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做完甲状腺手术如何饮食
甲状腺术后饮食分初期、中期、后期及特殊人群有不同要求,初期1-2天进流食再过渡半流食且温度适中;中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后期恢复正常饮食但避刺激性食物并控碘摄入;儿童患者重营养均衡易消化,老年患者遵易消化营养丰富原则且合并糖尿病者控碳水。 一、术后初期饮食 1.流食或半流食选择:甲状腺手术后1-2天可先进食流食,如米汤、藕粉等,这类食物易于吞咽和消化,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重负担。之后可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像鸡蛋羹、软面条等。半流食相比流食能提供更多能量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力。例如鸡蛋羹富含优质蛋白质,每100克鸡蛋羹约含7克左右蛋白质,能为身体修复提供原料。 2.温度适宜:饮食温度要适中,不宜过冷或过热。过冷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而过热食物可能烫伤手术部位,影响伤口愈合。一般建议温度在37-40℃左右,接近人体体温,这样既不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也不会对手术部位造成伤害。 二、术后中期饮食 1.保证蛋白质摄入:术后中期患者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鱼肉为例,每100克鲈鱼约含18.6克蛋白质,且其脂肪含量低,易于消化吸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可根据患者体重和恢复情况适当调整,一般每千克体重1-1.5克左右。 2.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橙子、苹果等。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愈合,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而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可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维生素B族参与身体多种代谢过程,对身体整体恢复有重要作用。 三、术后后期饮食 1.正常饮食但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后期患者基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甲状腺手术部位周围组织,引起不适,甚至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稳定。例如辣椒中的辣椒素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引起手术部位充血,不利于恢复。 2.控制碘的摄入:根据甲状腺手术的原因不同,碘的摄入有所差异。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要适当控制碘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因为过多碘摄入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如果是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碘摄入可适当正常,但也不宜过量摄入高碘食物。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碘的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50微克左右,但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指导。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甲状腺术后饮食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较高。在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的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质地适合儿童咀嚼和吞咽。例如可将肉类制作成肉糜,蔬菜切成小块等。同时要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对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胃肠道和手术部位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患者:老年甲状腺术后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遵循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原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容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蛋白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要注意适量。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若合并糖尿病,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等,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术后恢复。
2025-10-11 14:11:56 -
女人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原因
女性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受内分泌系统相关因素(卵巢疾病、肾上腺疾病)、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饮食、压力、睡眠)、年龄因素(青春期、围绝经期)影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青春期女性需注意相应事项来应对。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等肾上腺疾病可使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雄性激素。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当肾上腺发生病变时,其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导致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例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的21-羟化酶缺乏症,会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合成,进而反馈性地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的雄性激素。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女性体内雄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表达异常,从而使得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例如,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其发生雄性激素分泌异常的概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一些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存在关联,若家族中有女性曾出现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相关的症状,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后代女性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内分泌状况。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而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卵巢分泌更多的雄性激素。高脂饮食则可能影响脂肪细胞对激素的代谢等功能,进而干扰内分泌平衡。例如,长期大量摄入油炸食品、甜食等,可能增加女性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风险。 