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性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性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甲功五项与甲功三项的区别

    甲功五项与甲功三项在检查项目组成、临床意义侧重点、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上有区别,甲功三项通常含TSH、FT3、FT4,甲功五项在此基础加T4、T3,临床意义侧重点不同,检测方法均为血液检测,影响因素有饮食、药物等且对两者影响程度常规检测差异不大。 一、检查项目组成不同 甲功三项:通常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由垂体分泌,它可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FT3和FT4是甲状腺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形式,能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甲功五项:在甲功三项的基础上,增加了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4是甲状腺分泌的另一种主要激素形式,T3也是甲状腺激素的一种,它们与甲状腺的合成和分泌功能相关。 二、临床意义侧重点略有不同 甲功三项: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常用于初步筛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比如TSH升高、FT3和FT4降低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降低、FT3和FT4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监测甲功三项可以了解病情的控制情况等。在年龄方面,儿童甲状腺功能处于发育阶段,甲功三项同样可用于评估儿童甲状腺功能状态,但儿童甲状腺疾病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甲功三项可以作为基础筛查项目。 甲功五项:T4和T3也能辅助评估甲状腺功能。例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T3可能升高比T4更明显,称为T3型甲亢;在一些甲状腺疾病的病程变化中,T4和T3的变化也能提供更多信息。对于妊娠期女性,甲功五项对于评估甲状腺功能更为全面,因为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变化较为复杂,需要更细致地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情况来保障母婴健康。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可能出现生理性减退,甲功五项有助于更准确评估老年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因为老年人甲状腺的代偿能力等与年轻人不同,通过甲功五项能更精准判断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 三、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差异 检测方法:两者都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完成,检测方法有免疫放射法、化学发光法等,不同方法有各自的灵敏度、特异性等特点,但总体都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来检测相应的激素水平。 影响因素: 饮食:一般来说,正常饮食对甲功三项和甲功五项的检测影响不大,但如果是大量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能会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对于甲功五项和甲功三项的影响程度在常规检测中差异不大,只是在判断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近期饮食情况等综合分析。 药物:一些药物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比如含碘的药物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果,在解读甲功三项和甲功五项结果时需要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服用相关药物。对于儿童,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某些治疗癫痫的药物等,在分析甲功结果时要考虑药物的影响。老年患者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更需要仔细评估药物对甲功检测结果的干扰,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等情况与年轻人不同,药物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更复杂。

    2025-10-11 13:47:56
  • 甲状腺cdfi有血流信号怎么回事

    甲状腺CDFI有血流信号可能与正常生理情况、良性及恶性甲状腺病变相关,需结合超声其他表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来进一步评估,不同人群如儿童、育龄女性、老年人群情况各有考虑,正常生理下甲状腺血运丰富,良性病变中甲状腺腺瘤、单纯性甲状腺肿可有相应血流信号表现,恶性病变如甲状腺癌病灶血流信号丰富,结合多种情况综合判断甲状腺病变性质及制定诊疗方案。 正常生理情况:甲状腺本身是一个血运较为丰富的器官,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通过CDFI检查可发现有一定的血流信号,这是因为甲状腺需要进行正常的代谢等功能,依靠血流来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等。例如,健康成年人的甲状腺血流情况符合正常的生理血运表现。 良性甲状腺病变 甲状腺腺瘤:这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细胞生长需要血液供应来维持其增殖等活动,所以在CDFI上往往可以观察到腺瘤周围或内部有血流信号。研究表明,大部分甲状腺腺瘤患者的瘤体区域血流信号相对丰富。 单纯性甲状腺肿:当甲状腺发生单纯性肿大时,为了适应增大的组织需求,甲状腺的血运会相应增加,从而在CDFI上表现为有血流信号。一般随着病情的发展,血流信号的情况可能会有一定变化。 恶性甲状腺病变:甲状腺癌时,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来支持其快速增殖和侵袭周围组织,所以甲状腺癌病灶处通常血流信号较为丰富。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常见类型的甲状腺癌,在CDFI检查中常可发现病灶区域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相关检查与进一步评估 结合超声其他表现:除了血流信号外,还需要结合甲状腺超声的其他表现,如结节的形态(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包膜等)、回声情况(是低回声、等回声还是高回声等)、是否有钙化等。如果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有微钙化等,再结合丰富的血流信号,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的可能。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有血流信号的甲状腺结节,有时需要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结节的性质,这是区分良恶性病变的金标准。比如对于怀疑甲状腺癌的结节,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细胞的病理类型等情况,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不同人群的情况考虑 儿童:儿童甲状腺出现CDFI有血流信号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儿童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可能与先天因素、自身免疫等多种情况相关。如果是儿童甲状腺结节伴有血流信号,要考虑到甲状腺腺瘤等良性病变的可能,但也不能忽视甲状腺癌在儿童中的罕见情况,需要密切结合其他检查及动态观察结节的变化等。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甲状腺有血流信号时,要考虑到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的影响。妊娠期间甲状腺会有生理性的增大和血运增加,可能会导致CDFI下血流信号相对增多。同时,也要注意排除妊娠相关的甲状腺疾病,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需要结合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综合判断。 老年人群:老年人甲状腺出现有血流信号时,也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老年人甲状腺病变的发生可能与长期的慢性炎症、退行性变等有关。比如老年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相对也需要考虑,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评估甲状腺病变时要兼顾其整体健康状况,权衡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风险与收益。

