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
向 Ta 提问
河南省卵巢和宫颈疾病中心主任,妇科五病区负责人。1984年参加工作。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30年,在妇科肿瘤、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生殖道畸形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娴熟,敢于创新。在宫颈疾病如宫颈HPV感染、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开展了宫腔镜、腹腔镜和阴式子宫切除等微创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已经成功妊娠。 此外还开展了保留生理功能的妇科肿瘤手术如宫颈癌术中阴道延长术和卵巢高位悬吊术,不仅治愈了肿瘤还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和生育功能,为年轻以及未生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卫生部等项目5项。
展开-
同房后白带有血丝是什么原因
同房后白带有血丝可能因性生活损伤、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息肉、癌前病变或癌)、阴道炎症(滴虫性、霉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期出血所致,育龄女性需重点排查宫颈病变并定期做妇科检查,绝经后女性出现要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及时就医,高危性行为人群需考虑性传播疾病可能,有妇科手术史或慢性妇科炎症病史人群要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判断病因。 一、性生活损伤 粗暴的性生活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或宫颈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同房后白带有血丝。例如,性生活中动作过于剧烈、姿势不当等情况,可造成局部组织破损出血,这种情况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 二、宫颈病变 1.宫颈炎:宫颈部位的炎症会使宫颈黏膜充血、脆弱,同房刺激后易引发出血,常表现为白带有血丝,可能还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 2.宫颈息肉:宫颈管黏膜过度增生形成息肉,息肉质地较脆,同房时容易被触碰出血,进而出现白带有血丝的现象。 3.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等因素可引发宫颈病变,早期可能表现为同房后白带有血丝,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其他表现。 三、阴道炎症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感染导致阴道黏膜充血,同房时摩擦可引起黏膜出血,出现白带有血丝的情况,同时常伴有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且呈泡沫状等症状。 2.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感染使阴道黏膜处于炎性状态,同房刺激后易出血,可表现为白带有血丝,还伴有阴道奇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等表现。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能分布在盆腔等部位,同房时受到刺激,异位病灶出血,可表现为同房后白带有血丝,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 五、排卵期出血 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引起少量出血,若恰好在排卵期同房,可能表现为白带有血丝,这种情况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需重点排查宫颈病变等情况,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相关病变。 绝经后女性:若出现同房后白带有血丝,要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妇科超声、宫腔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有高危性行为人群:需考虑性传播疾病可能,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同房后白带有血丝,必要时进行相关病原体检测。 有妇科手术史或慢性妇科炎症病史人群:要考虑手术相关并发症或炎症复发等情况,需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病因。
2025-10-15 14:28:25 -
同房后出血一般是因为哪些情况
同房后出血可能由宫颈病变(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阴道疾病(阴道炎、阴道损伤)、子宫疾病(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期出血、全身性疾病导致,育龄女性需排查妊娠相关情况,更年期女性要警惕恶性病变,有妇科手术史或HPV感染史人群需重点关注宫颈病变风险并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 一、宫颈病变相关 1.宫颈息肉:多由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致使宫颈黏膜局部增生突出形成息肉,息肉质地较脆,同房时阴茎接触易引发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呈点滴状。 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早期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同房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情况,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逐渐显现。 3.宫颈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典型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多在同房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流血,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时可出现大量出血。 二、阴道疾病相关 1.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炎症使得阴道黏膜处于充血状态,同房时的摩擦刺激易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同时还常伴有阴道瘙痒、分泌物异常等表现。 2.阴道损伤:多因同房时动作过于粗暴或姿势不当,致使阴道黏膜或穹窿部发生损伤而出血,一般有明确的同房暴力接触史。 三、子宫疾病相关 1.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受炎症侵袭,同房时子宫收缩可能引发内膜少量出血,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且性状异常等症状。 2.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并突出于宫颈口,同房时受到刺激就会导致出血,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表现。 3.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内膜组织分布在盆腔内,同房时盆腔组织受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出血,还会伴有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 四、其他情况 1.排卵期出血: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致使子宫内膜少量脱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可能在同房后发生,一般出血量少于月经量,持续时间较短。 2.全身性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会导致机体凝血异常,从而引发同房后出血,此类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部位易出血的表现,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 对于特殊人群,育龄女性出现同房后出血需排查妊娠相关情况,如先兆流产、宫外孕等;更年期女性出现此情况要警惕恶性病变;有妇科手术史或HPV感染史的人群需重点关注宫颈病变风险,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2025-10-15 14:26:33 -
月经前7后8是安全期吗
