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哪几种降压药会引起尿酸增高

    不同降压药物对尿酸影响及对特殊人群的影响不同,利尿剂中噻嗪类抑制尿酸排泄致尿酸增高,老年及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史者需谨慎;β受体阻滞剂中非选择性的可能影响尿酸排泄致增高,儿童、有哮喘病史者需谨慎;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用可竞争抑制尿酸分泌致尿酸增高,老年及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需关注尿酸及相关风险。 特殊人群影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时尿酸增高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老年人肾功能下降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功能,进而更容易因利尿剂的使用而导致尿酸蓄积。而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史的患者,使用噻嗪类利尿剂需格外谨慎,这类患者本身尿酸代谢就存在问题,使用利尿剂后会进一步加重尿酸增高的情况,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及引起尿酸增高原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过程,从而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其具体机制可能与对肾脏尿酸转运蛋白的影响有关,使得尿酸的排出减少。研究发现,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酸增高的现象。 特殊人群影响: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因为儿童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的风险,且儿童尿酸代谢与成人有所不同,使用后尿酸增高的风险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对于有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时需谨慎,这类患者本身呼吸系统就存在问题,而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同时使用后尿酸增高可能会诱发痛风等问题,加重病情。 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及引起尿酸增高原因: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时,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阿司匹林在一定程度上会竞争抑制尿酸的分泌,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有临床观察发现,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中,部分患者的尿酸水平会出现上升。 特殊人群影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评估尿酸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等功能减退,使用后尿酸增高的风险较高,需要密切监测尿酸水平。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要权衡利弊,同时关注尿酸变化,因为这类患者本身消化道就比较脆弱,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而尿酸增高可能会对肾脏等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综合考虑用药方案。

    2025-10-17 12:03:23
  • 更年期怎么减肥

    更年期女性体重管理需遵循饮食均衡原则控制总热量,选低脂肪高纤维食物减高糖高油摄入,每周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2-3次力量训练,保证7-8小时规律睡眠、用冥想等缓解压力,避免过度节食,有慢性疾病者遵医嘱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饮食调整 更年期女性因激素变化代谢减慢,饮食需遵循均衡原则。首先控制总热量摄入,可根据自身基础代谢率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分配。选择低脂肪、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且升糖指数低;蔬菜(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苹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与控制体重。减少高糖(蛋糕、甜饮料等)、高油(油炸食品等)食物摄取,此类食物易导致热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堆积。依据营养学研究,合理饮食结构对更年期体重管理至关重要。 二、运动规划 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4-6公里/小时)、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脂肪氧化分解,帮助消耗多余热量。例如,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能有效提升代谢水平。 2.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利用哑铃进行上肢力量练习、瑜伽中的平板支撑等核心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增加肌肉量,而肌肉量增加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能消耗更多热量。根据运动医学指南,力量训练有助于更年期女性维持骨密度,改善身体组成。 三、生活方式管理 1.睡眠保证:充足睡眠对更年期体重管理意义重大。睡眠不足会干扰激素平衡,影响瘦素(抑制食欲)和饥饿素(刺激食欲)的分泌,导致食欲失控进而体重上升。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规律睡眠,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维持内分泌稳定。 2.压力调节:压力过大可使皮质醇分泌增加,引发脂肪囤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可通过冥想、深呼吸、正念减压等方式缓解压力,例如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专注于呼吸节奏,帮助放松身心,维持激素水平稳定,间接助力体重控制。 四、特殊人群提示 更年期女性应避免过度节食,过度节食易导致营养不良、月经紊乱等问题。运动时需循序渐进,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运动强度,如有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与饮食方案,确保运动安全且符合身体需求,体现人文关怀与医疗谨慎性。

    2025-10-17 12:00:14
  •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应该食用什么食物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处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期可适当摄入碘含量适中的食物如海带紫菜且把控量,可通过巴西坚果、海鲜、谷类等补充硒,保证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摄入,食用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需避免长期大量食用卷心菜、花椰菜等致甲状腺肿食物,孕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入碘硒满足自身及胎儿需求,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要注意食物易消化性保证营养均衡。 一、富含碘的食物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处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期时,可适当摄入碘含量适中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需注意摄入量,过量碘可能刺激甲状腺,一般建议根据个体甲状腺功能及饮食情况合理把控,例如每周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不超过1-2次,每次适量。 二、富含硒的食物 研究显示硒元素对桥本甲状腺炎有一定益处,可通过食用硒含量较高的食物来补充。巴西坚果是硒的良好来源,每100克巴西坚果含硒量较高;海鲜类如金枪鱼、鳕鱼等也富含硒;谷类中的燕麦、糙米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硒,日常可适当将这些食物纳入饮食中,如每周可吃2-3次海鲜,或每天食用一定量的燕麦片等。 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这类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身体代谢。全麦面包富含膳食纤维,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也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建议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保证膳食纤维的充足摄入。 四、优质蛋白质食物 瘦肉(如鸡肉、牛肉等)、鱼类、豆类、蛋类等属于优质蛋白质食物,能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例如每周可食用鱼类2-3次,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蛋类、豆类摄入,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五、需避免的食物 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卷心菜、花椰菜等,这类食物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日常饮食中应控制此类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食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确保碘、硒等营养素的合理摄入,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例如在保证碘适中摄入的同时,可适当增加富含硒食物的摄入,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及胎儿正常发育。 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选择软烂适中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例如将肉类烹饪得更软烂以便消化吸收,同时合理搭配各类营养素丰富的食物,维持身体机能。

