物质在过高温度下可能失活),又能避免过高温度烫伤新生儿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同时,过低温度的奶粉可能导致新生儿胃肠道蠕动紊乱,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温度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1.测量方式:可使用婴儿专用奶温计直接测量奶粉温度,也可将冲调好的奶粉滴在手腕内侧皮肤处感受,以皮肤无明显烫感为宜。 2.特殊情况调整:若处于寒冷环境(如冬季),可适当将温度调高至接近40℃,但需注意避免温度过高;若环境温度适中,维持37~38℃左右即可。 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新生儿消化系统和黏膜较为脆弱,严格把控奶粉温度是儿科安全护理的重要环节。需确保每次冲调奶粉时精准控制温度,避免因温度不当对新生儿胃肠道及黏膜造成损伤,保障其营养摄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2025-08-07 15:12: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