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赵艳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病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委,UPTODATE文献翻译专家,参编著作2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篇, 6篇被SCI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 ”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擅长糖尿病分型及糖尿病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矮小,继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
对甲状腺好的食物有哪些
食物对甲状腺功能有重要影响,富含碘的海带、紫菜等食物,适量摄入对一般人群甲状腺正常功能有益,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等需按情况控碘;富含硒的巴西坚果、芝麻等,补充适量可能对甲状腺疾病人群有调节作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维生素C的橙子等,对甲状腺细胞正常功能维持或减少损伤有一定益处;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等,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间接调节甲状腺功能,不同人群合理摄入相关食物对甲状腺功能维持有积极意义。 一、富含碘的食物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海带是含碘丰富的食物,每100克海带中碘含量可高达36240微克。紫菜也是碘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紫菜中碘含量约为4323微克。对于一般人群,适当摄入含碘食物有助于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但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控制碘的摄入量,因为过量碘可能加重病情。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对碘的需求增加,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含碘食物摄入,但也需注意不要过量。 二、富含硒的食物 硒对甲状腺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巴西坚果是硒的优质来源,每100克巴西坚果中硒含量可达1000微克以上。芝麻中硒含量也较为可观,每100克芝麻中硒含量约为10.14微克。硒可以参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的抗氧化过程等。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补充适量硒可能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比如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研究发现补充硒可能有助于改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等,但具体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补充。 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维生素A:胡萝卜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每100克胡萝卜中维生素A含量约为487微克。维生素A对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持有一定作用。一般人群适当摄入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对于甲状腺相关细胞的正常代谢也有一定益处。 2.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甲状腺细胞受到氧化应激损伤的风险。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能有助于保护甲状腺细胞,但需注意正常饮食即可满足需求,无需过量补充保健品。 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燕麦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100克燕麦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0.6克。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间接对甲状腺功能调节可能有一定帮助。因为肠道健康与整体代谢包括甲状腺代谢密切相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老年人适当增加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蠕动,促进废物排出,对甲状腺相关代谢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对于年轻人,合理摄入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也有利于维持身体代谢平衡,保障甲状腺正常功能。
2025-10-11 12:45:28 -
孕妇空腹血糖5.9是高危
孕妇空腹血糖5.9mmol/L属高危情况,因高血糖会影响自身及胎儿,需从饮食(控制碳水、合理搭配蛋白脂肪)、运动(适度有氧运动)、血糖监测(加强监测频率)等方面应对,孕妇要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产检,保证休息,严格按食谱饮食,家人给予关心支持以促孕妇及胎儿健康。 一、孕妇空腹血糖5.9mmol/L属于高危情况的原因 孕妇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一般是3.1~5.1mmol/L,当空腹血糖达到5.9mmol/L时,已经高于正常范围,属于高危情况。这是因为孕妇血糖升高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从生理机制来看,高血糖会影响孕妇的代谢平衡,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过高的血糖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可能导致胎儿过度发育,出现巨大儿等情况,还可能引发胎儿宫内缺氧、早产等问题。 二、相关衍生需求及应对措施 (一)饮食方面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孕妇应减少精制谷物的食用,如白面包、白米饭等,增加全谷物的比例,像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速度。例如,有研究表明,食用全谷物食品的孕妇相比食用精制谷物食品的孕妇,血糖波动相对较小。 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等。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合理搭配可以增强饱腹感,辅助稳定血糖。 (二)运动方面 适度有氧运动:孕妇可以进行适合自身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90步。散步有助于促进身体对血糖的利用,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有研究显示,孕妇坚持适度散步可使空腹血糖水平有所改善。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应激,反而使血糖升高。 (三)血糖监测方面 加强自我监测频率:孕妇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血糖,除了空腹血糖外,还应监测餐后血糖。可以使用家用血糖监测仪,每天至少监测4次,包括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等时间点的血糖。通过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能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情况,以便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三、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在面对空腹血糖5.9mmol/L这种高危情况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不良情绪也可能影响血糖水平。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个性化管理方案,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产检,除了血糖监测外,还需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如通过B超等检查了解胎儿大小、胎位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代谢调节。在饮食上要严格按照医生和营养师制定的食谱进行,不可自行随意增减食物量。家人也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孕妇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1 12:44:18 -
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是癌症早期吗
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提示有一定恶性倾向但非直接判定癌症早期,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核素扫描进一步明确诊断,癌症早期肿瘤细胞局限原发部位,4B级需结合病理确定是否为早期,确诊癌早期可手术,良性可能大但不能排除恶性的4B级需综合患者情况处理,不同人群有不同需关注点,女性妊娠期、男性等也需个体化处理。 1.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检查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这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抽取结节内的细胞进行病理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4B级的甲状腺结节钙化,FNAB能提供关键的病理依据。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进行FNAB的意义相同,都是为了尽可能精准地确定结节性质。对于有甲状腺结节病史的人群,更需要通过FNAB来明确当前结节的状态。 甲状腺核素扫描:可以判断结节是冷结节、温结节还是热结节。一般来说,冷结节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对于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的患者,核素扫描有助于辅助判断结节的功能状态,从而综合评估其良恶性概率。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的人群,进行核素扫描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更为重要,因为这类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可能更高。 