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糖尿病早期10个征兆
糖尿病可能出现频繁口渴(因体内血糖升高使肾脏过滤葡萄糖增多致身体失水刺激口渴中枢)、排尿增多(因血糖过高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无法完全重吸收,尿糖增多带走大量水分)、饥饿感增强(因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致身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体重下降(因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视力模糊(因血糖波动影响眼球晶状体渗透压致其肿胀变形、屈光能力改变)、皮肤瘙痒(因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滋生)、手脚麻木或刺痛(因高血糖损伤神经引发周围神经病变)、伤口愈合缓慢(因高血糖影响血液循环与免疫功能)、疲劳乏力(因葡萄糖不能有效摄取利用产能致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反复感染(因高血糖环境利于病原体繁殖),有相关表现的人群需留意排查。 一、频繁口渴 体内血糖升高使肾脏过滤葡萄糖增多,尿液排出水分增加致身体失水,刺激口渴中枢引发频繁口渴,尤其夜间也可能因口渴醒来,有家族糖尿病史或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需留意。 二、排尿增多 血糖过高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无法完全重吸收,尿糖增多带走大量水分,致使排尿次数及尿量增加,儿童出现不明原因排尿增多需警惕糖尿病。 三、饥饿感增强 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即便进食后也易很快感到饥饿,青少年或成年人出现此情况伴体重变化需进一步检查。 四、体重下降 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逐渐下降,无刻意减肥却体重减轻者应重视。 五、视力模糊 血糖波动影响眼球晶状体渗透压,致晶状体肿胀变形、屈光能力改变,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有家族史人群需关注。 六、皮肤瘙痒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滋生,皮肤易瘙痒,女性外阴部位因局部潮湿温暖更易受影响,中年女性反复不明原因皮肤瘙痒需排查糖尿病。 七、手脚麻木或刺痛 高血糖损伤神经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老年人出现此类症状结合其他征兆需检测血糖。 八、伤口愈合缓慢 高血糖影响血液循环与免疫功能,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任何年龄段人群伤口长时间不愈合都要考虑糖尿病,有风险因素者更应注意。 九、疲劳乏力 葡萄糖不能有效摄取利用产能,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即便休息也难缓解,上班族或体力劳动者不明原因持续疲劳需留意血糖。 十、反复感染 高血糖环境利于病原体繁殖,易反复发生泌尿系统、皮肤等感染,儿童或免疫力低人群反复感染且不易治愈时要排查糖尿病,儿童可能以反复感染为早期表现之一
2025-10-17 12:13:03 -
生长激素测定试验是如何进行的
生长激素测定需空腹采基础血但单次参考有限常结合激发试验,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是静脉注射胰岛素后不同时间采血测生长激素,原理是低血糖刺激分泌,特殊人群需谨慎;精氨酸激发试验是输注精氨酸后不同时间采血测生长激素,原理是刺激分泌,特殊人群要评估;试验需专业人员按流程操作,据病情等选合适试验,观察安全,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分析。 一、基础生长激素测定 基础生长激素水平波动较大,通常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一般于清晨空腹时采集1-2份血液标本检测基础生长激素值,因基础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无规律,单次基础值测定参考价值有限,常需结合激发试验综合判断。 二、激发试验 (一)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 1.操作流程:先测定基础血糖,然后静脉注射胰岛素(常规剂量为0.05-0.1U/kg),注射后分别于0、15、30、45、60、90、120分钟采血检测生长激素水平。 2.原理:胰岛素可引起血糖快速下降,通过低血糖刺激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若生长激素峰值≥10ng/mL则为正常反应,提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功能正常;若峰值<10ng/mL则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缺乏。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有低血糖病史、心血管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需谨慎进行,操作前需充分评估风险,准备好葡萄糖等低血糖纠正措施,儿童患者需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进行,确保安全。 (二)精氨酸激发试验 1.操作流程:静脉输注精氨酸溶液(按1g/kg体重计算,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在30分钟内输完),于输注前、输注后30、60、90、120分钟采血检测生长激素水平。 2.原理:精氨酸可刺激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若生长激素峰值≥10ng/mL为正常反应,提示垂体功能正常;若峰值<10ng/mL则考虑生长激素缺乏可能。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患者需评估是否适合该试验,儿童患者同样需在医护人员监测下进行,关注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并及时处理。 三、试验实施的总体要求 生长激素测定试验需由专业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采血时间点需精准把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同激发试验各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综合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保障患者安全,试验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025-10-17 12:11:53 -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严重吗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先看钙化特征,微小钙化与甲状腺癌相关性高,粗大钙化多为良性;结合结节边界、回声等其他特征,边界不清、低回声结节伴钙化更需警惕恶性;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女性、有家族史及长期辐射暴露人群情况各异,需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制定诊疗方案。 从钙化形态角度 粗大钙化:如果是粗大钙化,多考虑为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比如可能是甲状腺的良性结节发生退变、坏死等情况导致的钙化,这种情况相对不严重,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微小钙化:当结节出现微小钙化时,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增加。有文献报道,甲状腺结节伴微小钙化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可能在30%-50%左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结节的其他特征,如结节的边界、回声等综合判断。 结合结节其他特征 结节边界:如果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同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那么甲状腺癌的嫌疑就更大,相对比较严重;而如果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良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结节回声:低回声结节伴钙化比高回声结节伴钙化更需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不同人群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所以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儿童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是否有放射性接触史等,通常需要进一步做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来明确性质。 