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甲亢眼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甲亢眼突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是保护眼睛;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前者注意副作用,后者注意监测指标;放射治疗适用于特定患者但需评估风险;手术治疗包括眼眶减压术和眼外肌矫正术,前者用于视力严重受损等情况,后者改善复视但效果个体差异大。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活动期Graves眼病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发挥作用,可口服或静脉使用,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更需谨慎评估利弊,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可能对其生长、代谢等产生影响。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可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患者。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但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等,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放射治疗 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不耐受、不宜手术的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利用放射线抑制炎症细胞等的活性,从而减轻眼突症状。但放疗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如放射性白内障、诱发肿瘤等风险,在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受益与风险比,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放疗可能对其未来的眼部发育及全身健康产生长期影响,需极为谨慎考虑。 手术治疗 眼眶减压术:当甲亢眼突导致视力严重受损或有威胁视力的危险时,可考虑眼眶减压术。通过去除部分眼眶骨壁,增加眼眶容积,减轻眶内组织对眼球的压迫。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需进行详细的眼部评估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有不同病史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后恢复可能相对缓慢等情况需要在术前充分沟通并制定个性化方案。 眼外肌矫正术:对于伴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导致复视的患者,可考虑眼外肌矫正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位置等改善复视症状,但手术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
2025-10-17 11:04:24 -
急性甲状腺炎概念
急性甲状腺炎分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前者多由颈部邻近组织感染蔓延或血行播散致细菌引发化脓炎症,表现为甲状腺区域红肿胀热痛伴全身感染症状、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甲状腺超声见脓肿形成;后者一般与病毒感染相关、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以甲状腺区疼痛放射伴发热为突出表现、血沉增快且甲功有动态变化;儿童患时需谨慎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优先非药物干预,特殊病史人群感染扩散风险高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一、定义与分类 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组织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两类,即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 二、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一)病因机制 多由颈部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如口腔、咽喉部感染)或血行播散(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所致,细菌侵入甲状腺组织引发化脓性炎症。 (二)临床表现 患者局部表现为甲状腺区域红、肿、热、痛,可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甲状腺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内脓肿形成。 三、亚急性甲状腺炎 (一)病因机制 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相关,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毒感染引发甲状腺组织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发生。 (二)临床表现 甲状腺区疼痛为突出表现,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甲状腺功能可出现甲亢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甲减期(血清甲状腺激素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及恢复期的动态变化。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急性甲状腺炎时需格外谨慎,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不当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特殊病史人群 如有颈部手术史、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等人群患急性甲状腺炎时,感染扩散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控制炎症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10-17 11:01:55 -
甲亢严重还是甲减严重
甲亢和甲减哪个更严重不能一概而论,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甲亢可致代谢活动加快等及影响不同人群,甲减有代谢降低等表现及影响不同人群,都需及时诊断规范治疗,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依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调整。 病情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悸、手抖、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等症状。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还可能导致甲亢危象,这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情况,表现为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等。 不同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甲亢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骨龄异常等。 老年人:老年人甲亢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且更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心房颤动等,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大。 甲减 病情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患者可出现怕冷、乏力、黏液性水肿(面部、眼睑水肿,皮肤粗糙、增厚等)、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便秘等症状。严重的甲减可能引发黏液性水肿昏迷,这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表现为低体温、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嗜睡甚至昏迷。 不同人群影响: 孕妇:孕妇甲减若未得到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智力低下等。 老年人:老年人甲减可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需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如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等)可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甲亢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甲减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以将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身体各系统的不良影响。
2025-10-17 11:00:55 -
泌乳素轻微升高到多少算正常
非妊娠非哺乳期女性及男性有相应泌乳素正常范围,妊娠哺乳期属生理性升高,生理、药物因素可致轻微升高,疾病也可引起,育龄女性有症状伴轻微升高需排查垂体病变等,男性有相关表现需警惕垂体疾病,孕妇及哺乳期生理性升高一般无需过度紧张但异常泌乳要就诊。 一、正常泌乳素参考范围及轻微升高界定 1.非妊娠非哺乳期女性:血清泌乳素正常参考值一般为2.64~13.13ng/ml(不同检测方法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若泌乳素水平在13.13~20ng/ml左右可视为轻微升高范围,此阶段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2.男性:正常血清泌乳素水平通常低于20ng/ml,若超出此范围且无妊娠哺乳等生理性因素影响则需关注。 3.妊娠哺乳期女性:妊娠期泌乳素会显著升高,可达非孕期的10倍左右,一般妊娠晚期可升至数百ng/ml,哺乳期泌乳素也维持在较高水平,此为生理性升高,与非妊娠哺乳期的轻微升高区分对待。 二、影响泌乳素水平的相关因素及轻微升高的考量 1.生理因素:女性月经周期中泌乳素水平可有波动,黄体期略高于卵泡期;长期熬夜、精神应激等也可能导致泌乳素短时间轻度升高,这种情况去除诱因后可能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部分降压药等可能干扰泌乳素分泌,导致其轻度升高,停用相关药物后需复查评估。 3.疾病因素:垂体泌乳素瘤等疾病可引起泌乳素异常升高,但早期可能表现为轻微升高,需结合垂体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 三、特殊人群泌乳素轻微升高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若出现月经紊乱、非哺乳期泌乳等伴随症状且泌乳素轻微升高,需排查垂体病变等情况,建议定期复查并结合妇科检查评估生殖内分泌状态。 2.男性:泌乳素轻微升高伴有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等表现时,需警惕垂体疾病可能,及时就医进行垂体相关检查。 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和哺乳期泌乳素生理性升高属正常现象,一般无需过度紧张,但需遵循产科和乳腺科的常规监测,若有异常泌乳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2025-10-17 10:59:46 -
得了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怎么锻炼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快走、慢跑)、瑜伽(简单体式)、太极拳等锻炼,锻炼时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方式强度,注意热身和放松,合并严重疾病者遵医嘱,且锻炼是辅助治疗,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慢跑:也是不错的选择,初始慢跑时间可从10分钟左右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20~30分钟,每周3~4次。慢跑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但患有膝关节等疾病的患者需谨慎,避免加重关节负担。在慢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步伐不宜过大,着地时尽量柔和。 瑜伽 简单瑜伽体式:如山式、树式、猫牛式等。山式能帮助患者保持身体的平衡感和专注力,每次保持30~60秒,可重复3~5次;树式有助于增强腿部力量和身体的稳定性,左右侧各保持30秒左右;猫牛式可以温和地活动脊柱,每次做5~10个呼吸周期。瑜伽通过体式练习和呼吸调节,能缓解压力,调节内分泌,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身心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于柔韧性较差的患者,在做瑜伽体式时不要强迫自己达到过度伸展的程度,可在专业瑜伽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受伤。 太极拳 传统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如简化24式太极拳等。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周3~5次。太极拳注重意念、呼吸和动作的配合,能调节身心,促进气血流通。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都可以练习,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年轻人练习则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呼吸要均匀自然。 在进行锻炼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其次,锻炼前要做好热身活动,如缓慢行走、简单的关节活动等,锻炼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如拉伸等。另外,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严重肺部疾病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同时,锻炼只是辅助治疗手段,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结节情况。
2025-10-17 10: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