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肾上腺素分泌多
肾上腺素分泌多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人体会自动调节,一般无需担忧。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并提供建议和治疗方案。 肾上腺素分泌多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情绪激动、运动、压力、低血糖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会自动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应对身体的需求。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肾上腺素分泌多的信息,建议你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4-22 14:40:34 -
甲状腺结节吃什么散结呢
甲状腺结节患者可多吃油菜、芥菜等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但饮食调理只能辅助治疗,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比如油菜、芥菜、菱、猕猴桃等,这些食物可以促进结节的消散。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如果甲状腺结节较小,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了压迫症状、影响甲状腺功能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此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碘摄入过量等。 总之,甲状腺结节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4-21 16:37:29 -
妊娠糖尿病早餐食谱是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到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胎儿会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且随着孕周增加,对营养物质需求上升,从母体获取的葡萄糖增多。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会增加,导致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增加对胰岛素的需求。部分孕妇因胰岛素分泌受限,就会使体内血糖升高,引发妊娠糖尿病。患病后患者会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现象。 一、早餐选择 1.水煮鸡蛋 是较好的选择,营养丰富。 2.粗粮面包 属于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含糖量较低。 3.牛奶 同样符合清淡易消化且含糖量低的特点,还能补充营养。 这些食物既不会影响体内血糖的控制,又能给身体提供所需营养。 二、病情严重的应对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总之,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选择,病情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治疗。
2025-04-21 16:36:55 -
甲亢眼睛胀痛怎么办
甲亢眼睛胀痛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保健措施。 一、药物治疗: 1.甲状腺抑制剂:可抑制甲状腺功能,从而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相关症状。 2.糖皮质激素:能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眼部症状,对缓解眼睛胀痛发挥作用。 3.放射性碘:这也是常用药物之一,能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而改善眼部不适。 二、手术治疗: 1.眼眶手术:对于甲亢眼病严重者,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主要通过减轻眼部肌肉和脂肪的压力,来改善眼球突出和眼睑肿胀等表现。 2.甲状腺手术: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达到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亢眼病症状的目的。 三、保健措施: (1)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眼睛疲劳和过度用眼。 (2)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3)可使用眼罩和湿敷等方法来缓解眼睛胀痛。 总之,针对甲亢眼睛胀痛,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更好地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2025-04-21 16:35:04 -
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
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及影响因素,如饮食、运动、药物等,以及血糖值异常的提示意义,如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给出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方法,包括饮食、运动、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等,同时强调定期监测血糖和体检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值会受到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餐后血糖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方式来降低血糖水平。此外,定期监测血糖、定期体检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如果对自己的血糖值有疑虑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糖尿病专科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1 16: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