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一过性甲亢的症状
甲状腺相关病症可引发全身症状、甲状腺相关症状、代谢亢进相关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甲状腺相关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区域疼痛;代谢亢进相关症状涵盖心悸、多汗、食欲改变;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情绪易激动、手抖,不同年龄人群各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机体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状态下,炎症反应等因素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轻度异常从而引起发热,不同年龄人群体温调节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更不稳定,相对更易受影响出现发热情况。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了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得能量产生和利用出现障碍,无论男女老少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老年人本身活动量相对少,乏力可能会更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二、甲状腺相关症状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可呈轻至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多柔软,一般无压痛,肿大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自己可触摸到颈部前方甲状腺部位有肿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肿大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甲状腺相对更易被触及,且肿大原因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甲状腺区域疼痛:少数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区域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等部位,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隐痛,有的可能较明显,这种疼痛与甲状腺组织受到炎症等刺激有关,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疼痛感知有一定影响。 三、代谢亢进相关症状 心悸:患者可感觉心跳加快、心慌,心跳频率可能超过正常范围,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不同年龄人群心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心率相对更快,出现心悸时更需关注,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基础心脏疾病,心悸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多汗:比平时更容易出汗,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较多汗液,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代谢,使产热增加,机体通过出汗来散热,不同性别汗液分泌情况可能有差异,女性可能相对更敏感出现多汗,且不同生活方式下出汗表现也不同,活动量较大者可能本身出汗多,但一过性甲亢导致的多汗会更异常。 食欲改变:部分患者食欲亢进,食量较平常明显增加,但体重却不增反降;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情况,这与甲状腺激素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有关,甲状腺激素增多时胃肠蠕动加快,消化吸收虽增强但能量消耗也增多,所以体重可能下降,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欲改变可能更明显影响营养摄入。 四、神经系统症状 情绪易激动: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激动、烦躁,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平衡等,不同年龄人群情绪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易哭闹等,老年人可能情绪波动相对更难控制,且有基础精神疾病的人群受此影响可能更严重。 手抖:双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多为细震颤,在拿东西等情况下更明显,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不同年龄手抖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手抖可能更需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老年人手抖可能与基础疾病等叠加影响。
2025-10-11 13:32:22 -
吃水果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吃水果多了一般不直接致糖尿病,但有高危因素时过量吃水果可能增患病风险。水果含营养但过量食会因糖分摄入致血糖代谢失衡,还可因总热量超致肥胖,而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老年人等人群过量吃水果患糖尿病风险更高,所以应合理控水果摄入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风险。 一、水果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关系 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例如,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苹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正常适量摄入水果对身体有益,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营养成分,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二、过量吃水果与糖尿病风险的关联机制 1.糖分摄入与血糖影响 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等。如果过量食用水果,会使机体摄入过多糖分。对于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机体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分泌胰岛素来应对暂时升高的血糖,但如果长期过量摄入水果,会加重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而对于本身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的人群,过量吃水果会进一步扰乱血糖代谢平衡,长期如此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高糖饮食(包括过量食用水果)的人群,其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 2.与肥胖的关联 过量吃水果若同时伴随总热量摄入超标,会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引起体重增加,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细胞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影响血糖的调控,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比如,儿童如果过量食用水果且缺乏运动,导致体重超重,那么其未来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会明显升高;对于成年女性,长期过量吃水果不注意控制总热量,也容易因肥胖而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三、不同人群过量吃水果患糖尿病的风险差异 1.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本身就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潜在问题,过量吃水果会进一步加重这种代谢紊乱,使血糖更难控制,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很多。例如,体重指数(BMI)≥28的肥胖者,过量摄入水果后,血糖波动幅度大且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延长,长期下来患糖尿病的几率显著增加。 2.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 这类人群本身基因层面就存在一定的糖尿病易感性,过量吃水果会在已有的易感性基础上,加速糖尿病发病进程。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糖尿病的个体,过量食用水果后,其血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会比无家族史人群更严重,更易发展为糖尿病。 3.老年人 老年人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胰岛功能也有所下降,过量吃水果更易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长期如此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例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过量食用水果后,血糖调节能力较差,高血糖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对胰腺等器官的损伤更明显,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 总之,吃水果多了本身不是直接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根据自身情况(如是否肥胖、有无家族史、年龄等)科学安排水果食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2025-10-11 13:30:29 -
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病因
甲状腺肿大的引发因素多样,包括碘缺乏或过量、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药物因素、其他疾病因素,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因自身特点更易受影响而出现甲状腺肿大。 一、碘缺乏或过量 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当人体长期碘摄入不足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多,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从而引起甲状腺肿大。例如,在一些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居民长期食用碘含量低的食物,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较为常见。 碘过量: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碘也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比如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如胺碘酮等),过量的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导致甲状腺肿大。 二、遗传因素 某些甲状腺肿大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肿大的遗传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表明,一些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相关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这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异常使得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出现障碍,进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三、自身免疫因素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肿大,同时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心悸、多汗、消瘦等。