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岩,副主任医师,200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儿科系。

展开
个人擅长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长早产儿的救治及后期的营养管理。展开
  • 10天新生儿食量标准

    一般情况下,10天新生儿每次的奶量为30-60ml,每天喂奶7-8次,具体奶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喂奶应遵循按需喂养原则,同时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 一般情况下,10天新生儿每次的奶量大约为30-60ml,每天喂奶7-8次。但由于每个新生儿的食量存在个体差异,具体的奶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给新生儿喂奶时应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即宝宝饿了就喂,而不是按时喂养。此外,喂奶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防止宝宝呛奶。如果宝宝出现吐奶、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同时,在给新生儿喂奶时,母亲应注意自身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总之,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饮食情况,并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5-16 13:34:24
  • 新生儿粟粒疹怎么办

    新生儿粟粒疹通常会自然消退,家长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包裹、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感染即可。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宝宝的皮肤,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 2.避免过度包裹: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以免影响皮肤散热。 3.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避免宝宝过热或过冷。 4.避免感染:如果宝宝的皮肤出现感染,如红肿、脓疱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家长在护理宝宝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宝宝的皮肤。如果宝宝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需要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2025-05-16 13:33:56
  • 新生儿喝奶温度多少合适

    新生儿的喝奶温度一般在37℃左右,家长应使用专门温度计测量,确保温度适宜,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喂奶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如果喂奶温度过高,则可能会烫伤新生儿的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因此,家长在给新生儿喂奶时,应该使用专门的温度计测量奶的温度,确保温度适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温度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家长在使用前最好先了解其使用方法和误差范围。同时,家长在给新生儿喂奶时,也应该注意保持喂奶环境的安静和舒适,让新生儿能够放松心情,享受喝奶的过程。 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或有特殊健康问题的新生儿,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喂奶温度建议。因此,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喂奶温度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护士。

    2025-05-16 13:33:23
  • 新生儿16天可以喝白开水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16天可以喝白开水,但需视情况而定,如有特殊情况请咨询医生。 对于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儿,在出生6个月内,通常建议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满足新生儿新陈代谢的需求,通常不需要额外喂水。但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室内干燥、孩子发热、腹泻等情况下,孩子体内的水分丢失过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喂一些白开水。 对于早产儿或存在某些疾病的新生儿,喂水的时间和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喂糖水,因为糖水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孩子不愿意吃母乳或配方奶。同时,也不要给孩子喂过多的水,以免影响孩子的吃奶量和营养摄入。 总之,新生儿16天是否可以喝白开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5-16 13:33:16
  •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斤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体重会增加600克至1斤左右,但具体情况因喂养方式、睡眠时间、健康状况和遗传因素等而异。 1.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比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获得足够的营养,因此体重增长也会更快。 2.睡眠时间:新生儿需要大量的睡眠来促进生长发育,因此睡眠时间充足的宝宝体重增长也会更好。 3.健康状况:如果宝宝患有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问题等,可能会影响体重增长。 4.遗传因素:宝宝的体重增长也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排除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宝宝的喂养和护理,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关爱。

    2025-05-16 13:32: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