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甲状腺术后刀口上方肿怎么办
甲状腺术后刀口上方肿可能是皮下出血或炎症感染所致。应及时就医确诊并对症治疗。 一、皮下出血: 1.术后出现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时,若情况较轻,可放置小沙袋进行压迫来处理。 2.若出血较多,可采用穿刺抽液的方式治疗。 3.要是有皮下活动性出血,则需要拆开缝线进行止血。 二、炎症感染: 1.炎症可能由微生物、化学或物理反应等引发,会出现一系列红肿热痛表现;感染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2.这种情况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氨苄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伤口护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良好睡眠,适度进行锻炼,保持良好心情。 总之,甲状腺术后刀口上方肿需要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患者也要注重日常护理,促进恢复。
2025-05-20 17:49:22 -
甲状腺肿大需治疗吗
甲状腺肿大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其性质。 一、不需要治疗的情况: 甲状腺肿大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若是单纯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通常无需治疗。此类患者检查时一般血清TSH水平轻度升高且局部肿大,只需观察即可。 二、需要治疗的情况: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伴有排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怕热出汗等表现。其诱发原因可能是长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比马唑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甲状腺囊肿:会出现局部变大,有压迫症状时还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患者可通过手术方式缓解症状。 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对于甲状腺肿大,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事项,以促进恢复。
2025-05-20 17:47:14 -
糖皮质激素药物有哪些
目前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主要有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作用时间不同,不良反应有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和剂量,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1.短效激素 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时; 2.中效激素 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多在12-36小时; 3.长效激素 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多在36-54小时。 以上各类药物在临床上均有广泛应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同时,糖皮质激素药物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5-05-20 17:45:16 -
甲减怎样才能彻底治好
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被简称为甲减。对于甲减的缓解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病因治疗:就是依据患者患甲减的具体原因来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1.如果患者是因缺碘导致甲减,那就补充碘。2.倘若患者是因药物引发的甲减,在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后,甲减通常可自行消失。 二、中医治疗:从中医视角来看,阳气虚衰是甲减的主要成因,所以可运用一些具有改善机体气血功能、补充人体元气、调节人体免疫力等功效的中药来治疗甲减。 三、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鉴于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可以采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通过直接补充甲状腺素的方式来医治甲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总之,针对甲减可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能从根本上进行调理,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则可快速改善症状。
2025-05-20 17:43:05 -
甲亢患者的碘需要多少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话,每日碘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0微克以下,以防病情加重。 一、正常人每日对碘的需求为100至150微克,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则最好将每日碘摄入量控制在50微克以下。像盐、海带、紫菜、海鱼等高碘食物需尽量少吃,否则可能导致摄入的碘过多。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若碘摄入过多,会促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进而加重甲亢病情。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若摄入过多碘,会与治疗甲亢的药物产生对抗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疗效。而且即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病情已趋于缓解,甚至停药了,仍需控制碘的摄入,以避免病情复发。 总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要长期保持少吃含碘食物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2025-05-20 17: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