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峰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博士,硕士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专科主任 ,本院23456人才工程4阶段培养人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成员。曾在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学习内分泌及糖尿病足诊疗技术。国内领先开展糖尿病足足底减压技术,参与国内权威糖尿病足专著编写。曾受邀到北大一院、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等知名医院讲学糖尿病足方面知识。 擅长各种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方面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分泌国内最权威学术期刊《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内分泌及糖尿病领域的疑难杂症临床诊治研究文章多篇。亚专业方向:糖尿病足病。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2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2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感觉异常、疼痛、皮肤改变、足部发凉、运动障碍、指甲问题等。 1.感觉异常 双脚可能会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或感觉减退等异常感觉。 2.疼痛 脚部可能会出现疼痛,特别是在行走或站立时加重。 3.皮肤改变 脚部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皲裂、脱屑,或者出现水疱、溃疡等。 4.足部发凉 双脚可能会感觉发凉,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是如此。 5.运动障碍 可能会出现足部肌肉无力、行走困难或跛行等症状。 6.指甲问题 脚趾甲可能会变厚、变形、易碎,或者出现颜色改变。

    2025-07-08 14:03:59
  • 血压高血糖高吃什么

    血压高血糖高的患者吃高钾、高纤维、优质蛋白质、蔬果等食物比较好。 1.高钾 钾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建议多摄入含有丰富的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芹菜、菠菜等。 2.高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可选择全麦面包、糙米、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3.优质蛋白质 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4.蔬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量。

    2025-07-08 14:02:03
  • 糖尿病哪种鱼不能吃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咸鱼,偶尔食用也需减少其他高盐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咸鱼。咸鱼是一种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盐,导致咸鱼中含有较高的钠离子。而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可能已经受损,无法有效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对健康不利。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咸鱼。如果非常喜欢咸鱼的味道,可以偶尔食用一点,并同时减少其他高盐食物的摄入。

    2025-07-08 14:00:39
  • 糖尿病人能吃玉米棒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玉米棒,但需控制摄入量,同时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并注意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一般能吃玉米棒,但需控制摄入量,并合理搭配其他食物。 玉米棒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会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水煮或清蒸的方式烹饪玉米棒,避免使用油炸或加糖的方式,以减少热量和糖分的摄入。 控制摄入量:由于玉米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过高。一般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00克。 搭配其他食物: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棒时,应搭配其他食物,如蔬菜、豆类、肉类等,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避免总热量过高。 注意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棒后,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有必要,可适当调整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玉米棒,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控制摄入量、搭配其他食物,并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7-01 14:42:47
  • 糖尿病人能吃鸡蛋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鸡蛋,但需适量,注意摄入量、烹饪方式、搭配食物及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通常能吃鸡蛋,但需适量。 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适量食用鸡蛋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摄入量:鸡蛋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血糖和血脂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糖尿病人每天食用鸡蛋的数量不超过1个。 2.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油煎、炸等烹饪方式会增加鸡蛋的热量和脂肪含量,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建议选择煮、蒸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3.搭配其他食物:糖尿病人在食用鸡蛋时,应搭配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保证营养均衡。 4.注意血糖监测:糖尿病人在食用鸡蛋后,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有必要,可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或饮食计划。 总之,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但需要注意适量,并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和搭配食物。同时,还应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定期监测血糖,以控制病情。如果对饮食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7-01 14:39: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