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硕士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专科主任 ,本院23456人才工程4阶段培养人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成员。曾在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学习内分泌及糖尿病足诊疗技术。国内领先开展糖尿病足足底减压技术,参与国内权威糖尿病足专著编写。曾受邀到北大一院、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等知名医院讲学糖尿病足方面知识。 擅长各种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方面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分泌国内最权威学术期刊《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内分泌及糖尿病领域的疑难杂症临床诊治研究文章多篇。亚专业方向:糖尿病足病。
展开-
糖尿病人怎样吃土豆
糖尿病人吃土豆要关注其营养成分与血糖关系,烹饪选蒸煮、避免油炸,控制食用量可根据碳水化合物交换份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儿童、老年、妊娠等不同类型糖尿病人群吃土豆各有注意事项,需综合多方面合理安排以享营养且控血糖。 一、土豆的营养成分与糖尿病的关系 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和矿物质(如钾等)。其中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每100克土豆约含17克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需关注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量及对血糖的影响。 二、糖尿病人吃土豆的正确方式 (一)烹饪方式选择 1.蒸煮为佳:蒸煮土豆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且相较于油炸等方式,可减少额外油脂的摄入。例如,将土豆洗净后,带皮蒸煮,这样能保留部分膳食纤维。研究表明,蒸煮后的土豆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有助于平稳血糖。 2.避免油炸:炸土豆条、炸薯片等油炸后的土豆制品,会增加脂肪含量,不仅使热量大幅升高,还会因高温加工可能产生不利于健康的物质,同时升糖速度快,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二)控制食用量 1.根据碳水化合物交换份计算:糖尿病患者可将土豆视为主食的一部分进行交换。一般来说,100克蒸煮土豆可相当于25克主食(生重)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一顿主食计划吃50克生重的米饭,那么可以用100克左右的蒸煮土豆来替代部分米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2.结合个人情况调整:根据患者的体重、活动量、血糖控制情况等调整土豆食用量。如果患者体重超标、活动量少且血糖控制不理想,应适当减少土豆食用量;若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且体重偏低、活动量较大,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适当增加土豆食用量,但一般每天食用量建议控制在100-150克(蒸煮后)。 三、不同类型糖尿病人群吃土豆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土豆时,需严格按照上述控制食用量的原则,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既要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又要严格控制血糖。要避免让儿童食用油炸等不健康烹饪方式制作的土豆制品,选择蒸煮等健康方式,并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活动量精准控制土豆摄入量,确保血糖平稳,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在食用土豆时,除了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外,还要关注土豆对血压、血脂的间接影响。因为土豆中的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但如果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需限制钾的摄入,此时土豆食用量和烹饪方式需更谨慎调整,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综合评估下进行合理安排。 (三)妊娠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严格控制血糖。在食用土豆时,要更加精细地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将土豆纳入每日饮食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规划中。烹饪方式务必选择蒸煮,食用量根据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血糖监测结果等调整,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总之,糖尿病人吃土豆需从烹饪方式、食用量以及自身具体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以达到既享受土豆的营养,又能平稳控制血糖的目的。
2025-10-10 12:05:18 -
请问血糖高能吃花生米吗
血糖高人群可适量吃花生米,需控制食用量在每天10-15粒左右,要搭配饮食,选择清淡烹饪方式;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血糖高人群及儿童血糖高人群食用需更谨慎,肥胖者要严格控量,合并高脂血症者要防血脂升高,儿童要在专业指导下安排饮食。 一、花生米的营养成分与对血糖的影响 花生米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每100克花生米大约含有44.3克脂肪、21.7克蛋白质、21.7克碳水化合物等。其脂肪含量较高,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但整体热量较高。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过量食用花生米可能会因为热量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加,而体重增加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不过,花生米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适量食用时,如果搭配合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二、血糖高人群食用花生米的正确方式 1.控制食用量:血糖高的人可以适量吃花生米,一般建议每天食用花生米的量控制在10-15粒左右。因为即使花生米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过量食用会带来较多热量。例如,每10粒花生米大约含有热量70千卡左右,长期过量食用会使热量累积,不利于血糖和体重的控制。 2.搭配饮食:食用花生米时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可以与蔬菜、低糖水果等搭配,这样能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比如,将花生米与黄瓜、番茄等蔬菜一起凉拌食用,既增加了饮食的丰富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花生米带来的热量等影响。 3.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生吃或凉拌,避免油炸等烹饪方式。因为油炸后的花生米热量会进一步升高,而且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物质。例如,油炸花生米会使脂肪含量更高,并且在高温油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潜在有害物质,对血糖高人群的健康不利。 