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甲状腺结节会引起什么病
甲状腺相关疾病多样,包括甲亢相关的毒性甲状腺结节、甲亢性心脏病;甲减相关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减;甲状腺癌及转移相关疾病;压迫相关的气管、食管受压疾病;还有心理方面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如甲状腺结节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且女性更易发生,各相关疾病有其不同表现及发生率等情况。 甲亢性心脏病:长期甲亢控制不佳时,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相对多见。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有数据显示,在甲亢患者中,约5%-10%会并发甲亢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疾病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减:当甲状腺结节发展到一定程度,甲状腺组织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有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等低代谢表现,同时甲状腺肿大明显,质地可能较硬。一般来说,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程较长者,发生甲减的风险会增加,有研究报道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甲减的发生率约为10%-20%。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恶变:部分甲状腺结节可能发生恶变,形成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头状癌较为常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甲状腺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硬、固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要高度警惕恶变可能。据统计,甲状腺结节中约5%-15%为甲状腺癌,但随着超声等检查技术的普及,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率有所提高。 甲状腺癌转移相关疾病:甲状腺癌如果发生转移,会引起相应转移部位的疾病表现。例如转移至肺部,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至骨骼,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转移至脑部,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压迫相关疾病 气管受压: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可能压迫气管,导致气管狭窄,引起呼吸困难。多见于结节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的患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由于气道相对较窄,受压时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长期气管受压可能导致气管软骨变性、软化,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有报道称,约10%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受压症状。 食管受压: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一般多为结节较大或位于食管旁时出现,患者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可能有明显感觉,但通常程度相对较轻。 心理相关疾病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担忧、对结节良恶性的不确定等因素,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得知结节为恶性时,患者心理压力巨大,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会显著升高。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出20%左右,女性患者由于情感细腻等特点,相对更易出现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
2025-10-11 12:36:00 -
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
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多提示钙化,可能是良性或恶性,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功能检查进一步评估,良性无压迫等症状定期复查,恶性则需手术等抗肿瘤治疗,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可能的含义及相关情况 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通常是在超声检查中的一种描述。点状强回声可能提示多种情况,其中较常见的是钙化。甲状腺结节内的钙化分为微钙化和粗钙化等,点状强回声多考虑微钙化,微钙化在甲状腺癌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但并非绝对,良性结节也可能出现点状强回声。例如一些慢性甲状腺炎等良性病变也可能伴有局部的钙化表现。 二、进一步的评估检查 1.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这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获取结节内的细胞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对于发现甲状腺结节内有点状强回声的情况,FNAB可以提供确定性的诊断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在进行FNAB时操作要点略有不同,比如儿童进行FNAB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对甲状腺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因为儿童甲状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一般不影响FNAB,但要注意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等。 2.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因为甲状腺结节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来判断。例如儿童甲状腺素(T4)的正常范围较成人相对宽泛等。 三、不同情况的处理原则 1.良性结节情况:如果经评估为良性结节,且点状强回声没有导致结节有其他不良的超声表现(如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等相对良性的特征),对于没有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定期复查的间隔时间可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一般数月到一年不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关注结节变化,因为吸烟可能对甲状腺局部有一定影响;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也要更加密切监测。 2.恶性结节情况:若考虑为恶性结节,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相应的抗肿瘤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方式和术后的恢复等也有差异。儿童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一旦确诊,手术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尽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成年患者则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甲状腺癌根治术等。 总之,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结节性质,并采取相应的合理处理措施。
2025-10-11 12:34:50 -
甲状腺疾病会导致脸肿吗
甲状腺疾病可能导致脸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脸肿是因激素缺乏使黏多糖沉积,具非凹陷性,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成年人会影响代谢等;甲状腺功能亢进致脸肿较少但病情严重时可能间接出现,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人群出现脸肿需重视,要监测指标、及时就医及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脸肿的机制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得皮下组织的黏蛋白沉积,这些黏蛋白结合大量水分,从而引起黏液性水肿。这种水肿具有非凹陷性的特点,好发于颜面部等部位,患者除了脸肿外,还可能伴有怕冷、乏力、反应迟钝、皮肤干燥等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颜面部水肿等症状,且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情的控制,水肿情况会有所改善。 不同年龄段人群甲状腺疾病导致脸肿的特点 儿童: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脸肿时,除了面部浮肿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迟缓等。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至关重要,甲状腺激素缺乏会严重干扰儿童的正常生长进程。