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妊娠糖尿病能喝酸梨水吗
妊娠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喝酸梨水,需注意其糖分情况,控制饮用量,选择两餐之间饮用并监测血糖反应,同时要结合自身血糖控制、饮食多样化及适当运动来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在遵循适量、合理选时及监测血糖等原则下可喝酸梨水以维持血糖稳定。 一、酸梨水的糖分情况 酸梨本身含有一定的糖分,制成酸梨水后,其中的糖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相关的糖类物质。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摄入的总碳水化合物量对血糖的影响。一般来说,酸梨水的升糖指数需要考虑,不过相对纯糖类饮品,其升糖速度可能相对较慢,但仍不能无限制饮用。 二、饮用时的注意事项 1.控制饮用量:妊娠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酸梨水也应计算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量内。建议每次饮用酸梨水的量不宜过多,比如一小杯(150-200毫升)左右,并且要根据当天的主食摄入量等情况来调整。 2.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饮用酸梨水,这样可以避免在进餐时同时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例如,在上午10点左右或者下午3点左右饮用,此时血糖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饮用酸梨水后血糖波动相对较小。 3.监测血糖反应:妊娠糖尿病患者在饮用酸梨水后,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不同个体对食物的血糖反应不同,通过监测血糖可以了解自己饮用酸梨水后血糖的升高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饮食和后续的生活方式。 三、特殊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考量 妊娠糖尿病患者本身需要严格管理血糖,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酸梨水可以作为一种相对健康的饮品选择,但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除了酸梨水,还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另外,妊娠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结合适当的运动,如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运动时间和强度也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总之,妊娠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酸梨水,但要遵循适量、合理选择饮用时间和监测血糖等原则,以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尽可能维持血糖的稳定。
2025-10-11 10:53:09 -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症状是什么
桥本氏甲状腺炎有多样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多双侧对称、质地韧,女性发病率高、各年龄段可发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症状,有甲减表现如畏寒乏力等,少数有甲亢短暂表现如心慌手抖等;还有局部压迫症状如声音嘶哑等,以及全身症状如颈部疼痛等,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治疗。 表现: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多为双侧对称性肿大,也可单侧肿大,甲状腺质地韧如橡皮是其特点之一。肿大的甲状腺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儿童患者甲状腺肿大相对较常见,且可能因肿大影响外观,对儿童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年龄性别因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人群多见,儿童时期发病也不少见,儿童甲状腺肿大时需密切关注甲状腺功能情况。 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当甲状腺滤泡被逐渐破坏,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患者可出现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体重增加、便秘等症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以月经过多或闭经较为常见;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表现。老年人患桥本氏甲状腺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如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少数患者在疾病早期会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烦躁易怒等。这是因为甲状腺滤泡被破坏,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到血液中导致的,这种甲亢症状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其他症状 局部压迫症状:当甲状腺肿大明显时,可能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压迫颈部静脉回流,可出现颈部静脉怒张等表现。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隐痛,有的为胀痛等。少数患者可能有轻度的关节疼痛等全身表现。 总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症状多样,不同患者表现不尽相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10-11 10:51:10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
孕期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症状,妊娠期糖尿病大多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部分有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疲倦乏力等表现,孕期糖尿病症状可能不典型,有高危因素孕妇需加强血糖监测筛查以保障母婴健康。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症状 典型症状:与普通糖尿病类似,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孕妇会感觉口渴,饮水量明显增多,进食量较孕前增加,但体重却不增反降,甚至可能出现消瘦情况。这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机体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从而导致上述症状。例如,有研究显示,约30%的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其他症状: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瘙痒较为常见,这是由于高血糖状态下,局部糖分含量高,容易滋生真菌等病原体,引发感染所致;还可能伴有视物模糊,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眼内渗透压改变,影响了晶状体的屈光状态。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 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产前检查中的血糖筛查才被发现。这是因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病情相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来说一般较轻,身体的代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所以症状不明显。比如,在常规的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中,约60%没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特殊表现:部分孕妇可能会反复出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还有些孕妇可能会感到疲倦、乏力,这是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导致能量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本身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孕期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所以孕期规范的血糖监测非常重要。对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孕前体重指数≥28kg/㎡)、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巨大儿分娩史等,应加强血糖监测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孕期糖尿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1 10:49:40 -
甲状腺结节0.4*0.3危险吗
甲状腺结节0.40.3的危险性不能仅依大小判定,需结合结节性质等多方面因素,良性结节若超声表现好等一般危险性低但需定期复查,恶性结节超声有相应表现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建议患者到内分泌科结合多项检查综合评估并制定方案。 良性结节情况 超声表现:若超声下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没有微钙化、血流不丰富等,多考虑为良性结节。这类0.40.3的小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对身体影响较小,一般不需要立即进行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比如一些单纯性的甲状腺囊肿,很多人都存在较小的此类结节,定期随访即可。 年龄性别因素:对于儿童来说,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相对成人更高一些,所以儿童发现0.40.3的甲状腺结节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而成年女性相对男性来说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可能稍高,但具体危险性还是要结合结节性质判断。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生活方式较为健康,没有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等不良因素下,良性结节的危险性相对更低。反之,如果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单纯良性小结节来说,主要还是依赖结节本身性质及定期监测。 恶性结节情况 超声表现:若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微钙化、血流丰富等,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即使结节大小为0.40.3,也需要进一步通过细针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对于恶性结节,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 年龄性别因素:如前面所说,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高,若儿童有此类小结节更需重视;对于成年男性,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女性稍低,但也不能忽视,同样需要结合其他超声表现综合判断。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等不良生活相关因素时,即使是小结节也更要警惕恶性可能。 一般来说,对于0.40.3的甲状腺结节,首先建议患者到内分泌科就诊,医生会结合甲状腺功能、超声等多项检查综合评估结节的危险性,然后制定相应的随访或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
2025-10-11 10:45:48 -
儿童甲状腺肿大会自愈吗
儿童甲状腺肿大是否自愈因病因而异,生理性甲状腺肿大部分青春期后或分娩后可自行缓解,病理性甲状腺肿大中碘缺乏或过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物导致的一般不会自愈,家长需带孩子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和定期复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合理摄入碘。 生理性甲状腺肿大:在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儿童可能出现生理性甲状腺肿大。青春发育期时,身体代谢旺盛,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部分儿童会出现轻度甲状腺肿大,一般在青春期过后可自行缓解;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也可能出现甲状腺生理性肿大,分娩后多数可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这些生理状态下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变化是暂时的,甲状腺会适应调整,从而使肿大情况改善。 病理性甲状腺肿大: 碘缺乏或碘过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自愈,需补充碘剂来纠正;而碘过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也不会自行恢复,需要调整饮食中碘的摄入情况。例如,长期食用含碘量极低的食物可导致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而长期大量食用高碘食物如部分海产类食物过量等可引起碘过量性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炎: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部分儿童患亚急性甲状腺炎后,甲状腺肿大有自行缓解的可能,但也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一般不会自愈,病情可能会逐渐发展,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需长期随访观察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肿大情况。 甲状腺肿物:甲状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导致的甲状腺肿大不会自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等。 对于儿童甲状腺肿大,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病理性甲状腺肿大,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儿童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尤其是碘的合理摄入,避免因饮食因素导致甲状腺肿大相关问题。
2025-10-11 10: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