三、特殊人群食用花生米的注意事项 1.肥胖的血糖高人群:肥胖的血糖高人群本身就存在体重过重带来的代谢问题,对于这类人群,更要严格控制花生米的食用量。因为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花生米的高热量容易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从而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建议这类人群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体重、血糖等情况来精准控制花生米的摄入量。 2.合并高脂血症的血糖高人群:如果血糖高人群同时合并高脂血症,由于花生米本身脂肪含量较高,食用过多会进一步升高血脂水平。血脂升高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对于血糖高人群来说,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本来就较高,所以这类人群更要谨慎食用花生米,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饮食方案来控制花生米的摄入。 3.儿童血糖高人群(虽然儿童血糖高相对较少见,但也需关注):儿童血糖高可能有特殊的病因,如遗传性疾病等。对于儿童血糖高人群,食用花生米需要更加谨慎。一般不建议儿童过多食用花生米,因为儿童的饮食需要更注重营养均衡且低热量、低脂肪的特点,花生米的高热量和高脂肪可能不符合儿童的健康饮食需求,并且儿童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与成人有所不同,过量食用花生米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潜在影响,需要在儿科医生和营养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饮食安排。
2025-10-10 12:03:10 -
TSH偏低,FT3、FT4正常是甲亢吗
TSH偏低、FT3和FT4正常可能是亚临床甲亢,需进一步完善甲状腺相关抗体及超声检查,定期监测指标,无明显症状且轻度异常可观察随访,有特殊情况或倾向则需进一步评估干预,生活方式要规律,特殊人群如孕妇需特殊管理。 一、疾病判断方面 TSH(促甲状腺激素)偏低,而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正常时,可能是亚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是指血清TSH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而甲状腺激素(FT3、FT4)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种状态。从发病机制来看,可能与甲状腺自身的轻微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其发生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老年人群中,亚临床甲亢的发生率可能相对有一定特点;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影响下有不同的发病倾向。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亚临床甲亢发生的风险。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人群,发生亚临床甲亢的几率可能更高。 二、进一步检查与监测 相关检查:需要进一步完善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查,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因素。还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形态、结构等情况,比如是否存在甲状腺结节等异常。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检查的侧重点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需要关注甲状腺发育等情况,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评估整体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监测要点:要定期监测TSH、FT3、FT4水平,一般建议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如果TSH持续偏低且有下降趋势,或者出现FT3、FT4逐渐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监测频率或进一步评估病情。生活方式上,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精神压力的人群,需要适当进行心理调节,如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特殊人群如孕妇,亚临床甲亢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管理,因为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对胎儿神经系统等发育至关重要。 三、处理原则 一般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甲状腺功能只是轻度异常,可先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处理方式需要个体化,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需要干预;老年患者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合并症等因素来决定处理方案。 特殊情况: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甲状腺相关问题,或者有向临床甲亢发展的趋势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并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干预。例如,当发现患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明显升高,且有发展为临床甲亢的倾向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密切的监测和适当的干预准备。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碘的摄入适量,避免过度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也不能过度限制碘摄入导致碘缺乏,这对于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很重要。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若发生亚临床甲亢,需要在内分泌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管理,因为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的稳定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2025-10-10 12:01:01 -
糖尿病患者能喝豆浆牛奶吗