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儿童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落后和面容特殊改变,如脸肿、眼距宽、鼻梁低平等。 成年人:成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脸肿,在女性中的发生率可能相对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主要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各个系统功能。成年女性可能因甲状腺疾病导致脸肿而影响外观,同时可能伴有月经紊乱等内分泌方面的问题;成年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表现。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脸肿相对少见,但甲亢患者可能因高代谢状态引起身体水分、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能间接出现颜面部的一些非特异性改变。 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人群脸肿的注意事项 对于已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脸肿,应高度重视。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一旦发现脸肿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案。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脸肿等情况也需要就诊,评估病情是否有变化,比如是否出现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转化等情况。同时,这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包括脸肿等症状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监测措施。 总之,甲状腺疾病有可能导致脸肿,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导致脸肿的机制和表现有所不同,不同年龄段人群以及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在面对脸肿时都有各自需要关注的要点,出现相关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1 12:33:17 -
番石榴叶能降血糖吗
番石榴叶有降血糖的科学依据,部分小规模临床研究初步见糖尿病患者辅助使用后血糖有下降趋势,但存在样本量小、周期短等局限且个体反应有差异;作为辅助手段需注意特殊人群,不能替代正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其确切临床效果和应用需更多大规模长期研究证实,应用时要考虑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 一、番石榴叶降血糖的科学依据 有研究表明,番石榴叶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如黄酮类、三萜类等物质。这些成分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糖水平。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方式发挥降血糖作用。动物实验发现,给予番石榴叶提取物的动物,其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些体外细胞实验也显示,番石榴叶成分能够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等过程。 二、临床研究现状 目前有一些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初步观察到,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辅助使用番石榴叶相关制剂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研究还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周期较短等局限性。而且不同个体对番石榴叶降血糖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这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状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番石榴叶降血糖的反应可能不同;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其对番石榴叶降血糖的反应也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 三、作为辅助手段的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 儿童: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目前关于儿童使用番石榴叶降血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较少,不建议儿童随意使用番石榴叶来降血糖,以免对生长发育等产生未知影响。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番石榴叶对她们及胎儿、婴儿的影响尚不明确,所以这类人群在考虑使用番石榴叶降血糖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且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番石榴叶辅助降血糖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药物代谢等过程可能受到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变化的影响。 2.与其他治疗的配合:番石榴叶不能替代正规的糖尿病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不能单纯依靠番石榴叶来控制血糖,仍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同时结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综合治疗措施。在使用番石榴叶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番石榴叶在降血糖方面有一定的潜在作用,但不能将其视为单一的、主要的降血糖手段,其确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在应用时需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
2025-10-11 12:26:06 -
甲状腺慢性弥漫病变严重吗
甲状腺慢性弥漫病变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严重性需综合多方面考量,其相关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及超声检查等,管理上要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多数患者可通过规范措施控制病情减少不良后果。 甲状腺慢性弥漫病变的相关检查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若TSH升高,T3、T4正常,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若TSH降低,T3、T4升高,可能提示合并甲亢情况,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患者健康影响不同,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显著升高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重要特征,抗体水平越高,提示甲状腺滤泡破坏越严重,疾病活动度可能越高,对预测病情进展有一定意义。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回声等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超声下可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回声不均、光点增粗等,通过超声还能发现是否存在甲状腺结节等异常情况,对判断病变性质及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有帮助。 甲状腺慢性弥漫病变的管理与注意事项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尤其注意碘的合理摄入,根据自身情况(如是否合并甲亢或甲减)调整碘的摄取量,若为碘充足地区的桥本病患者,一般建议正常碘饮食即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等,这些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 定期监测:无论是甲状腺功能正常还是已出现功能异常的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超声等。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妊娠期女性,监测频率应适当增加,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胎儿影响较大。儿童患者也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以及甲状腺相关情况,确保生长发育不受明显影响。 特殊人群关注:妊娠期女性若患有甲状腺慢性弥漫病变,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智力发育障碍等。此时需要在内分泌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合理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案。老年患者患此病变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监测和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多种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甲状腺慢性弥漫病变的严重性不能一概而论,通过规范的检查、监测及合理的管理,多数患者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2025-10-11 12:2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