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许爱国,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呼吸暨重症三科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专业重症学组成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呼吸重症与感染学组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呼吸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常委。
目前承担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三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一项,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论著两部,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
河南省远程名医,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道、肺部疾病检查及治疗(如肺癌气道狭窄的支架植入、气管肿物镜下切除等),并可对各地危重症病人就地抢救及转运。
展开-
流感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等产生含病毒飞沫在1米内悬浮,健康人吸入可致感染,高发密闭场所人群密集通风差时风险增;也通过接触传播,病毒污染物体表面,健康人接触后经手触摸口鼻眼黏膜侵入,儿童因好动及手卫生差感染风险高。 一、空气飞沫传播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途径传播。流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直径一般在1至5微米左右,可在空气中短距离(通常在1米范围内)悬浮。健康人吸入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后,病毒可到达呼吸道,从而引发感染。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流感高发场所,如密闭的教室、办公室等,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流感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当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时,空气飞沫传播的风险显著增加。 二、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也是流感的重要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可以污染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桌面等。健康人接触到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病毒会附着在手部皮肤或黏膜上,当人们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时,病毒就会通过这些黏膜侵入人体,进而引发感染。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好动且手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接触传播导致感染的风险较高。例如,研究发现,在家庭环境中,儿童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玩具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流感的情况较为常见,这提示应注重对儿童的手卫生教育,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
2025-08-15 12:04:22 -
腋下体温是多少?
正常腋下体温成人及儿童通常在36.0至37.0℃,测量时要擦干汗液、夹紧体温计至少5-10分钟保证准确,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测量需留意,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下降测量要规范且正常范围相近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一、正常腋下体温范围 正常情况下,成人及儿童的腋下体温通常维持在36.0℃至37.0℃之间,此范围是经大量临床研究验证的参考值,反映了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正常体温水平。 二、测量影响因素 测量腋下体温时需注意操作规范以保证结果准确:首先要擦干腋下汗液,因为汗液会影响热量传导,可能导致测量值偏低;其次需将体温计夹紧在腋窝内,保持至少5-10分钟,若体温计未夹紧或测量时间不足,会影响热量充分传导,进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三、特殊人群情况 1.婴幼儿: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测量腋下体温时需特别留意操作,确保体温计稳固放置,避免婴幼儿乱动致测量不准。其正常体温范围大致与成人相近,仍在36.0℃~37.0℃附近,但受环境等因素影响时体温波动相对更明显,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2.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下降,测量腋下体温时同样要规范操作。其正常体温范围参考36.0℃~37.0℃,但需结合个体实际身体状况综合考量,若体温偏离此范围较多,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2025-08-15 12:01:46 -
食用鸡肉会引发禽流感吗
禽流感主要在禽类间传播人类感染常因接触携带病毒的活禽或其污染物,经科学验证热可灭活禽流感病毒,正常烹饪加工至熟透的合规鸡肉食用安全,普通人群正常食用无需过度担忧,高危职业人群工作中需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一、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特点 禽流感病毒主要在禽类间传播,其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等。人类感染禽流感通常是由于接触了携带病毒的活禽或其污染物,而非通过食用经过适当加工烹饪的鸡肉。 二、食用煮熟鸡肉的安全性 经科学验证,禽流感病毒对热较为敏感,一般在70℃条件下加热数分钟即可被灭活。因此,正常烹饪加工至熟透的鸡肉,其中的禽流感病毒已被消灭,食用此类鸡肉不会导致人类感染禽流感。正规市场上销售的鸡肉通常经过检疫,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只要遵循正确的烹饪方式(如确保鸡肉完全煮熟),食用是安全的。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普通人群:正常食用合规渠道购买、加工熟透的鸡肉无需过度担忧,日常遵循均衡饮食即可。 高危职业人群:从事禽类养殖、屠宰、运输等职业的人群,需注意在工作中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病禽或其污染物,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正常食用经过检疫且烹饪熟透的鸡肉不会引发禽流感,公众可放心食用,但需关注禽类相关职业人群的防护等特殊情况。
2025-08-15 12:00:37 -
体温为38.5时需盖被子吗
基于个体体感当体温达38.5℃时依自身舒适度盖被,畏寒寒战可盖轻薄透气被保暖,燥热则减被利于散热,儿童伴寒战盖轻薄棉质被且密切观察,烦躁皮肤烫减被并温水擦身,老年人及基础病者感寒盖单层薄被,基础病者保被轻薄关注体温循环状态。 一、基于个体体感的覆盖原则 当体温达到38.5℃时,是否盖被子需以自身舒适度为首要考量。若身体有畏寒、寒战表现,可适当盖轻薄透气的被子保暖,因寒战会增加机体耗氧量,适度保暖可缓解不适;若感觉身体燥热,应减少被子覆盖,利于皮肤散热,促进体温下降。 二、不同人群的具体应对 (一)儿童群体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对体温变化更敏感。若儿童体温38.5℃时伴有寒战,可盖轻薄棉质被子保暖,但需密切观察儿童状态,避免因过度保暖致体温持续攀升;若儿童表现为烦躁、皮肤发烫,应减少被子覆盖,选择轻薄材质,同时可配合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等部位辅助散热,遵循儿科安全护理中避免过度包裹的原则。 (二)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 老年人新陈代谢较慢且多伴有基础疾病,体温38.5℃时盖被子需格外留意。若老年人感觉寒冷,可盖单层薄被,避免厚重被褥阻碍散热;若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者,过度保暖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应保持被子轻薄,关注体温变化及自身循环状态,必要时调整覆盖情况以维持舒适体温环境。
2025-08-15 11:58:38 -
流行性甲型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流行性甲型流感患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儿童发热更明显波动大,老人或有基础病史者感染后发热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常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儿童呼吸道症状突出,婴幼儿感染可能呼吸急促;部分患者有肌肉酸痛等其他症状,老人或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可加重基础病,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需与胃肠道疾病鉴别。 一、全身症状 流行性甲型流感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甚至更高,部分患者伴有寒战,这是病毒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发热相对更明显且波动较大;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史者感染后,发热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复杂性。 二、呼吸道症状 常见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鼻塞、流涕;咽痛等。儿童呼吸道症状相对突出,婴幼儿感染时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等,需密切关注其呼吸情况,因儿童呼吸道较窄,呼吸急促可能提示病情变化。 三、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以全身大肌群为主,如腰背、四肢肌肉等;还可能有乏力、头痛等表现。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除上述症状外,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病情,例如有心血管基础病者可能出现心悸等相关症状。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在部分甲型流感患儿中较为常见,需注意与其他胃肠道疾病鉴别。
2025-08-15 11: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