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高血糖能不能吃桂圆干
高血糖人群食用桂圆干需谨慎,每100克桂圆干含糖约60克,高血糖患者食用会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控制,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食用易致血糖大幅波动加重病情引发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女性食用会使血糖急剧上升增加妊娠风险,非糖尿病但血糖偏高人群也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桂圆干,平时应注重饮食均衡选低升糖指数食物并结合适度运动维持血糖合理范围。 从营养学角度看,桂圆干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但由于其含糖量高的特点,高血糖患者若食用,会打破血糖的稳定状态。对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糖患者,更是要严格限制桂圆干的摄入,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调节能力异常,食用高糖食物易导致血糖大幅波动,长期如此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处于妊娠期的高血糖女性(妊娠糖尿病),桂圆干同样不建议食用,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高糖的桂圆干会使血糖急剧上升,增加妊娠风险,如巨大儿、早产等发生几率。 而对于非糖尿病但存在血糖偏高情况的人群,也要尽量避免过多食用桂圆干,平时应注重饮食的均衡,多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食品、部分蔬菜等,同时结合适度的运动来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
2025-07-30 10:40:05 -
导致孩子个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
小孩矮小可能由遗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导致,需积极调理。 一、遗传:小孩矮小往往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若父母双方或一方身高偏矮,很大可能会使小孩身高较为矮小,这通常属于正常情况。比如父母的身高基因特征会传递给孩子,若他们本身身高不高,孩子在遗传影响下也就可能相对矮小。 二、营养不良:当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偏食、挑食现象时,就容易引发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到正常发育,导致身材矮小,并且还可能伴有身体消瘦、脸色暗黄等状况。这是因为孩子摄取的营养不全面、不均衡,无法满足身体生长的需求,比如缺乏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物质,就难以支撑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睡眠不足:在睡眠状态下,体内生长激素通常分泌较快,能促进身体发育。而如果孩子经常睡眠不足,就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从而致使身材矮小。因为充足的睡眠对于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非常关键,睡眠缺乏就会干扰这一过程。 总之,小孩矮小与多种因素有关,需积极进行调整,如加强营养补充和加强锻炼等,以促进身高发育。
2025-07-30 10:30:11 -
口服二甲双胍能喝酒吗
口服二甲双胍期间不建议喝酒,因二甲双胍经肾排泄,酒精经肝代谢,饮酒会加重肝肾负担、干扰二甲双胍代谢及疗效、增强对胃肠道刺激,还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病情不稳定者需特别注意,此类人群饮酒风险更高或会加重病情,应绝对避免饮酒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肾脏对二甲双胍的排泄能力均下降,饮酒后受影响更为显著,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所以老年人口服二甲双胍时务必绝对避免饮酒。 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者:这类人群本身肝肾功能就存在问题,饮酒和服用二甲双胍都会进一步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因此绝对不能喝酒,且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糖尿病病情不稳定者:此类患者血糖波动本来就大,饮酒会进一步打乱糖代谢,极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动,加重病情,所以坚决不能饮酒。
2025-07-30 10:24:56 -
糖尿病可以完全根治吗
目前医学上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根治,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需终生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靠综合管理控制血糖,虽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有效控病情、减并发症、提生活质量,但仍无法根治。 1型糖尿病相关情况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其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目前的医疗手段无法使被破坏的胰岛β细胞完全恢复功能从而根治该病,患者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代谢。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患1型糖尿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胰岛素治疗需要更精准的管理以适应身体不同阶段的代谢需求;从生活方式角度,规律的胰岛素注射、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若生活方式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增加并发症风险。 2型糖尿病相关情况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肥胖、久坐的生活方式等。虽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及药物治疗等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但一旦停止治疗,血糖往往又会升高。从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2型糖尿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管理血糖的难度可能增加;从生活方式角度,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减重计划,部分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被根治。 总体而言,目前医学上糖尿病还不能完全根治,但是通过规范的治疗、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7-29 15:44:32 -
糖尿病可以吃花生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花生,其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有好处,但要控制摄入量约每天10克左右,食用时需注意搭配饮食均衡、关注血糖反应,肥胖、伴高脂血症、胃肠道功能较弱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食用谨慎要点。 食用花生需注意的要点 搭配饮食均衡:糖尿病患者食用花生时,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保持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的平衡。例如,吃了20克花生,可适当减少25克左右的主食(根据主食的热量换算),以维持每日总热量的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关注血糖反应:不同个体对花生的血糖反应可能不同,糖尿病患者在首次尝试食用花生或改变花生食用量后,应密切监测血糖。观察食用花生后1-2小时的血糖变化情况,如果血糖升高幅度过大,需调整花生的食用量或暂停食用。 特殊人群需谨慎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体重控制的问题,花生热量高,过量食用会加重肥胖程度,进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血糖控制。这类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花生的摄入量,可选择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少量食用,并增加运动来消耗热量。 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虽然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有一定好处,但如果本身高脂血症较为严重,过量食用花生仍可能导致血脂进一步升高。这类患者食用花生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并且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食用时机和具体量。 胃肠道功能较弱的糖尿病患者: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这类患者食用花生时应适量,且可以选择将花生磨成花生粉等更易吸收的形式食用。
2025-07-29 15: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