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激素分泌。当人体压力过大时,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进而促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雄性激素。现代女性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压力过大可能是导致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一个诱因。 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也可能影响内分泌调节。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一系列的内分泌调节和修复等活动,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例如,长期熬夜的女性,其体内的激素平衡可能被打破,增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可能性。 年龄因素 青春期:青春期女性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内分泌系统尚不稳定,可能出现短暂的雄性激素分泌相对增多的情况,但一般会随着身体发育逐渐调整至正常。不过,如果青春期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且持续不缓解,可能提示存在内分泌疾病等问题。 围绝经期:在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分泌失衡,也可能出现雄性激素相对增多的情况。由于卵巢功能的变化,对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导致垂体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等,进而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平衡。 特殊人群提示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这类女性除了积极就医治疗原发病外,在生活方式上需要更加注意,要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同时,要定期监测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应更加关注自身内分泌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如发现月经不调、多毛等疑似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症状,要尽早就诊,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青春期女性:家长应关注女孩的身体发育情况,若发现女孩出现多毛、痤疮等疑似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表现,应及时带女孩就医检查,同时引导女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维持内分泌平衡。
2025-10-11 14:10:45 -
低血糖吃什么好得快呢
快速提升血糖的食物有糖类食物(如葡萄糖片、蜂蜜、含糖饮料)和淀粉类食物(如白面包、馒头),不同人群低血糖应对有特殊考虑,儿童要选安全易食用且合理控量的升糖食物,老年人要考虑胃肠功能及密切观察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选择升糖食物需谨慎且要调整降糖方案等。 一、快速提升血糖的食物选择 1.糖类食物 葡萄糖片:葡萄糖能迅速被人体吸收,直接提升血糖水平。研究表明,口服葡萄糖片后15-20分钟内,血糖可明显升高,对于低血糖发作时能快速缓解症状有显著效果。例如,成人在低血糖发作时,服用4-6片葡萄糖片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低血糖带来的不适。 蜂蜜:蜂蜜中富含葡萄糖和果糖,可快速被人体吸收利用。每100克蜂蜜中约含75克左右的糖类物质,低血糖时饮用1-2汤匙蜂蜜,一般10-15分钟后血糖会有所上升。不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食用,因为蜂蜜升糖较快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含糖饮料:像可乐、雪碧等含糖量较高的碳酸饮料,其中的糖分能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以常见的350毫升含糖饮料为例,一般含有30-40克左右的糖分,饮用后15-20分钟血糖可升高,能较快缓解低血糖症状,但同样要注意特殊人群的限制。 2.淀粉类食物 白面包:白面包属于精制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较快。一片普通大小的白面包(约30克)含有约15-20克碳水化合物,食用后在胃肠道内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一般30分钟左右可使血糖升高。例如,儿童低血糖发作时,食用半片-1片白面包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但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馒头:馒头也是由面粉制作而成,富含淀粉。一个中等大小的馒头(约100克)含有约50-60克碳水化合物,食用后经过消化过程,血糖会逐步上升,一般30-60分钟内可看到血糖升高的效果。对于老年人低血糖情况,食用馒头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帮助消化吸收。 二、不同人群低血糖应对的特殊考虑 1.儿童 儿童低血糖时除了上述快速升糖食物外,要注意选择安全且易食用的食物。比如可以选择小块的水果糖,因为水果糖相对容易含服,且糖分释放较快。同时,儿童低血糖可能与饮食不规律、活动量过大等有关,家长平时要注意保证儿童三餐规律,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在选择升糖食物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摄入量,防止因血糖骤升骤降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 老年人低血糖时,由于其胃肠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升糖食物时要考虑消化吸收情况。例如,食用馒头时可适当搭配一些温水送服,帮助消化。老年人低血糖的原因可能与药物使用(如降糖药使用不当)、营养不良等有关。如果老年人经常出现低血糖,需要就医调整用药方案等。在选择快速升糖食物后,要密切观察血糖变化情况,因为老年人对血糖波动的耐受性较差,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等方面的风险。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选择升糖食物需要更加谨慎。虽然也需要快速升糖,但要考虑自身血糖控制目标等情况。比如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时选择葡萄糖片,要注意其血糖水平以及是否在目标范围内。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低血糖,需要调整降糖方案,同时在平时要随身携带快速升糖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但要注意食物的摄入量和对血糖的影响,避免因为纠正低血糖而导致后续高血糖的发生,影响血糖的总体控制。
2025-10-11 14:08:25 -
甲状腺小滤泡能自愈吗