    2025-10-11 13:46:27
  • 性激素六项主要是查什么

    卵泡刺激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其水平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升高常见于卵巢早衰等情况,降低可能与垂体功能减退有关;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与FSH协同调控排卵,LH/FSH比值异常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降低可能与垂体功能减退相关;雌二醇主要由卵巢卵泡分泌是反映雌激素水平的重要指标,过低可能与卵巢功能低下等有关,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或妊娠;孕酮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可反映黄体功能,黄体期水平低于正常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升高可见于葡萄胎等;睾酮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分泌,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致男性化表现,降低可见于卵巢功能减退等;催乳素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受下丘脑调节,升高可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等可致月经紊乱等,降低可见于垂体功能减退。 一、卵泡刺激素(FSH) FS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女性卵泡期FSH正常参考值一般为3.5~12.5mIU/mL,排卵期约为4.7~21.5mIU/mL,黄体期约为1.7~7.7mIU/mL。FSH水平可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若FSH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常见于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等情况;若FSH降低,可能与垂体功能减退等有关。 二、黄体生成素(LH) LH同样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与FSH协同作用调控排卵。女性卵泡期LH正常参考值为2.4~12.6mIU/mL,排卵期可达14~95.6mIU/mL,黄体期为1.0~11.4mIU/mL。LH水平异常可反映内分泌失调情况,如LH/FSH比值异常升高(>2~3)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提示可能存在排卵障碍等问题;LH降低可能与垂体功能减退等相关。 三、雌二醇(E2) E2主要由卵巢卵泡分泌,是反映雌激素水平的重要指标。女性卵泡期E2正常参考值为25~146pg/mL,排卵期为195~573pg/mL,黄体期为80~273pg/mL。E2水平异常可提示多种情况,如E2过低可能与卵巢功能低下、席汉综合征等有关;E2过高可见于多发性子宫肌瘤、颗粒细胞瘤等疾病,也可能与妊娠等生理状态相关。 四、孕酮(P) P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在月经周期中随黄体发育而升高。卵泡期P正常参考值<1ng/mL,黄体期为3~35ng/mL。P水平可反映黄体功能,若黄体期P水平低于正常,提示黄体功能不全;P升高还可见于葡萄胎、多胎妊娠等情况。 五、睾酮(T) T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分泌,女性体内睾酮正常参考值为0.2~0.8ng/mL。T升高常见于PCOS,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等疾病,可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痤疮、月经紊乱等男性化表现;T降低可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情况。 六、催乳素(PRL) PRL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其分泌受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递质调节。非妊娠女性PRL正常参考值为2.8~29.2ng/mL。PRL升高可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导致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泌乳、不孕等症状;PRL降低可见于垂体功能减退等情况。

