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
向 Ta 提问
河南省卵巢和宫颈疾病中心主任,妇科五病区负责人。1984年参加工作。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30年,在妇科肿瘤、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生殖道畸形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娴熟,敢于创新。在宫颈疾病如宫颈HPV感染、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开展了宫腔镜、腹腔镜和阴式子宫切除等微创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已经成功妊娠。 此外还开展了保留生理功能的妇科肿瘤手术如宫颈癌术中阴道延长术和卵巢高位悬吊术,不仅治愈了肿瘤还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和生育功能,为年轻以及未生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卫生部等项目5项。
展开-
人流后一个多月小腹痛是怎么回事
人流后一个多月出现小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宫腔感染(人流后抵抗力下降、不注意卫生致细菌侵入宫腔引发炎症反应)、宫腔残留(手术操作不彻底致部分妊娠组织残留宫腔影响子宫收缩)、子宫复旧不全(术后子宫收缩不好恢复不佳)、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人流致子宫内膜碎片种植盆腔引发)、肠道问题(饮食不当、腹部着凉等致肠炎等肠道功能紊乱或炎症),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一、宫腔感染 1.原因及机制:人流后身体抵抗力下降,若不注意个人卫生,细菌等病原体易侵入宫腔引发感染。例如,术后过早性生活、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感染会导致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引起小腹痛,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等表现。 2.人群影响:所有进行过人流手术的女性都有发生宫腔感染的可能,尤其本身有阴道炎等妇科基础疾病的女性风险更高,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也易受影响。 二、宫腔残留 1.原因及机制:人流手术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妊娠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引起小腹痛。常见于手术操作不彻底等情况。残留组织会刺激子宫,导致子宫不规律收缩,表现为阵发性小腹痛。 2.人群影响:与手术操作技术、子宫位置等因素相关,比如子宫位置特殊的女性相对更易出现宫腔残留情况。 三、子宫复旧不全 1.原因及机制:人流后子宫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正常大小和功能,如果子宫收缩不好,就会出现复旧不全,引起小腹痛。这与术后身体恢复状况、是否充分休息等有关。子宫复旧不全时,子宫肌层收缩乏力,导致子宫持续收缩痛。 2.人群影响:术后休息不佳、体质较弱的女性更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影响子宫正常恢复进程。 四、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人流术后远期影响) 1.原因及机制:人流手术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碎片种植到盆腔其他部位,引发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经期或非经期都可能出现小腹痛。具体机制是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等反应,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2.人群影响:有过人流史的女性相对正常人群发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增加,尤其多次人流的女性风险更高。 五、肠道问题 1.原因及机制:人流后小腹痛也可能是肠道问题引起,比如肠炎等。饮食不当、腹部着凉等都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或炎症,引起腹痛。肠道炎症会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或肠壁受刺激,出现腹痛症状,可能伴有腹泻、便秘等表现。 2.人群影响:饮食不规律、本身有肠道基础疾病的女性在人流后更易因肠道问题出现小腹痛情况。 如果人流后一个多月出现小腹痛,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15 14:45:34 -
阴道外面痒做什么检查
出现阴道外面痒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外阴视诊、阴道分泌物检查)、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血常规检查、血糖检查、激素水平检测(针对特殊人群)等项目明确病因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妇科检查包括外阴视诊观察外观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含标本采集、pH值测定、病原体观察等),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用于初步检查未明或病情复杂时确定病原体及药敏情况,血常规了解感染迹象,血糖检查针对老年外阴瘙痒患者排查糖尿病,激素水平检测针对特殊人群辅助诊断。 阴道分泌物检查 标本采集:医生会用消毒棉签取阴道分泌物,对于不同年龄女性采集方式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成年女性较为常规,而幼女可能需要特别轻柔操作。 检查项目及意义:包括阴道pH值测定,正常阴道pH值在3.8-4.4,若pH值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中有无滴虫、霉菌、细菌等病原体,比如滴虫性阴道炎可发现活动的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可发现菌丝或孢子。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阴道炎症以及炎症的类型,不同类型阴道炎的分泌物表现不同,如细菌性阴道病可能有均质、稀薄的分泌物等。 