甲状腺小滤泡能否自愈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生理性情况如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年轻女性月经周期等影响下部分可能自愈,但病理性情况中甲状腺炎相关(亚急性甲状腺炎部分轻症可能随适当处理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一般不会自愈)及其他甲状腺疾病相关情况通常不会自愈,发现甲状腺小滤泡异常应及时就医综合判断制定诊疗方案。 一、生理性情况 1.儿童生长发育阶段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的小滤泡改变。例如,婴儿期甲状腺组织处于不断发育的状态,部分小滤泡的轻度变化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会根据机体的需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其他异常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的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影响等),这种生理性的甲状腺小滤泡改变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自行调整至相对正常的状态。 2.年轻女性月经周期等影响 年轻女性在月经周期等激素水平波动阶段,甲状腺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结构变化,包括小滤泡的轻度改变。由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甲状腺会有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如果没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表现,这种因激素波动引起的甲状腺小滤泡轻度改变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症状,如心悸、手抖、体重改变、月经紊乱等,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而不能等待自愈。 二、病理性情况 1.甲状腺炎相关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小滤泡的改变。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在疾病初期,甲状腺滤泡被炎症破坏,可能会出现小滤泡相关的病理改变。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在经过适当休息、对症处理后,甲状腺功能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甲状腺小滤泡的改变也可能随之改善。但如果病情较重,出现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后进入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等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进行相应的激素替代或调整治疗,此时小滤泡的改变不会自行完全恢复,需要医疗干预。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小滤泡会被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所影响。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自愈,病情会逐渐进展,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需要长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而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可能不同,例如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有变化,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和管理。 2.其他甲状腺疾病相关 一些其他相对少见的甲状腺疾病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小滤泡改变,这些情况通常也不会自愈。例如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如果存在小滤泡相关的病理改变,一般需要根据结节的性质(如良性或恶性等)来决定治疗方案,而不会自行消失。对于儿童患者,如果发现甲状腺小滤泡异常改变,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更需要谨慎评估,因为任何甲状腺功能或结构的异常都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智力等发育,不能等待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总之,甲状腺小滤泡是否能自愈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的病因、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甲状腺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如果发现甲状腺小滤泡相关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1 14:07:25 -
空腹血糖7.8正常吗
空腹血糖7.8mmol/L不正常,正常空腹血糖在3.9-6.1mmol/L,此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糖尿病,与遗传、生活方式等有关,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情况不同,还可能因应激状态导致,需进一步检查,之后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儿童要关注营养与生长发育,老年人要监测其他指标。 一、正常空腹血糖范围及意义 正常空腹血糖值一般在3.9~6.1mmol/L之间,空腹血糖7.8mmol/L已高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出的血糖值,它反映了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是诊断糖尿病等糖代谢紊乱疾病的重要指标。 二、可能的情况及相关因素 糖尿病可能性 一般人群:若空腹血糖为7.8mmol/L,需高度怀疑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患病风险可能增加;生活方式因素也很重要,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都可能诱发糖尿病。对于一般人群,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若儿童空腹血糖达7.8mmol/L,除了要考虑上述一般因素外,还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代谢。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胰岛素分泌调节功能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空腹血糖7.8mmol/L对于老年人来说,更需谨慎对待,因为高血糖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其他可能影响因素 应激状态:在急性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人体会分泌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可能使空腹血糖暂时达到7.8mmol/L。但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当应激因素消除后,血糖通常会恢复正常。不过也需要进一步排查,以区分是应激导致的暂时血糖升高还是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 三、应对建议 进一步检查:一旦发现空腹血糖为7.8mmol/L,应尽快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复查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例如,减少精米精面的食用,增加燕麦、糙米等粗粮的比例;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过饱。 运动方面:适当增加运动量,一般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对于儿童,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老年人则要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特殊人群的特殊关注 儿童:除了饮食和运动调整外,还需要关注营养均衡,确保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及生长发育指标,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老年人: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因为高血糖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并存,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要定期进行体检,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2025-10-11 1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