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赵艳艳主任医师(11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赵艳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糖尿病会牙龈出血吗

    糖尿病可能会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但并非直接导致牙龈出血的唯一原因。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时间血糖过高,容易对血管及神经造成损伤,影响口腔组织的代谢和营养吸收,降低口腔组织的抵抗力。当牙龈部位的血管受损,神经无法正确感知外界刺激时,容易加重对血管的伤害,导致出血。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通常较低,容易感染并诱发牙龈炎,这也是牙龈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牙龈出血的情况都与糖尿病有关。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牙周脓肿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所以,在出现牙龈出血时,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出血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4-01 20:44:35
  • 妊娠期糖尿病能不能吃牛奶燕麦粥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牛奶燕麦粥,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牛奶燕麦粥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摄入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燕麦中的膳食纤维还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然而,牛奶和燕麦都可能影响血糖水平,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需要谨慎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如果孕妇存在乳糖不耐受或过敏史,则不适合食用牛奶燕麦粥。在日常饮食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如有不舒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5-04-01 20:44:35
  • 高血糖能不能喝小米粥

    高血糖患者可以适量喝小米粥,但需谨慎控制食用量和烹饪方式。 小米粥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适量食用有利于补充营养和能量。然而,小米粥的升糖指数相对较高,煮得越烂越容易消化吸收,可能会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所以,高血糖患者在食用小米粥时需要控制摄入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小米粥的烹饪方式,尽量避免将其熬得过于软烂,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的上升。在食用小米粥时,还可以搭配一些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的蔬菜或肉类,增加饱腹感,延缓血糖的上升。

    2025-04-01 20:44:35
  • 糖尿病患者可以打出血热疫苗吗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打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这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其血糖水平通常较高,而出血热疫苗可能导致暂时性血糖波动,进而加剧高血糖状态,所以不推荐接种。此外,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增加感染汉坦病毒的风险,但由于疫苗可能带来的血糖波动风险,仍然不建议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处于急性感染期或妊娠期间,更不适合接种出血热疫苗。在任何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任何疫苗前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评估风险与获益,并确保自身健康状况适合接种。

    2025-04-01 20:44:35
  • 高血脂的10大危害

    不存在高血脂的10大危害这一说法,但若不及时治疗,可增加心脏疾病风险、引发胰腺炎、影响视力、增加肾脏负担、增加糖尿病风险等。 1.增加心脏疾病风险 高血脂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引发胰腺炎 高血脂可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引起胰腺缺血、坏死,进而引发胰腺炎。 3.影响视力 高血脂可导致视网膜血管阻塞,引起视力下降、失明等眼部问题。 4.增加肾脏负担 高血脂可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 5.增加糖尿病风险 高血脂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常常相伴出现。

    2025-04-01 20:44: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