    2025-10-11 13:43:31
  • 糖吃多了怎么排出去

    人体排出糖分有多种途径,自身代谢系统中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血糖;增加运动量时,运动能促进糖分消耗,不同人群运动需注意适度或谨慎;肾脏在血糖过高超过重吸收阈值时会使多余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肾脏功能异常会影响糖分代谢;通过粪便排出的糖分量少,肠道功能正常对糖分代谢有益,肠道功能紊乱可能有影响,维持肠道健康间接有助于糖分代谢调节 一、通过自身代谢系统排出 人体自身的代谢系统会对摄入的糖分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当摄入过多糖分后,胰岛素会发挥重要作用。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例如,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会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节,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能量代谢等过程,这是身体自身处理糖分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保持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和作用是关键,但如果本身存在胰岛素抵抗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糖分的正常代谢。 二、增加运动量帮助排出 1.运动促进糖分消耗:运动时,身体的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而葡萄糖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比如进行有氧运动,像跑步、游泳等,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加速消耗血糖来提供能量。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就能明显增加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以通过增加玩耍时的活动量,如跳绳、踢毽子等;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来促进糖分排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以通过运动来调节糖分代谢,但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运动损伤。 2.运动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运动需要更加谨慎。在运动前要监测血糖情况,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运动后也要监测血糖变化。而健康人群通过运动来排糖则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 三、通过尿液排出 肾脏在糖分排出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会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血液,但当血糖过高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多余的葡萄糖就会随尿液排出。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就会出现尿糖阳性的情况,这就是过多的糖分通过尿液排出的表现。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肾脏会维持正常的葡萄糖重吸收功能来保证体内血糖的稳定,但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糖分的正常代谢和排出。对于有肾脏疾病的特殊人群,需要更加关注血糖和肾脏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来保障身体的正常代谢。 四、通过粪便排出 虽然通过粪便排出的糖分量相对较少,但肠道内的一些细菌等也会参与对糖分的代谢过程。部分未被完全吸收的糖分可能会在肠道内被肠道菌群分解等,但这不是糖分排出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肠道功能正常时,会保障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平衡,但如果肠道功能紊乱,可能会对糖分的代谢和排出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方面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但维持肠道健康对于整体代谢是有益的,比如通过摄入膳食纤维等可以维护肠道正常功能,间接有助于身体对糖分等物质的代谢调节。

    2025-10-11 13:42:13
  • 孕妇口干舌燥是什么原因怎样缓解

    孕妇口干舌燥的原因、缓解方法及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原因包括生理变化(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改变影响水分代谢)、饮食因素(过咸、辛辣、高糖食物刺激)、运动与环境(运动出汗、高温低湿环境致水分散失)、孕期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缓解方法有补充水分(定时少量多次喝温开水、适量饮鲜榨果汁)、调整饮食(减少高盐高糖辛辣食物、增加蔬果摄入)、改善环境(用加湿器保持适宜湿度)、口腔护理(正确刷牙漱口)、治疗疾病(配合治疗相关病症);温馨提示强调孕妇用药要遵医嘱,补水勿一次大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需就医,还要保持良好心态。 一、孕妇口干舌燥的原因 1.生理变化:孕期女性血容量增加,身体对水分的需求相应提高,肾脏过滤功能增强,排尿增多,若未及时补充水分,易导致口干舌燥。同时,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影响身体的水分代谢,使孕妇更容易感到口渴。 2.饮食因素:若孕妇日常饮食过咸、过于辛辣或摄入过多高糖食物,会使身体渗透压改变,刺激口渴中枢,引发口干舌燥的感觉。 3.运动与环境:孕妇进行适量运动后出汗较多,若水分补充不及时,会出现口干症状。此外,所处环境温度高、湿度低,如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或炎热天气中,身体水分散失加快,也容易导致口干。 4.孕期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孕妇口干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血糖升高,会引起渗透性利尿,使身体失水,从而出现口干症状。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可能因肾脏功能受损,影响水分代谢,也会有口干表现。另外,感冒、发烧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会使呼吸加快,通过呼吸道散失的水分增多,导致口干。 二、孕妇口干舌燥的缓解方法 1.补充水分:孕妇应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也可以适量饮用鲜榨果汁,但要注意避免糖分过高。 2.调整饮食:减少高盐、高糖、辛辣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用量,如黄瓜、西红柿、苹果、梨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缓解口干。 3.改善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中。 4.口腔护理:孕妇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正确刷牙,饭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滋生,缓解口干带来的不适。 5.治疗疾病:如果是由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引起的口干,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随着病情的改善,口干症状也会相应缓解。若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在缓解口干舌燥时需格外注意。用药方面,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补充水分时,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若口干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排除疾病因素。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口干等不适症状产生焦虑情绪,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1 13:36: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