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河南省卵巢和宫颈疾病中心主任,妇科五病区负责人。1984年参加工作。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30年,在妇科肿瘤、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生殖道畸形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娴熟,敢于创新。在宫颈疾病如宫颈HPV感染、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开展了宫腔镜、腹腔镜和阴式子宫切除等微创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已经成功妊娠。 此外还开展了保留生理功能的妇科肿瘤手术如宫颈癌术中阴道延长术和卵巢高位悬吊术,不仅治愈了肿瘤还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和生育功能,为年轻以及未生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卫生部等项目5项。

展开
个人擅长
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展开
  • 怎样测排卵期

    基础体温监测法是排卵后孕激素升高致体温升高可每日晨起测口腔或腋下体温记录月经规律者可找规律月经不规律者辅助判断,宫颈黏液观察法是排卵期雌激素升高使宫颈黏液稀薄透明呈蛋清样可通过观察阴道口黏液性状判断,排卵试纸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预测排卵强阳性预示24-48小时内排卵需按说明书操作,超声监测法是最准确的排卵监测方法通过观察卵泡发育情况来监测从月经周期某天左右开始当卵泡达一定大小随时可能排卵适合特定人群需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操作,特殊人群中月经不规律者需综合多种监测方法延长时间提高准确性备孕女性可在排卵期适当增加同房频率有妇科疾病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监测方式并积极治基础疾病。 一、基础体温监测法 女性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操作时需每日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口腔或腋下体温并记录。一般来说,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多为排卵期。月经规律的女性可通过连续数月记录体温变化,找出体温升高的规律来确定排卵期;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该方法可辅助判断,但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评估。 二、宫颈黏液观察法 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呈蛋清样,拉丝度可达10厘米左右。可在每日清洗外阴后,用干净纸巾擦拭阴道口,观察黏液的性状。当出现上述典型宫颈黏液时,往往提示近期即将排卵。需注意观察黏液变化的连续性和典型性,月经不规律者更需持续关注。 三、排卵试纸检测法 排卵试纸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来预测排卵。当试纸出现强阳性(两条杠颜色相近或第二条杠比第一条杠深)时,预示着24~48小时内通常会排卵。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段采集尿液进行检测,连续监测可提高准确性。月经不规律者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四、超声监测法 超声监测是最准确的排卵监测方法。通过阴道B超或腹部B超观察卵泡的发育情况,包括卵泡的大小、形态等。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当卵泡直径达到18~25毫米时多为成熟卵泡,随时可能排卵。该方法尤其适合月经不规律、备孕困难或有妇科疾病需要精准监测排卵的人群,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月经不规律人群:需综合多种监测方法,如结合基础体温、宫颈黏液及排卵试纸等,延长监测时间以提高准确性。 备孕女性:可在排卵期适当增加同房频率以提高受孕几率,但需注意保持良好心态,过度紧张可能影响排卵。 有妇科疾病人群: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监测可能存在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更适合的监测方式,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025-10-15 14:43:24
  • 怎么算自己的排卵期

    判断排卵期有多种方法,月经周期规律者可依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推算法,基础体温监测法是清晨未活动前测基础体温,排卵前低排卵后升0.3-0.5℃,宫颈黏液观察法是看接近排卵期时宫颈黏液变稀薄透明如蛋清,排卵试纸检测法是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月经不规律及特殊病史女性需结合情况或遵医嘱,不同年龄女性应用时也需考虑年龄对月经周期影响。 一、月经周期推算法 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例如,某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8天,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往前推14天,排卵期就是15号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活环境改变、情绪波动等,可能会有一定波动,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二、基础体温监测法 1.测量方法:每天清晨醒来,在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下来。 2.排卵期体温变化:女性在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一般当基础体温出现升高的那一天,通常就是排卵日,而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加上排卵日就是排卵期。不过,基础体温监测容易受到睡眠质量、测量时间等因素干扰,比如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的测量结果。 三、宫颈黏液观察法 1.宫颈黏液变化: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在接近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像蛋清一样,拉丝度可达10厘米以上;排卵后,宫颈黏液会变得黏稠、浑浊,拉丝度变差。 2.观察要点:女性可以每天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外阴,观察宫颈黏液的性状。如果发现宫颈黏液呈现透明、拉丝度好的状态,往往提示接近排卵期。但这种方法需要女性有一定的观察经验,而且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四、排卵试纸检测法 1.检测原理: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排卵期。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一般预示着在24-48小时内会排卵。 2.检测方法:按照排卵试纸的说明书进行操作,通常建议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收集尿液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排卵试纸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影响结果,而且不同品牌的排卵试纸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以上方法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式综合判断排卵期;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内分泌疾病等)的女性,在判断排卵期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疾病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排卵规律。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月经周期等情况有所不同,在应用这些方法时也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2025-10-15 14:40:48
  • 子宫肌瘤手术需住院几天

