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峰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博士,硕士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专科主任 ,本院23456人才工程4阶段培养人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成员。曾在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学习内分泌及糖尿病足诊疗技术。国内领先开展糖尿病足足底减压技术,参与国内权威糖尿病足专著编写。曾受邀到北大一院、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等知名医院讲学糖尿病足方面知识。 擅长各种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方面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分泌国内最权威学术期刊《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内分泌及糖尿病领域的疑难杂症临床诊治研究文章多篇。亚专业方向:糖尿病足病。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采取药物治疗与生活调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辅助治疗。发病时要注意减少糖分摄入,且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药物治疗 1.控制血糖药物 糖尿病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利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药物来控制血糖,这些药物能调节血糖浓度,进而起到缓解作用。 2.调节神经药物 患者还可服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或维生素B1片等,这些药物能够对神经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 二、生活调理 1.作息及运动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可通过早睡早起、适当锻炼等生活方式进行调理。 2.饮食控制 要减少糖分摄入,避免食用高热量食物,不能喝饮料,以此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3.足部护理 患者应加强足部护理,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率。 总之,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

    2025-04-16 11:25:19
  • 父亲糖尿病会不会遗传女儿

    爸爸患糖尿病有可能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几率较低。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有遗传倾向。按糖尿病发展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子女遗传几率较低,2型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几率一般不超20%,所以整体遗传几率不高。若家庭成员中有患糖尿病者,自身要更注意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还要常运动以防肥胖。 一、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糖尿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本身具有遗传的特性。 二、不同类型糖尿病的遗传几率 1.1型糖尿病 其子女遗传糖尿病的几率比较低。 2.2型糖尿病 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一般不超过20%。 三、应对措施 家庭成员中有患糖尿病的,自身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 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2)经常运动 防止肥胖。 综上所述,糖尿病虽可能遗传给孩子但几率不高,家中有患糖尿病者自身要从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多加注意。

    2025-04-16 11:23:40
  • 糖尿病人晚上饿了可以吃什么东西

    糖尿病患者半夜饿了,可依据伴有的不同症状来选择合适食物:一、若患者半夜饿了且未伴有出汗、手抖、心慌、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可适当食用含糖量较低的食物,如纯牛奶、西红柿、水萝卜、黄瓜等充饥。二、若患者半夜饿了同时伴有明显出虚汗、手抖、心慌、乏力等低血糖症状,且监测血糖低于6mmol/L,可适当吃些饼干、糖果等,但不宜进食过多以免影响空腹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以下方面,这对其非常关键:一、饮食方面,要保证三餐尽量规律,建议食用低蛋白食物,同时控制脂肪摄入。二、生活习惯方面,要远离烟酒。三、运动方面,要适当进行运动。四、用药方面,要谨慎用药。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注意好,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面对半夜饥饿的情况时要正确应对,同时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多加注意和规范,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2025-04-16 11:21:51
  • 甲状腺炎症状如何治疗

    甲状腺炎可依据炎症类型选用适宜药物来治疗。具体包含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以及进行对症治疗等方式。甲状腺炎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自限性炎症,该疾病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能自愈。一、对于轻型患者,需遵医嘱应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来对症治疗。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二、重型患者则要遵医嘱使用泼尼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这有助于对抗炎症反应,减轻甲状腺的肿胀疼痛。三、若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配合抗甲亢药物治疗;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此外,由于甲状腺炎大多是病毒感染所致,在急性感染期还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去对抗病毒治疗。而要是出现细菌感染,可运用抗生素加以治疗。 总之,对于甲状腺炎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5-04-16 11:21:18
  • 糖尿病同房有没有坏处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可同房,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个人卫生、情绪激动及避孕。 同房不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也不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但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同房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同房前需要确保血糖控制良好。 同房时,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同房时,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导致血糖波动。 2.注意个人卫生:同房时,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引起感染。 3.避免情绪激动:同房时,糖尿病患者需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导致血糖波动。 4.注意避孕: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避孕,建议使用避孕套,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同房,但需要注意以上几点。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同房过程中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2025-04-16 11:18: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