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 适用情况:当初步检查不能明确病原体,或者病情较为复杂时可能会进行此项检查。比如怀疑有特殊病原体感染但常规检查未发现时。 操作及意义:将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以确定具体的病原体种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了解病原体对哪种药物敏感,为后续可能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不同病原体培养所需时间和条件不同,一般需要一定时间等待结果。 血常规检查 意义: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是否有感染迹象,比如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若白细胞总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等。 血糖检查 意义:对于外阴瘙痒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需要检查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血糖升高可能是诱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外阴瘙痒等症状。 激素水平检测(针对特殊人群) 适用情况:对于青春期女性或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可能需要检测激素水平,了解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比如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皮肤变薄等,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等不适,通过激素水平检测可以辅助诊断。不同年龄阶段激素水平变化不同,青春期女性激素水平处于变化调整阶段,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呈下降趋势等。 如果出现阴道外面痒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10-15 14:44:50 -
在同房过程中出现出血是怎么回事
同房出血可能因宫颈炎症致充血刺激出血伴白带异常等、宫颈息肉触痛致少量鲜红色出血、宫颈癌前病变或癌致脆弱出血伴分泌物异常需相关检测、阴道损伤因粗暴性行为致黏膜撕裂出血有暴力接触史、月经相关因接近经期宫腔残留血排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盆腔病灶受刺激出血伴痛经等需相关检查、全身性疾病因凝血机制问题致易出血伴全身易出血表现需相关检查,育龄女性需排查妊娠,绝经后女性同房出血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有既往病史人群需密切留意出血并定期复查。 一、宫颈病变相关 (一)宫颈炎症 宫颈发生炎症时,宫颈组织处于充血状态,同房过程中宫颈受到刺激,易引发出血。此类情况常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充血、水肿等体征。 (二)宫颈息肉 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息肉,质地较脆,同房时息肉受到触碰易导致出血,通常为少量鲜红色出血,妇科检查可直观看到宫颈息肉。 (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因癌细胞浸润变得脆弱,同房时易引起出血,还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如米汤样、带血分泌物等),需通过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等明确诊断。 二、阴道损伤 粗暴的性行为可能致使阴道黏膜撕裂出血,例如初次性行为时处女膜破裂出血,或性行为中动作过于剧烈造成阴道黏膜损伤,一般有明确的性行为暴力接触史,出血多为鲜红色,量可因损伤程度而异。 三、月经相关 若同房时间接近月经周期,宫腔内少量残留血液可能随同房刺激排出而表现为同房出血,此类情况有月经周期的相关性,出血特点与月经有一定相似性但时间可能不严格符合正常月经规律。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出现在盆腔等部位,同房时盆腔组织受刺激,异位病灶发生出血,常伴有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可能发现异位病灶相关表现。 五、全身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会影响机体的凝血机制,导致容易出血,同房时可能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此类人群往往还伴有全身其他部位易出血的表现,需结合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 需关注是否有怀孕相关可能,如先兆流产等也可表现为类似出血,若有月经推迟等情况,应及时排查妊娠相关因素。 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出现同房出血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黏膜变薄,恶性病变更易暴露出血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 有既往病史人群 有既往宫颈手术史、妇科疾病史的人群,同房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需密切留意出血情况,定期进行妇科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2025-10-15 14:44:11 -
怎样测排卵期