女性:女性患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情况相对较多,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有关。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会有所变化,这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评估。例如孕期发现甲状腺结节伴钙化,需要综合考虑胎儿因素和母亲甲状腺结节的情况,谨慎选择检查和处理方式。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这类人群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时,甲状腺癌的遗传易感性增加,所以更要重视。需要密切随访,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等检查,必要时更早进行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 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人群:如果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中,如接受过颈部放疗等,那么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时,甲状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需要更加积极地评估,可能需要更早进行有创检查来明确结节性质。 总之,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是否严重需要综合钙化特征、结节其他超声表现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不能单纯根据钙化这一表现就判定严重程度,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2025-10-17 12:09:14 -
甲状腺结节4mm算大吗
甲状腺结节4mm不算大,需结合性质判断严重程度,良性结节一般定期复查,恶性结节需进一步检查,4mm结节对甲状腺功能影响不大但要关注其变化,通过定期超声等观察并依情况处理,不同人群有相应特点。 一、从结节性质初步判断 1.良性结节情况 对于4mm的良性甲状腺结节,一般对甲状腺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较小。很多良性甲状腺结节可能是由于一些良性病变引起,如单纯性甲状腺肿等情况导致的小结节。在生活方式方面,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复查即可,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时期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需要更加谨慎观察,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概率相对成人稍高一些,但4mm的结节即使是儿童时期发现,也首先以观察为主;成年人发现4mm良性结节,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一般对生活影响不大。 从超声表现来看,良性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等。例如一些胶质潴留性结节,多为良性,4mm的胶质潴留性结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其变化。 2.恶性结节情况 虽然4mm的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可能。如果是恶性结节,早期可能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于不同性别,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导致4mm结节的严重程度有本质不同,但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一些激素波动等因素下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可能稍高一些。如果怀疑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是4mm的结节也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因为有家族史的人群患恶性结节的风险相对增高。 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4mm的甲状腺结节一般对甲状腺功能影响不大,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通常不会有明显异常。但如果结节逐渐增大影响到甲状腺组织的正常功能,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甲状腺炎等病史,4mm结节的存在需要更加关注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总之,甲状腺结节4mm不算大,但需要密切关注其性质变化,通过定期超声检查等方式动态观察结节情况,根据结节性质等综合判断后续的处理方式,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观察和保健。
2025-10-17 12:08:10 -
什么是甲功三项
甲功三项包括甲状腺素(TT4)、三碘甲状原氨酸(TT3)、促甲状腺激素(TSH),TT4能反映甲状腺基本功能状态及不同人群特点,TT3对甲亢诊断等有重要意义,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指标且不同人群正常范围有差异,甲功三项可辅助诊断甲状腺相关疾病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甲状腺素(TT4) 意义: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它在体内的含量能反映甲状腺的基本功能状态。对于成人来说,血清TT4正常参考值一般在66~181nmol/L之间,它可以帮助判断甲状腺是功能亢进还是减退等情况。在儿童时期,由于不同年龄段甲状腺功能的发育特点,TT4的正常范围也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的TT4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趋近于成人范围。孕妇在孕期甲状腺功能会发生变化,TT4水平也会相应改变,一般会高于非孕期正常范围,这是因为孕期机体的生理变化导致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等因素引起的。 三碘甲状原氨酸(TT3) 意义:T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血清TT3正常参考值成人一般在1.2~3.4nmol/L,TT3在甲亢早期升高较TT4更明显,对甲亢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在儿童时期,TT3的正常范围也随年龄变化,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还未完全成熟,TT3水平相对低于成人,但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对于患有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儿童,TT3的变化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促甲状腺激素(TSH) 意义:T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可以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发育、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清TSH正常参考值成人一般在0.35~5.5mIU/L。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因为甲状腺轴的调节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当甲状腺功能出现轻微变化时,TSH往往会先出现改变。例如,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SH会升高,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会降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TSH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TSH正常范围相对成人更窄一些,新生儿由于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TSH水平也有其特定的正常范围,孕妇的TSH水平在孕期也会有一定变化,一般要求孕妇的TSH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甲功三项通过检测这三项指标,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辅助诊断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亢、甲减等,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5-10-17 12: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