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
向 Ta 提问
河南省卵巢和宫颈疾病中心主任,妇科五病区负责人。1984年参加工作。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30年,在妇科肿瘤、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生殖道畸形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娴熟,敢于创新。在宫颈疾病如宫颈HPV感染、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开展了宫腔镜、腹腔镜和阴式子宫切除等微创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已经成功妊娠。 此外还开展了保留生理功能的妇科肿瘤手术如宫颈癌术中阴道延长术和卵巢高位悬吊术,不仅治愈了肿瘤还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和生育功能,为年轻以及未生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卫生部等项目5项。
展开-
子宫肌瘤是什么引起
子宫肌瘤发生与遗传易感性相关特定基因异常有关,雌激素是刺激其生长关键因素且孕激素协同,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分化是机制之一,肥胖使雌激素升高增加风险,长期暴露环境污染物可能干扰激素平衡。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在子宫肌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约25%~50%的子宫肌瘤患者存在家族史,研究显示特定基因的突变或遗传多态性可能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如染色体7、12、14等区域的相关基因异常与子宫肌瘤发生相关。 二、激素水平影响 1.雌激素:雌激素是刺激子宫肌瘤生长的关键因素,育龄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时,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推动肌瘤形成与增大。 2.孕激素:孕激素能协同雌激素发挥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可促进肌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加速肌瘤生长,尤其在月经周期中孕激素水平变化时,可能对肌瘤产生影响。 三、干细胞异常 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与分化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有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这类细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肌瘤组织不断生长。 四、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1.肥胖: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长期处于高雌激素环境会增加子宫肌瘤发生风险。 2.环境污染物:长期暴露于某些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等可能干扰体内激素平衡,进而对子宫肌瘤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
2025-08-08 14:40:14 -
外阴上长了块肉
外阴上长肉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包括外阴良性肿瘤、尖锐湿疣、外阴鳞状细胞癌等,也可能是外阴炎、外阴营养不良、外阴黑色素瘤等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外阴上长了块肉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外阴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纤维瘤等,通常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但可能会逐渐增大。如果肉块较小,无明显症状,可以定期观察。如果肉块较大、生长迅速、出现疼痛、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2.外阴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表现为外阴部菜花状、鸡冠状的赘生物,可伴有瘙痒、疼痛、出血等症状。确诊后需要及时就医,通常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3.外阴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与HPV感染、吸烟、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外阴部肿物、溃疡、瘙痒、疼痛等症状。确诊后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4.其他:外阴上长肉还可能是外阴炎、外阴营养不良、外阴黑色素瘤等疾病的表现。 总之,外阴上长肉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注意性卫生,避免感染HPV。
2025-08-08 14:39:58 -
月经来时能不能洗澡
月经来时可以洗澡,需淋浴,注意水温(37℃-40℃)与环境温暖,洗完尽快擦干穿暖;青春期女性用合格温和洗浴用品;患妇科疾病特殊人群及更年期女性月经紊乱时洗澡更需谨慎。 淋浴为宜:月经期间优先选择淋浴,避免坐浴或盆浴。因为盆浴时,污水容易进入阴道,增加感染的风险,比如可能引发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而淋浴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可能性,能保持身体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经血滋生细菌。 注意水温与环境:洗澡时水温要适宜,一般保持在37℃-40℃左右较为合适。水温过低可能会导致女性子宫收缩加剧,引起痛经等不适症状;水温过高则可能会使身体过度疲劳。同时,洗澡的环境要保持温暖,避免受凉,洗完澡后要尽快擦干身体,穿上保暖的衣物。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受凉容易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和身体的恢复。 特殊人群需额外注意:青春期女性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月经期间洗澡更要注重上述事项,且要选择质量合格、温和的洗浴用品,避免刺激皮肤。而对于患有某些妇科疾病的女性,如盆腔炎急性发作期等情况,在月经期间洗澡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这类患者身体状况特殊,不当的洗澡方式可能会加重病情。更年期女性月经紊乱期间,洗澡时同样要注意水温及保暖,由于更年期女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更要防止因受凉等因素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整体健康状况。
2025-08-08 14:39:51 -
子宫内膜厚特征
经阴道超声可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等情况,部分患者有月经异常或因内膜厚致不孕,内分泌因素及内膜病变可引发内膜厚,育龄多囊患者、绝经后及孕期女性内膜厚各有不同特点需注意鉴别。 一、超声影像学特征 经阴道超声是评估子宫内膜厚度的常用手段,正常育龄女性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厚度通常为4~8mm,分泌期可增厚至8~14mm,而子宫内膜厚表现为内膜线厚度超过同期生理范围,如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mm需警惕异常,同时可观察内膜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异常回声团等结构异常情况。 二、临床表现特征 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这与增厚的内膜面积增大、收缩不良等因素相关;育龄期有生育需求者可能因内膜厚影响受精卵着床而导致不孕。 三、相关因素特征 内分泌因素是重要诱因,雌激素长期刺激且无孕激素拮抗时易引发内膜厚,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者等;子宫内膜病变也可致内膜增厚,如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等,此类患者除增厚外可能伴有异常细胞改变。 四、不同人群特征 育龄女性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内分泌紊乱易出现内膜厚;绝经后女性内膜厚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正常内膜薄,增厚多为异常;孕期女性的内膜厚属生理性适应妊娠变化,但需通过超声结合血HCG等检查与病理性增厚鉴别。
2025-08-08 14:39:34 -
怀孕子宫内膜会厚吗
怀孕后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升高使子宫内膜增厚以适应妊娠,早期妊娠时子宫内膜持续增厚,中晚期妊娠仍维持增厚状态,有既往妇科疾病史的孕妇需更密切关注并定期检查子宫内膜情况以保障母婴健康。 一、怀孕时子宫内膜增厚的生理机制 怀孕后,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孕激素则使子宫内膜间质发生水肿等变化,共同作用使子宫内膜增厚,一般可达到10毫米以上,以利于胚胎着床及后续妊娠维持。正常非孕期子宫内膜厚度通常为5~10毫米,怀孕后子宫内膜增厚是适应妊娠的生理性改变。 二、不同孕期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1.早期妊娠:受孕后,子宫内膜持续处于增厚状态,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及合适的着床环境,此时子宫内膜厚度多大于10毫米且质地较软。 2.中晚期妊娠: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内膜仍维持增厚状态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等的需求,其厚度会根据妊娠阶段有所调整,但总体保持较厚的状态来保障妊娠顺利进行。 三、特殊人群情况需注意 对于有既往妇科疾病史(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孕妇,怀孕时需更密切关注子宫内膜情况,因为既往病史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状态及妊娠结局。若存在相关病史,应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确保其能良好支持妊娠,若出现异常增厚或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评估,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08-08 14: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