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病的诊治。展开
  • 糖尿病能吃玉米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玉米,但需注意食用量、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搭配其他食物等。 1.控制食用量 建议将玉米作为主食的一部分,并酌情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以避免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 2.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 建议选择清蒸或水煮的玉米,避免选择油炸或加糖的玉米制品,以减少额外的糖分和油脂摄入。 3.搭配其他食物 将玉米与蔬菜、蛋白质食物一起搭配食用,可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利于血糖控制。 在食用玉米后,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药物的使用。

    2025-07-09 15:56:10
  • 花生容易长胖吗

    花生本身并不容易直接导致长胖,关键在于吃的方式和量。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质、健康脂肪、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吃花生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并不会直接导致体重增加。 然而,如果摄入过量,特别是油炸或加糖的花生制品,热量会相对较高,长时间过量吃可能导致热量过剩,进而引发体重增长。 所以,在吃花生时,建议控制吃的量,并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煮或烤,避免油炸或添加过多糖分。

    2025-07-09 15:52:30
  • 甲减不治疗有什么危害

    不治疗甲减可能会导致代谢减缓、心血管问题、神经精神问题、生育问题、骨骼健康及其他并发症。 1.代谢减缓 甲减会减缓身体的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疲劳、畏寒、便秘等症状。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血管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 2.心血管问题 未治疗的甲减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力衰竭等。 3.神经精神问题 甲减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抑郁等神经精神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功能。 4.生育问题 女性甲减患者可能面临生育问题,如月经不规律、受孕困难和孕期并发症增加。男性可能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和性欲减退。 5.骨骼健康 长时间甲减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的风险。 6.其他并发症 未治疗的甲减还可能增加感染的易感性,影响肾脏功能,并对皮肤和毛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甲减的危害更为严重。孕妇甲减可能对胎儿的智力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早产、低体重儿和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儿童甲减可能导致生长迟缓、智力发育延迟和行为问题。

    2025-07-08 15:11:50
  • 什么是一型二型糖尿病二者有什么区别

    1型糖尿病指的是因体内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而导致高血糖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而引发血糖升高的慢性代谢疾病。二者在病因、发病人群、治疗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一、1型糖尿病: 1.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2.发病率:较低。 3.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 4.起病特点:起病急促。 5.治疗方式:必须依赖注射胰岛素,否则会危及生命。 二、2型糖尿病: 1.病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但仍有一定分泌功能。 2.发病率:较高。 3.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 4.起病特点:起病缓慢。 5.治疗方式:不一定要注射胰岛素,可通过口服降糖药、运动以及饮食控制等方法来降低血糖。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控制血糖和防治并发症都是糖尿病治疗极为重要的目标,所以建议要定期检测血糖,并合理进行用药治疗。 文章主要讲述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定义、病因、发病率、发病人群、起病特点以及治疗方式的区别,强调了控制血糖和防治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

    2025-07-08 15:10:37
  • 胎儿头大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患者可以怀孕生孩子,但需严格管理和监测,包括孕前评估、孕期血糖控制、产前检查、分娩后监测等。 糖尿病患者可以怀孕生孩子,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 糖尿病患者在怀孕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眼底检查等,以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如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羊水过多等。 在怀孕期间,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分娩后也需要特别注意。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此外,糖尿病患者在产后还需要继续关注血糖控制,预防糖尿病的复发。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怀孕生孩子,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测,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同时,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期间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

    2025-07-08 15:06: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