糖尿病患者可喝豆浆和牛奶,豆浆属低GI食物,含植物蛋白等营养,饮用无糖豆浆量宜200-300毫升,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限;牛奶也是低GI食物,含优质蛋白等,可选低脂或脱脂奶,量约300毫升,乳糖不耐受者选低乳糖或无糖酸奶,老年患者可分多次少量饮,注意选合适种类、控量及依自身状况调整以稳血糖、满足营养需求。 一、糖尿病患者喝豆浆的情况 血糖影响:豆浆是由大豆制成,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升糖指数(GI)约为30-32,属于低GI食物。每100克豆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约在1.1-1.5克左右,糖尿病患者适量饮用一般不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每日饮用200-300毫升豆浆,对血糖的影响较小,且能持续较长时间提供饱腹感。 营养成分:豆浆富含植物蛋白,每100毫升豆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8-2.5克,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植物蛋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而且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对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例如,钙元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很重要,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适量摄入豆浆中的钙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饮用建议:糖尿病患者饮用豆浆时,建议选择无糖豆浆。如果是自己制作豆浆,不要添加糖。同时,要注意饮用的量,一般每天饮用200-300毫升较为合适。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限制豆浆的摄入量,因为植物蛋白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二、糖尿病患者喝牛奶的情况 血糖影响:牛奶的升糖指数约为27-30,也属于低GI食物。每100毫升牛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约在3.4-4.5克左右,糖尿病患者适量饮用牛奶对血糖的影响不大。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饮用200毫升牛奶后,血糖升高幅度较小,且能在一定时间内稳定血糖水平。 营养成分:牛奶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5-3.0克,还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钙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对于预防糖尿病患者的骨骼问题有帮助。此外,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是乳脂肪,其中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身体有益。 饮用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这样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一般来说,每天饮用300毫升左右的牛奶比较合适。如果患者对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但需要注意的是,酸奶如果是含糖酸奶,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选择,最好选择无糖或低糖酸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饮用牛奶时可以分多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总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喝豆浆和牛奶的,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控制饮用量,并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乳糖不耐受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维持血糖的稳定。
2025-10-10 11:58:58 -
孕妇糖尿病筛查
孕妇糖尿病筛查一般在24-28周进行,高危孕妇可更早筛查,方法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判断标准,对孕妇和胎儿意义重大,不同生活方式及特殊病史孕妇筛查有相应注意事项,肥胖孕妇要严格按流程且注意筛查前饮食生活习惯,有家族史孕妇要更重视、积极配合并定期监测,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孕妇要尽早、高频筛查并遵循管理方案保障母婴健康。 一、孕妇糖尿病筛查的时间 一般建议怀孕24-28周进行孕妇糖尿病筛查,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相对稳定,且胎儿的生长发育处于一定阶段,此时进行筛查能较好地发现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比如肥胖(体重指数≥28)、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可能在怀孕早期就需要进行筛查。 二、孕妇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步骤:首先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于服糖后1小时、2小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 判断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三、孕妇糖尿病筛查的意义 1.对孕妇的意义 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等,避免孕妇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等。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健康。 2.对胎儿的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增加难产、剖宫产的风险;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异常、胎儿窘迫等情况;出生后的婴儿也可能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问题。通过早期筛查并及时干预,可以降低这些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四、不同生活方式孕妇的筛查注意事项 1.肥胖孕妇 肥胖孕妇本身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在进行筛查时要严格按照OGTT的流程进行。因为肥胖可能影响血糖的代谢,所以需要更精准地判断血糖水平。在筛查前要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在筛查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以免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妇 这类孕妇要更加重视筛查,因为家族遗传因素增加了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在筛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详细告知家族中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即使筛查结果正常,也需要在孕期定期监测血糖,因为有家族史的孕妇在孕期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持续存在。 五、特殊病史孕妇的筛查要点 1.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孕妇 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怀孕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孕妇更高。所以这类孕妇在怀孕后要尽早进行筛查,可能需要在更早的孕周就开始监测血糖,并且筛查的频率可能会比普通孕妇更高。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监测和管理方案,因为既往的妊娠糖尿病病史提示其血糖代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孕期血糖情况,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0 1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