月经前7后8不完全是安全期,存在个体差异影响且避孕失败风险高,更可靠的避孕及月经周期监测方法有工具避孕、药物避孕、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等。 一、安全期的定义及原理 安全期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中不易受孕的时间段。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其余时间除月经期外视为安全期。 二、月经前7后8作为安全期的局限性 1.个体差异影响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月经前7后8作为安全期的可靠性较低;而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也常出现紊乱,此方法也不可靠。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减肥等生活方式改变可影响内分泌,导致排卵异常,月经前7后8的安全期判断就不准确。例如长期精神紧张的女性,可能出现排卵提前或推迟,原本计算的月经前7后8时间段内可能发生排卵。 病史因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排卵不规律,月经前7后8不能作为可靠的安全期来避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月经周期紊乱,无法按照常规的月经周期来判断安全期。 2.避孕失败风险 虽然月经前7后8相对排卵期受孕几率低,但仍有受孕可能。因为女性的排卵时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提前或推迟,比如环境变化、身体健康状况的短期波动等,所以仅依靠月经前7后8来避孕并不安全,失败率相对较高。 三、更可靠的避孕及月经周期监测方法 1.避孕方法 工具避孕:可选择避孕套,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女性还可选择宫内节育器,但有宫腔手术史、生殖道急性炎症等情况的女性需谨慎选择。 药物避孕: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需按照周期规律服用,有效率较高,但有肝肾功能异常、有静脉血栓病史等情况的女性不适合使用。 2.月经周期监测 基础体温监测:每天清晨醒来后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体温并记录。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通过绘制基础体温曲线可以大致判断排卵日期,但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测量并准确记录,且受睡眠质量等因素影响。 宫颈黏液观察: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而改变。排卵前宫颈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长;排卵后宫颈黏液变黏稠、浑浊,拉丝度差。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来判断排卵时间,但这种方法需要女性具备一定的观察经验,且不是所有女性的宫颈黏液变化都很典型。
2025-10-15 14:25:47 -
同房后五天未出现月经应怎样处理
同房后五天未现月经需考虑妊娠可能可留意后续月经情况月经推迟一周左右可用验孕棒检测晨尿阳性需进一步检查阴性且未来潮可再检;非妊娠因素有精神心理因素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受影响、环境变化干扰内分泌、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致月经紊乱、药物影响月经周期;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需关注妊娠相关情况避免盲目用药,有基础疾病女性要复诊评估,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不稳定偶尔推迟过长或不适需就医,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要警惕妊娠并关注症状必要时评估激素水平。 一、妊娠可能性排查 同房后五天未出现月经,首先需考虑妊娠可能。虽此时时间较短,血hCG水平可能尚未明显升高,但可先留意后续月经情况。若月经推迟一周左右,可使用验孕棒检测晨尿,若结果为阳性,提示怀孕可能,需进一步至医院通过血hCG检测及超声检查明确宫内妊娠等情况;若为阴性,但月经仍未来潮,可间隔几日再行检测。 二、非妊娠因素导致月经推迟的排查 1.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紧张等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推迟。需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2.环境变化: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如长途旅行、气候变化等,可能干扰内分泌,引起月经推迟。一般适应新环境后月经可逐渐恢复规律,期间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3.内分泌失调: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导致月经紊乱。若既往有相关病史或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多毛、肥胖、乏力等),需及时就医进行激素水平检测(如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等)及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4.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影响月经周期,若近期有用药史且怀疑与月经推迟相关,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尤其是有计划妊娠或备孕的女性,若月经推迟,需密切关注妊娠相关情况,同时避免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有基础疾病女性: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月经推迟时应及时复诊,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内分泌稳定。 3.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尚不稳定,偶尔出现月经推迟可能与内分泌轴发育不完善有关,但若推迟时间过长或伴随明显不适,需就医排除病理因素。 4.围绝经期女性:此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可能出现紊乱,同房后月经推迟需警惕妊娠可能,同时关注自身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必要时就医评估激素水平。
2025-10-15 14:24:48 -
输卵管通而不畅应该如何处理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查明确输卵管通而不畅情况后,可进行中医药调理(需专业中医师辨证且长期坚持并保持规律作息)、抗炎治疗(遵规范用抗炎药控炎症),输卵管近端通而不畅可选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中远端通而不畅且有粘连扭曲等选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有生育需求者要备孕指导(B超监测排卵、关注心理),年轻未育女性优先选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需统筹制定个体化方案依据循证医学选治疗手段。 一、明确诊断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查等手段明确输卵管通而不畅的具体部位、程度等情况,子宫输卵管造影可直观显示输卵管通畅程度及阻塞部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保守治疗 1.中医药调理:可采用具有活血化瘀、利水通络功效的中药方剂辅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但需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用药,中药调理需长期坚持以达到改善输卵管状态的目的,同时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利于身体恢复。 2.抗炎治疗:若存在炎症因素导致输卵管通而不畅,可在医生评估下合理使用抗炎药物控制炎症,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中抗炎治疗的相关规范,避免滥用药物。 三、手术治疗 1.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适用于输卵管近端通而不畅的情况,通过宫腔镜引导将导管插入输卵管进行疏通,利用器械疏通输卵管内的轻度粘连等,恢复输卵管通畅性,手术需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妇科医生操作。 2.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针对输卵管中远端通而不畅且存在粘连、扭曲等情况的患者,通过腹腔镜对输卵管进行整形,解除粘连、纠正扭曲等,恢复输卵管正常解剖结构与功能,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输卵管功能恢复。 四、生育指导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输卵管通而不畅经治疗后,需进行备孕指导,如通过B超监测排卵,掌握排卵规律,选择合适的受孕时机;同时需关注心理状态,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受孕,应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未育女性:优先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尽量先尝试保守治疗或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最大程度保留生育潜力,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输卵管恢复情况对未来生育的影响。 2.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患者:需综合评估自身病情,如合并子宫肌瘤等疾病时,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方案需与其他疾病的治疗统筹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严格依据循证医学依据选择治疗手段,避免因治疗不当导致病情相互影响。
2025-10-15 14: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