    2025-10-17 11:58:51
  • 如何科学补钙

    饮食补钙可通过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及坚果虾皮等;钙剂选择需关注钙元素含量及适配剂型;儿童要保证钙摄入充足并注意维生素D摄入,孕期女性需增加钙摄入,更年期女性注重钙补充,老年人重视钙摄入与补充且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通过适度晒太阳或补充制剂来促进钙吸收。 一、饮食补钙 (一)乳制品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ml牛奶约含104mg钙,建议每日摄入300ml左右牛奶以获取充足钙量;酸奶也是不错选择,发酵过程中钙的利用率较高。 (二)豆制品 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富含钙,例如100g北豆腐约含138mg钙,可将豆制品纳入日常饮食搭配。 (三)绿叶蔬菜 像菠菜每100g约含66mg钙、西兰花每100g约含51mg钙等,应保证每日摄入一定量绿叶蔬菜来补充钙。 (四)其他食物 坚果(如杏仁等)、虾皮等也含有钙,可适量食用,但需注意控制量,避免因其他成分摄入过多带来健康风险。 二、钙剂选择 (一)钙元素含量 选择钙剂时需关注钙元素含量,例如碳酸钙每片含元素钙约400mg,柠檬酸钙溶解性较好,适合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人群。 (二)剂型适配 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剂型,如咀嚼片适合儿童等便于咀嚼的人群,胶囊剂适合部分不便于吞咽片剂的人群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处于骨骼快速发育阶段,需保证钙摄入充足以满足生长需求,除通过饮食补充外,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钙剂,同时要注重维生素D摄入以促进钙吸收,日常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来获取维生素D。 (二)孕期女性 孕期女性钙需求增加,除饮食中保证钙摄入外,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补充钙剂,以满足自身及胎儿骨骼发育对钙的需求。 (三)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变化导致钙流失加快,应注重钙的补充,可通过饮食与钙剂结合的方式维持骨骼健康,同时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钙吸收。 (四)老年人 老年人骨骼钙流失明显,日常应重视钙的摄入与补充,饮食上保证富含钙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并且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以提高钙的利用率。 四、维生素D与钙吸收 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日常可通过适度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一般建议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避免强烈阳光直射),若无法通过晒太阳充分获取维生素D,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保障钙能更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

    2025-10-17 11:57:41
  • 榴莲糖尿病能吃吗

    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榴莲需考量多方面,其含较高碳水化合物,食用后可能致血糖较快上升,血糖稳定时可两餐间少量吃且减当餐主食,因个体差异食用情况不同,食用后要密切监测血糖,且需遵循糖尿病饮食总体原则,控制总热量、均衡搭配。 一、榴莲的营养成分特点 榴莲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榴莲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8.3克,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和矿物质(如钾、钙等)。其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分组成较为复杂,包含多种糖类物质。 二、糖尿病患者食用榴莲的考量 1.血糖影响方面 糖尿病患者食用榴莲后,由于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且糖分吸收速度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血糖较快上升。有研究表明,正常人体在摄入一定量榴莲后,血糖会出现明显波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若血糖控制不稳定时食用,可能会使血糖难以把控,因为榴莲中的碳水化合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2.食用量的把握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相对稳定,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榴莲,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克-100克左右,并且要相应减少当餐主食的摄入量,以保证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平衡。例如,若患者一顿主食计划吃100克米饭,食用约100克榴莲后,主食的摄入量可减少到80克左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血糖不会因为榴莲的摄入而出现大幅波动。 3.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糖控制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可能本身胰岛素分泌功能相对较好,血糖波动幅度较小,在严格控制食用量的情况下可以少量食用榴莲;而对于血糖波动较大、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的患者,则不建议食用榴莲。比如,年轻且血糖控制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遵循上述食用量原则下可能可以偶尔少量食用榴莲,但老年糖尿病患者且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并发症时,则更需谨慎对待榴莲的食用。 三、食用榴莲的监测与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食用榴莲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一般在食用后1-2小时监测血糖,观察血糖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同时,要结合自身的运动情况等综合考量。如果食用榴莲后血糖升高幅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应避免再次食用榴莲。并且,在食用榴莲的过程中,要遵循糖尿病饮食的总体原则,即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搭配,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食用,不能因为食用榴莲而打乱整个饮食计划。

    2025-10-17 11:56: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