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甲状腺组织,引起甲状腺的慢性炎症和肿大,后期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表现为乏力、怕冷、水肿等。 四、药物因素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例如,锂剂长期使用时,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状腺肿大;还有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也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 五、其他疾病因素 垂体肿瘤:垂体肿瘤可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刺激甲状腺增生肿大。例如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除了有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肢端肥大等表现外,常伴有甲状腺肿大。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发育异常,如甲状腺缺如、异位甲状腺等,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和分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碘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高。如果儿童碘摄入不足或存在遗传等因素,更容易发生甲状腺肿大。例如,儿童时期患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能会影响其甲状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导致甲状腺肿大,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甲状腺状况,定期进行检查。 孕妇:孕妇对碘的需求量增加,如果孕妇碘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自身甲状腺功能,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导致胎儿甲状腺肿大或出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所以孕妇要注意保证碘的合理摄入,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发生。 老年人:老年人甲状腺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变,自身免疫功能也可能发生变化,更容易受到上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甲状腺肿大。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性甲状腺肿大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
2025-10-11 13:26:32 -
孕妇吃哪些食物降血糖
孕妇控血糖可通过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糙米、豆类,低糖水果苹果、柚子、草莓,优质蛋白质食物鱼类、鸡胸肉,绿叶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来实现,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避免高糖食物,血糖不佳及时就医。 一、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燕麦: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如β-葡聚糖。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降低血糖。孕妇可以将燕麦煮成粥食用,每天适量摄入,一般建议每餐可搭配50-100克左右的燕麦。 2.糙米:糙米相对于精制大米,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其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且消化吸收相对缓慢,可使血糖上升速度减缓。孕妇可将糙米与大米按1:1的比例混合煮饭,每餐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左右。 3.豆类:如黑豆、红豆、绿豆等。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红豆为例,每100克红豆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孕妇可以用红豆熬粥,每天食用量可控制在50-100克。豆类中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对血糖控制有帮助。 二、低糖水果 1.苹果:苹果含有果胶等成分,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内形成凝胶状物质,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苹果的升糖指数相对较低,孕妇每天可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分多次在两餐之间食用,比如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各吃半个。 2.柚子:柚子富含维生素C、类胰岛素成分等。有研究发现,柚子中的某些成分有助于调节血糖代谢。孕妇每天可以吃1/4-1/2个柚子,选择在两餐中间食用。 3.草莓:草莓热量低,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也较为可观。其升糖指数较低,孕妇可适量食用,每天吃100-150克左右,可直接洗净作为加餐食用。 三、优质蛋白质食物 1.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孕妇和胎儿健康有益。同时,鱼类中的营养成分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孕妇每周可食用2-3次鱼类,每次食用量在100-150克左右。例如清蒸三文鱼,既保留了鱼肉的营养,又不会使血糖快速升高。 2.鸡胸肉:鸡胸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孕妇可以将鸡胸肉做成清蒸鸡胸肉、鸡胸肉沙拉等,每餐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左右。其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孕妇的身体机能,且对血糖影响较小。 四、绿叶蔬菜 1.菠菜:菠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它的热量低,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同时其营养成分不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孕妇可以清炒菠菜或者做菠菜汤,每天食用量不少于200克。 2.西兰花: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孕妇可将西兰花白灼后食用,每餐食用量在100-150克左右,它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温馨提示:孕妇在饮食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量。同时,要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管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1 13:23:41 -
甲功三项正常值是多少
甲功三项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游离甲状腺素(FT),不同人群正常值有差异,成人TSH为0.35-5.5μIU/mL等,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群甲功三项正常范围各有特点,指标异常有不同意义,孕妇异常需密切监测处理,老年人要关注细微变化。 促甲状腺激素(TSH):成人正常值通常为0.35~5.5μIU/mL。TSH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它可以调节甲状腺的功能。如果TSH升高,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此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反馈性引起TSH升高;如果TSH降低,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于Graves病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了TSH的分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其TSH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儿童TSH正常值在0.5~6.9μIU/mL之间,青少年也会根据年龄阶段有相应变化,这是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甲状腺轴还在发育完善过程中。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成人正常值约为2.1~5.4pmol/L。FT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之一,能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FT升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FT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儿童中,由于其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的特点,FT的正常范围也与成人不同,儿童FT正常值大概在2.6~6.2pmol/L,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判断,比如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后的儿童FT正常范围可能会有细微差别,这与青春期时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游离甲状腺素(FT):成人正常值约为9~19pmol/L。FT也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指标,同样能反映甲状腺的功能。FT升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FT降低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的FT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新生儿FT正常值在12~22pmol/L,婴儿期为9~19pmol/L,幼儿期为8~18pmol/L,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这是因为儿童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和分泌调节机制不同,比如婴儿期甲状腺功能相对活跃,FT水平会稍高一些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甲状腺功能指标会有一定变化。孕妇的TSH正常值通常比非孕妇要低,一般在0.1~2.5μIU/mL之间,FT和FT也会有相应调整,这是因为孕期身体的激素变化会影响甲状腺轴的功能,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如果孕妇甲功三项指标异常,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因为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等至关重要,比如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等。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甲状腺功能也可能出现变化,老年人体检时甲功三项的正常范围可能与中青年有所不同,而且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所以老年人群进行甲功三项检测时要更加关注指标的细微变化,以便早期发现甲状腺疾病并进行干预。
2025-10-11 13: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