    子宫肌瘤手术住院天数受手术方式和人群影响,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一般7-10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7天,子宫切除术经腹7-10天、腹腔镜下6-8天;年轻患者若有贫血等情况住院时间可能延长,老年患者因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肥胖患者因手术风险高住院时间相应延长。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一般来说,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的情况下,住院时间大约在7-10天。这是因为开腹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需要一定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身体恢复到可以出院的状态也需要相对较长时间。对于年龄较大、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住院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监测和处理相关基础疾病带来的影响。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通常住院时间比开腹手术短,一般在5-7天左右。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腔内少量渗血等情况,住院时间可能会延长。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恢复会相对更快,住院时间可能更短;而对于有肥胖等情况的患者,由于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术后恢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住院时间也可能会适当延长。 子宫切除术:如果是经腹子宫切除术,住院时间一般在7-10天;如果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住院时间相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稍长,大约在6-8天左右。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情况的,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心肺功能等,住院时间可能会延长。例如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术后需要注意呼吸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会影响住院天数。 不同人群子宫肌瘤手术住院天数的特点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强,术后恢复通常较快,所以住院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但如果年轻患者在术前有贫血等情况,需要先纠正贫血,这可能会延长住院时间,因为贫血的纠正需要一定时间,并且术后也需要观察贫血纠正后的恢复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所以需要更长时间在医院进行监测和处理基础疾病相关问题,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因此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肥胖患者:肥胖患者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时,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所以需要更长时间观察伤口情况以及身体恢复状况,住院时间会相应延长。例如体重指数(BMI)大于30的肥胖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能比正常体重患者延长2-3天甚至更久。

    2025-10-15 14:39:35
  • 子宫复旧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间

    子宫复旧是指胎盘娩出后子宫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最佳时期在产后最初6周内,产后1周内子宫迅速缩小,产后2-4周继续缩小并修复内膜,产后6周通常完全恢复至非孕状态,不同产妇有差异,产妇产后应注意休息、清洁等促进子宫复旧。 产后最初几天 产后1周内:产后子宫会迅速缩小,重量逐渐减轻。在产后1周时,子宫大小约为妊娠12周左右,子宫底降至耻骨联合与脐之间。这一时期子宫复旧较为迅速,主要是因为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细胞收缩和缩复,以及子宫内膜的再生等过程在积极进行。此阶段对于所有产妇都很关键,一般产妇身体刚经历分娩,需要密切关注子宫复旧情况,正常情况下子宫复旧良好会促进身体逐步恢复。对于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更密切监测,因为这类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相对正常产妇可能更缓慢,子宫复旧相关指标可能会有不同表现,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监测和护理方案。 产后2-6周 产后2-4周:子宫继续缩小,到产后4周时,子宫通常已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触不到子宫底。此阶段子宫内膜逐渐修复,胎盘附着部位的内膜完全修复需6周左右。对于正常产妇,这一时期子宫复旧仍在持续进行,身体其他系统也在逐步恢复,如恶露逐渐减少并变为白色恶露等。而对于剖宫产产妇,子宫复旧相对经阴道分娩产妇可能会稍有不同,因为剖宫产有手术创伤,子宫恢复过程中需要更多时间来愈合手术切口等情况,但总体也在产后2-6周内逐步完成复旧进程。在产后2-6周,产妇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影响子宫复旧。例如,过度劳累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进而影响恶露排出和子宫恢复速度。同时,产妇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干扰子宫复旧过程,尤其是对于有会阴侧切或撕裂伤的产妇,产后2-6周内会阴伤口和子宫都处于恢复阶段,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产后6周:产后6周时,子宫通常已完全恢复至非孕状态。此时,产妇的身体基本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子宫大小、形态及功能都恢复正常。不过,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如产后出血史、多次剖宫产史等,产后6周子宫复旧情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观察或进一步检查评估。例如,有多次剖宫产史的产妇,子宫肌层可能存在一定损伤,产后子宫复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来密切监测子宫肌层厚度、子宫形态等情况,以确保子宫复旧正常。 总之,子宫复旧的最佳时期主要集中在产后的最初6周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复旧特点,产妇在产后应注意自身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后康复,以促进子宫顺利复旧。

    2025-10-15 14:36:53
  • 排卵日后多久来月经

    正常女性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时间通常约14天但有个体差异,受体质、内分泌、生活方式、年龄、病史等因素影响,青春期、围绝经期及有妇科疾病史女性需注意相关情况以维持正常时间范围。 个体差异因素影响 体质因素:不同体质的女性,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可能不同。比如,一些体质较弱、气血不足的女性,可能由于身体的营养状态、激素调节等方面的原因,月经来潮时间可能会相对提前或推迟。从中医角度看,气血不足会影响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发生变化。 内分泌因素: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对月经周期起着关键调节作用。如果内分泌失调,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出现紊乱,那么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就可能改变。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失衡,常常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可能超过14天甚至更久。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生活不规律,如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影响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月经周期。经常熬夜的女性,身体的生物钟被打乱,激素分泌紊乱,可能导致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不稳定。精神压力过大时,体内会分泌过多的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律,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波动较大。随着年龄增长,到育龄期后月经周期相对逐渐稳定,但仍可能受上述各种因素影响。而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也会出现紊乱,可能提前或推迟。 病史因素:如果女性有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也会影响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和激素调节,导致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改变;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子宫的收缩和内膜的正常脱落,从而使月经周期及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发生变化。 特殊人群方面,比如青春期女性,由于其生殖内分泌轴发育尚不完善,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的时间更易受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这时候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维持内分泌的稳定。对于围绝经期女性,若出现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时间的明显异常,如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缩短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妇科疾病等问题。而有妇科疾病史的女性,如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稳定月经周期,保证排卵日后到月经来潮时间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

    2025-10-15 14:36: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