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正常值是多少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正常值因检测方法而异,化学发光法下通常0IU/mL~4IU/mL,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降低一般无特殊意义,其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异常需咨询内分泌科医生完善检查并处理。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意义及相关情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桥本甲状腺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体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往往会显著升高,可高于正常参考值数倍甚至数十倍。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程中,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滤泡细胞不断被破坏,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如早期可能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随后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对于儿童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若抗体持续升高且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干预,如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能需要适当补充甲状腺激素。 Graves病:部分Graves病患者也会出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情况,不过其升高幅度一般不如桥本甲状腺炎显著。Graves病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症状。在儿童Graves病患者中,同样需要关注抗体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他情况:一些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伴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轻度升高,如1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此外,在某些非甲状腺疾病的情况下,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一过性升高,但通常升高幅度较小。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降低的意义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降低一般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单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降低通常不会作为疾病诊断或病情判断的主要依据。但如果是在经过治疗后抗体水平降低,可能需要结合甲状腺功能等其他指标来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等情况。 总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甲状腺的健康状况。如果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咨询内分泌科医生,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7 11:34:05 -
甲状腺结节需要吃药吗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吃药分情况,良性结节甲状腺功能正常时一般不需吃药,伴甲亢时可能需用抗甲状腺药物;恶性结节主要靠手术等治疗,术后可能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或抑制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用药等有差异。 一、良性甲状腺结节 1.无需服药情况 若甲状腺结节为良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吃药。例如,对于一些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且不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良性结节,主要是定期随访观察,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良性结节处理原则基本相似,但儿童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更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甲状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结节可能对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生活方式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均衡饮食等有助于维持甲状腺的健康状态。 对于一些因缺碘导致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在纠正碘缺乏后,结节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一般也不是通过药物治疗结节本身,而是通过补充碘剂等方式来纠正碘缺乏状态。如果是老年患者的良性甲状腺结节,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等治疗方式需要更谨慎评估,而对于无需治疗的结节主要也是以定期随访为主。 2.需要服药情况 当良性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例如,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此时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来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但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如儿童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方面与成人不同。生活方式上,患者需要低碘饮食,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二、恶性甲状腺结节 一般来说,恶性甲状腺结节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等,而不是依靠药物治疗结节本身。但在术后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甲状腺素片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或抑制治疗。例如,甲状腺癌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从而降低甲状腺癌复发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甲状腺素片的剂量调整需要特别注意,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TSH抑制目标与成人不同,需要更精准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甲状腺功能正常且不影响生长发育。生活方式上,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2025-10-17 11:32:56 -
孕妇糖尿病头晕是怎么回事
孕妇糖尿病时头晕的相关因素包括血糖波动(过高或过低影响能量供应及神经功能)、血压变化(升高或降低致脑血管压力改变或灌注不足)、电解质紊乱(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酮症酸中毒(影响酸碱平衡及神经),出现头晕需及时监测指标、合理控糖、适当运动、定期产检,持续不缓解伴严重不适要立即就医以保母婴安全。 一、血糖波动相关 孕妇糖尿病时,血糖波动较大可能引发头晕。当血糖过高或过低时,会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及神经系统功能。例如,高血糖状态下,血液渗透压改变,可能导致脑细胞脱水等情况,进而引起头晕;而低血糖时,脑部能量供应不足,也会出现头晕症状。研究表明,孕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是导致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血糖的异常波动会干扰身体正常的代谢及生理功能,使得孕妇出现头晕不适。 二、血压变化因素 孕妇糖尿病可能伴随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等情况。血压升高时,脑血管压力增大,可能引起头晕;血压降低时,脑部灌注不足,也会导致头晕发生。孕妇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代谢等多方面的改变,比正常孕妇更易出现血压的异常波动,进而引发头晕症状。 三、电解质紊乱影响 糖尿病孕妇在代谢紊乱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钾、钠等电解质水平异常。电解质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有着重要作用,当电解质紊乱时,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头晕现象。例如,低钾血症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传导等,进而引发孕妇头晕。 四、酮症酸中毒相关 孕妇糖尿病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在酮症酸中毒时,体内会产生大量酮体,会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及代谢,同时酮体的蓄积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孕妇出现头晕,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其他症状。 温馨提示 孕妇糖尿病出现头晕时,应及时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要注意合理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适当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如果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如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需立即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因为孕妇的特殊情况,任何异常都可能对自身和胎儿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谨慎对待,确保母婴安全。
2025-10-17 11:31:33 -
何为高敏促甲状腺素过高
高敏促甲状腺素是高灵敏度检测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略有差异过高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致垂体代偿性分泌增加常见病因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碘缺乏、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药物影响等育龄女性过高影响妊娠结局老年人群可致代谢减慢等有家族史人群风险高需定期监测诊断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全套综合判断。 一、高敏促甲状腺素的定义及正常范围 高敏促甲状腺素(sTSH)是通过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测得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其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35~5.5mIU/L(因不同检测方法略有差异)。 二、高敏促甲状腺素过高的临床意义 高敏促甲状腺素过高通常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中,当甲状腺激素(T3、T4)分泌减少时,垂体分泌sTSH会代偿性增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出现sTSH升高。 三、常见病因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引发sTSH升高。 2.碘缺乏:饮食中碘摄入不足,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进而反馈引起sTSH升高。 3.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或放射性碘治疗破坏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刺激sTSH分泌增多。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等可干扰甲状腺激素代谢,引起sTSH升高。 四、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sTSH过高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增加流产、早产风险,需及时评估甲状腺功能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确保妊娠安全。 老年人群:sTSH过高可能导致代谢减慢、记忆力减退等表现,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关注身体机能变化。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此类人群sTSH过高风险相对更高,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全套(包括sTSH、T3、T4、游离T3、游离T4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 五、诊断与评估 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全套(包含sTSH、T3、T4、游离T3、游离T4等)综合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若sTSH升高且伴有T3、T4降低,结合临床症状可明确甲减诊断,进而进一步排查病因(如自身抗体检测、甲状腺超声等)。
2025-10-17 11:28:40 -
甲亢的诊断与治疗
甲亢的诊断包括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查体有甲状腺肿大等)、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及自身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甲状腺情况);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需考虑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放射性碘治疗(儿童一般不首选、孕妇哺乳期禁忌)、手术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及需评估风险)。 一、甲亢的诊断 1.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甲亢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加快但又有消瘦等情况;女性相对更易患甲亢,常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多食易饥、体重减轻、烦躁易怒等症状,而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心悸、乏力等。 查体可能发现甲状腺肿大,部分患者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2.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这是诊断甲亢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范围略有不同,儿童的TSH参考范围相对更窄。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是诊断Graves病(甲亢最常见的病因)的重要指标,Graves病患者TRAb多呈阳性;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抗体升高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 3.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超声:可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Graves病患者常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流丰富呈“火海征”。对于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还可评估结节的性质等。 二、甲亢的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等,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发挥作用。但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等。 2.放射性碘治疗 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产生。但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因为可能影响甲状腺发育等;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忌使用。 3.手术治疗 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或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等情况。手术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
2025-10-17 1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