基础体温监测法是排卵后孕激素升高致体温升高可每日晨起测口腔或腋下体温记录月经规律者可找规律月经不规律者辅助判断,宫颈黏液观察法是排卵期雌激素升高使宫颈黏液稀薄透明呈蛋清样可通过观察阴道口黏液性状判断,排卵试纸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预测排卵强阳性预示24-48小时内排卵需按说明书操作,超声监测法是最准确的排卵监测方法通过观察卵泡发育情况来监测从月经周期某天左右开始当卵泡达一定大小随时可能排卵适合特定人群需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操作,特殊人群中月经不规律者需综合多种监测方法延长时间提高准确性备孕女性可在排卵期适当增加同房频率有妇科疾病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监测方式并积极治基础疾病。 一、基础体温监测法 女性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操作时需每日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口腔或腋下体温并记录。一般来说,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多为排卵期。月经规律的女性可通过连续数月记录体温变化,找出体温升高的规律来确定排卵期;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该方法可辅助判断,但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评估。 二、宫颈黏液观察法 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呈蛋清样,拉丝度可达10厘米左右。可在每日清洗外阴后,用干净纸巾擦拭阴道口,观察黏液的性状。当出现上述典型宫颈黏液时,往往提示近期即将排卵。需注意观察黏液变化的连续性和典型性,月经不规律者更需持续关注。 三、排卵试纸检测法 排卵试纸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来预测排卵。当试纸出现强阳性(两条杠颜色相近或第二条杠比第一条杠深)时,预示着24~48小时内通常会排卵。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段采集尿液进行检测,连续监测可提高准确性。月经不规律者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四、超声监测法 超声监测是最准确的排卵监测方法。通过阴道B超或腹部B超观察卵泡的发育情况,包括卵泡的大小、形态等。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当卵泡直径达到18~25毫米时多为成熟卵泡,随时可能排卵。该方法尤其适合月经不规律、备孕困难或有妇科疾病需要精准监测排卵的人群,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月经不规律人群:需综合多种监测方法,如结合基础体温、宫颈黏液及排卵试纸等,延长监测时间以提高准确性。 备孕女性:可在排卵期适当增加同房频率以提高受孕几率,但需注意保持良好心态,过度紧张可能影响排卵。 有妇科疾病人群: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监测可能存在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更适合的监测方式,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025-10-15 14:43:24 -
怎么算自己的排卵期
判断排卵期有多种方法,月经周期规律者可依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推算法,基础体温监测法是清晨未活动前测基础体温,排卵前低排卵后升0.3-0.5℃,宫颈黏液观察法是看接近排卵期时宫颈黏液变稀薄透明如蛋清,排卵试纸检测法是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月经不规律及特殊病史女性需结合情况或遵医嘱,不同年龄女性应用时也需考虑年龄对月经周期影响。 一、月经周期推算法 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例如,某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8天,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往前推14天,排卵期就是15号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活环境改变、情绪波动等,可能会有一定波动,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二、基础体温监测法 1.测量方法:每天清晨醒来,在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下来。 2.排卵期体温变化:女性在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一般当基础体温出现升高的那一天,通常就是排卵日,而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加上排卵日就是排卵期。不过,基础体温监测容易受到睡眠质量、测量时间等因素干扰,比如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的测量结果。 三、宫颈黏液观察法 1.宫颈黏液变化: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在接近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像蛋清一样,拉丝度可达10厘米以上;排卵后,宫颈黏液会变得黏稠、浑浊,拉丝度变差。 2.观察要点:女性可以每天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外阴,观察宫颈黏液的性状。如果发现宫颈黏液呈现透明、拉丝度好的状态,往往提示接近排卵期。但这种方法需要女性有一定的观察经验,而且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四、排卵试纸检测法 1.检测原理: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排卵期。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一般预示着在24-48小时内会排卵。 2.检测方法:按照排卵试纸的说明书进行操作,通常建议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收集尿液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排卵试纸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影响结果,而且不同品牌的排卵试纸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以上方法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式综合判断排卵期;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内分泌疾病等)的女性,在判断排卵期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疾病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排卵规律。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月经周期等情况有所不同,在应用这些方法时也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2025-10-15 14: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