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血脂异常包含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还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其主要危害是对血管产生影响,引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导致脂肪肝等状况。具体如下: 一、冠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致使患者出现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甚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而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容易带来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1.冠心病的形成:冠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形成冠心病。 2.严重后果:心绞痛是常见症状,若病情进展至心肌梗死,会对心脏功能造成极大损害,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 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脑血管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引发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会出现相应脑功能缺失的表现,如偏瘫、失语,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1.脑血管供血不足的发生: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2.脑梗死及后果: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后,会导致大脑局部功能障碍,引起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 三、长期血脂高还容易诱发脂肪肝、胰岛素抵抗,会促使血糖升高,脂肪肝的进展可能产生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的风险。 1.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会影响肝脏代谢,导致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的出现。 2.病情进展:脂肪肝持续发展可能演变为肝硬化,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 总之,血脂异常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对心脑血管和肝脏等器官产生重大威胁,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2025-08-08 15:01:03 -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高脂血症指的是血液里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处于过高水平,这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其诊断标准如下: 一、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是3.1至5.17mmol/L,若超过6.2mmol/L则属于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在1.81至3.37mmol/L之间,超过4.14mmol/L被认定为高LDL-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其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区间为1.04至1.55mmol/L,低于1.04mmol/L即为低HDL-C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被视为“好”胆固醇,它有助于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四、甘油三酯(TG):正常值为0.56至1.7mmol/L,超过2.26mmol/L则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也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血脂水平以及个体的风险因素,像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高血压、糖尿病等,能够对是否患有高脂血症进行判定。一旦被诊断为高脂血症,就需要尽快采取控制血脂水平的举措,以此来降低心血管风险。 总之,对于高脂血症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重视,及时诊断和有效控制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2025-08-08 14:59:51 -
体脂多少才正常
不同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体脂率的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成年男性体脂率正常范围为15%至18%,女性为20%至25%。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不同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体脂率的正常范围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参考标准: 成年人:男性体脂率正常范围为15%至18%,女性为20%至25%。这是一个相对较宽的范围,因为女性的身体通常含有更多的脂肪。 青少年:体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青春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具体的正常范围会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 运动员:某些运动员,如健美运动员或长跑运动员,可能会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来降低体脂率,以达到最佳的比赛状态。他们的体脂率可能会低于一般成年人的正常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体脂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其他因素,如肌肉量、饮食习惯、运动量等也会影响体脂率的测量结果。此外,一些疾病或药物也可能导致体脂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 如果你对自己的体脂率感到担忧或有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健康顾问。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除了关注体脂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这些因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代谢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5-08-08 14:59:31 -
甲亢病会传染人吗
甲亢病不会传染人,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紊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自身免疫反应具个体特异性不传染,遗传易感性致家族中亲属患病风险增加非传染,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也非传染所致,有家族病史人群应关注自身甲状腺功能但无需担心被传染。 自身免疫因素相关情况 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这种自身免疫反应具有个体特异性,并非通过接触、空气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罹患甲亢,但发病机制的自身免疫本质不会因年龄、性别而改变其非传染性。例如,在儿童甲亢患者中,同样是自身免疫相关的甲状腺异常激活导致发病,不存在传染给其他儿童的可能;女性相对男性更易患甲亢,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等因素有关,但也不是因为传染,而是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方面的影响 遗传易感性在甲亢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甲亢患者,亲属患甲亢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但这不是传染导致的,而是遗传基因携带的易患倾向。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可能会影响自身免疫调节,增加患甲亢的风险,但这也不是被他人传染,而是自身生活方式等因素作用于自身免疫状态的结果。有甲亢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甲状腺功能状况,但无需担心会被家族成员传染甲亢。
2025-08-08 14:59:24 -
糖尿病是由血瘀引起吗
现代医学明确糖尿病是多病因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核心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遗传与环境共同参与,与血瘀无原发性直接关联;中医视角下糖尿病病程中虽有血瘀病理改变但为病情进展至一定阶段后的结果,血瘀继发于现代医学已明确的病理过程,非糖尿病起始发病原因。 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知 现代医学明确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核心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发病,例如遗传易感性个体在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环境因素影响下,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代谢紊乱,这一过程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与血瘀无原发性直接因果关联。 二、中医视角下血瘀与糖尿病的关联属性 中医理论中提及糖尿病病程中可能出现血瘀病理改变,如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时,可见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类似血瘀的表现,但此为糖尿病病情进展至一定阶段后的病理结果,而非糖尿病发生的原发致病因素。中医的血瘀是继发于糖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等现代医学已明确的病理过程之后,并非糖尿病起始发病的原因。
2025-08-08 14: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