2.癌症早期的特点及与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的关联 癌症早期通常肿瘤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尚未发生广泛转移。而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的结节有可能已经存在癌细胞,但还处于相对早期的局部状态,但也有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如果通过FNAB确诊为甲状腺癌,那么处于癌症早期阶段时,可能肿瘤体积较小,未侵犯周围重要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但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只是提示有较高的恶性风险,最终是否为癌症早期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来确定。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时期有甲状腺结节病史且分级为4B级的话,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对于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更要密切关注,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肿瘤进展可能相对隐匿。 3.处理原则 如果FNAB确诊为甲状腺癌,对于早期甲状腺癌(如肿瘤较小,未侵犯包膜等情况),通常会考虑手术治疗等方式。而对于良性可能性较大但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的4B级甲状腺结节钙化,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结节大小、患者年龄、是否有相关症状等综合考虑进一步的处理方案,可能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密切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妊娠期发现甲状腺结节钙化4B级,需要更加谨慎权衡,因为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等会发生变化,处理上需要综合考虑对妊娠的影响以及结节的良恶性风险;男性患者同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个体化处理。
2025-10-11 12:39:35 -
甲状腺结节会引起什么病
甲状腺相关疾病多样,包括甲亢相关的毒性甲状腺结节、甲亢性心脏病;甲减相关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减;甲状腺癌及转移相关疾病;压迫相关的气管、食管受压疾病;还有心理方面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如甲状腺结节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且女性更易发生,各相关疾病有其不同表现及发生率等情况。 甲亢性心脏病:长期甲亢控制不佳时,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相对多见。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有数据显示,在甲亢患者中,约5%-10%会并发甲亢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疾病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减:当甲状腺结节发展到一定程度,甲状腺组织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有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等低代谢表现,同时甲状腺肿大明显,质地可能较硬。一般来说,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程较长者,发生甲减的风险会增加,有研究报道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甲减的发生率约为10%-20%。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恶变:部分甲状腺结节可能发生恶变,形成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头状癌较为常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甲状腺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硬、固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要高度警惕恶变可能。据统计,甲状腺结节中约5%-15%为甲状腺癌,但随着超声等检查技术的普及,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率有所提高。 甲状腺癌转移相关疾病:甲状腺癌如果发生转移,会引起相应转移部位的疾病表现。例如转移至肺部,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至骨骼,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转移至脑部,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压迫相关疾病 气管受压: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可能压迫气管,导致气管狭窄,引起呼吸困难。多见于结节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的患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由于气道相对较窄,受压时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长期气管受压可能导致气管软骨变性、软化,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有报道称,约10%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受压症状。 食管受压: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一般多为结节较大或位于食管旁时出现,患者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可能有明显感觉,但通常程度相对较轻。 心理相关疾病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担忧、对结节良恶性的不确定等因素,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得知结节为恶性时,患者心理压力巨大,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会显著升高。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出20%左右,女性患者由于情感细腻等特点,相对更易出现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
2025-10-11 12:36:00 -
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
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多提示钙化,可能是良性或恶性,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功能检查进一步评估,良性无压迫等症状定期复查,恶性则需手术等抗肿瘤治疗,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可能的含义及相关情况 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通常是在超声检查中的一种描述。点状强回声可能提示多种情况,其中较常见的是钙化。甲状腺结节内的钙化分为微钙化和粗钙化等,点状强回声多考虑微钙化,微钙化在甲状腺癌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但并非绝对,良性结节也可能出现点状强回声。例如一些慢性甲状腺炎等良性病变也可能伴有局部的钙化表现。 二、进一步的评估检查 1.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这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获取结节内的细胞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对于发现甲状腺结节内有点状强回声的情况,FNAB可以提供确定性的诊断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在进行FNAB时操作要点略有不同,比如儿童进行FNAB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对甲状腺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因为儿童甲状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一般不影响FNAB,但要注意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等。 2.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因为甲状腺结节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来判断。例如儿童甲状腺素(T4)的正常范围较成人相对宽泛等。 三、不同情况的处理原则 1.良性结节情况:如果经评估为良性结节,且点状强回声没有导致结节有其他不良的超声表现(如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等相对良性的特征),对于没有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定期复查的间隔时间可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一般数月到一年不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关注结节变化,因为吸烟可能对甲状腺局部有一定影响;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也要更加密切监测。 2.恶性结节情况:若考虑为恶性结节,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相应的抗肿瘤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方式和术后的恢复等也有差异。儿童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一旦确诊,手术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尽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成年患者则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甲状腺癌根治术等。 总之,甲状腺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结节性质,并采取相应的合理处理措施。
2025-10-11 12: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