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道权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弱视、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黄斑前膜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对玻璃体视网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等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黄斑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熟练掌握眼科激光手术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展开
个人擅长
弱视、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黄斑前膜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老看手机怎么保护眼睛

    为保护眼睛健康,使用手机时可从控制使用时长、调整屏幕参数、保持正确姿势、补充营养、进行眼部放松训练等方面入手。每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根据环境光线调节屏幕亮度,选择合适字体与对比度;保持正确坐姿与距离;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进行眨眼练习和眼周穴位按摩等。 一、控制使用时长 依据及方法:长时间看手机会使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增加用眼疲劳风险。一般建议每看手机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例如,可选择远眺前方绿色植物,因为绿色波长对眼睛有放松作用,能让眼部肌肉得到缓解,不同年龄段人群都适用,儿童由于眼睛仍在发育中,更需严格控制看手机时间,每20分钟左右就应休息一下。 二、调整屏幕参数 亮度调节:手机屏幕亮度应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调整。在强光环境下,过高的屏幕亮度会刺激眼睛;而在光线较暗环境中,过低的屏幕亮度会使眼睛更努力去看清内容,也会加重疲劳。一般来说,室内光线适中时,将手机屏幕亮度调至与环境光线相匹配的程度为宜,青少年和成年人都可通过手动调节或开启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来实现。 字体与对比度:选择合适的字体大小和对比度有助于减轻眼睛负担。较大的字体和清晰的对比度能让眼睛不用过度聚焦就能看清内容。对于有老花情况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调整字体大小,确保阅读舒适,避免因字体过小而过度用眼。 三、保持正确姿势 坐姿与距离:看手机时应保持正确坐姿,眼睛与手机屏幕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身体挺直,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不良姿势都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和肌肉状态,儿童在使用手机学习相关内容时,家长应督促其保持正确姿势,防止近视等问题出现。 四、补充营养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对眼睛有益。维生素A能维持眼睛角膜正常功能,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眼睛晶状体等结构,常见的有柑橘、草莓等;维生素E能延缓眼睛衰老,坚果、菠菜等是良好来源。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通过合理饮食来摄取这些营养物质,儿童可通过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来保证营养均衡,以支持眼睛健康发育。 五、进行眼部放松训练 眨眼练习:频繁眨眼可以促进泪液分泌,保持眼睛湿润。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意识地进行眨眼练习,每次眨眼持续1-2秒,重复10-15次。这一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上班族、学生等,儿童在看手机间隙也可随时进行眨眼练习来缓解眼部干涩。 眼部按摩:可通过按摩眼周穴位来放松眼部肌肉,如按摩睛明穴、四白穴等。按摩时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按摩1-2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中老年人如果本身有眼部基础问题,在进行眼部按摩前最好咨询医生,确保按摩方法正确,避免因不当按摩造成眼部损伤。

    2025-09-29 12:23:13
  • 散光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散光近视受遗传、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遗传具一定倾向,环境中近距离用眼过长、姿势不当、户外活动不足、光学环境不佳等可致,疾病及生长发育阶段也与之相关。 不同年龄性别影响: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遗传因素对其视力发育的影响更为关键。男孩和女孩在遗传易感性上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由于儿童青少年阶段用眼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可能会在表现上有所不同。比如,有遗传背景的儿童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更容易较快出现散光近视的情况。 环境因素 用眼习惯 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儿童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以小学生为例,每天长时间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进行娱乐学习,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眼球长时间处于调节紧张状态,进而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增加散光近视的发生风险。一般建议儿童青少年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方或进行户外活动。 用眼姿势不当:躺着看书、写字时身体倾斜、距离书本过近等不良用眼姿势,会破坏眼球的正常受力平衡,影响眼球的形态发育。例如,有些孩子喜欢窝在沙发上近距离玩手机,这种不良姿势会使眼球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导致角膜等屈光结构发生改变,逐渐引发散光近视。 户外活动不足: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导致散光近视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的儿童,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的儿童。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球的异常增长,从而降低近视散光的发生概率。而现代社会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普遍减少,长期待在室内,使得眼睛缺乏足够的光线刺激,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 光学环境不佳:学习或生活环境中的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过强的光线会产生眩光,刺激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和调节功能紊乱;过弱的光线会使眼睛需要更努力地调节,导致眼肌疲劳。比如,在昏暗的灯光下长时间阅读,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容易引发散光近视。 其他因素 疾病影响: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散光近视。例如,圆锥角膜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的角膜形态改变,导致严重的散光;一些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眼内的代谢平衡,间接影响视力。对于患有相关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密切监测视力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散光近视问题。 生长发育阶段: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眼球处于不断变化的阶段。例如,婴儿期眼球较小,多为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向正视化方向发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眼球发育异常,就容易出现散光近视。青春期时,身体的生长发育迅速,眼轴也会相应增长,此时如果用眼不当等,更易导致近视散光的发生。

    2025-09-29 12:21:38
  • 假性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的引发因素包括近距离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读写、不良用眼姿势)、用眼环境不佳(光线不足或过强、用眼时间过长)、身体因素(睡眠不足、营养缺乏)。 一、近距离用眼过度 1.长时间近距离读写:儿童青少年若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的读写活动,如连续看书、写作业2小时以上,会使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以小学生为例,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6小时,相较于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在3-4小时的孩子,患假性近视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为近距离用眼时,眼睛需要不断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清晰视物,睫状肌长时间紧张会导致其痉挛,进而影响晶状体的正常调节功能,使得晶状体变凸,折射能力增强,从而引发假性近视。 2.不良用眼姿势:比如读书写字时弯腰驼背、眼睛距离书本小于33厘米等不良姿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若长期保持不良用眼姿势,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据研究,眼睛距离书本小于20厘米时,眼睛的调节压力比正常距离时增加数倍,长期如此会使眼部肌肉疲劳,容易诱发假性近视。 二、用眼环境不佳 1.光线不足或过强: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眼睛为了看清物体会过度调节。例如在照度低于50勒克斯(相当于阴天室内的光线强度)的环境中学习,眼睛需要花费更多的调节力,容易导致睫状肌疲劳。而光线过强,如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强烈的光线会对眼睛产生刺激,也会干扰眼睛的正常调节功能。有调查显示,在光线不适宜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假性近视的发生率比在光线适宜环境中的学生高出约30%。 2.用眼时间过长:儿童青少年如果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用眼时间远超正常范围。每天连续使用电子设备超过1小时,就会使眼睛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的蓝光,长时间接触会对眼睛造成刺激,且屏幕闪烁等因素也会影响眼睛的调节,增加假性近视的发生几率。 三、身体因素 1.睡眠不足: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的睡眠是眼睛发育的重要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少于10小时,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眼睛的自我修复。睡眠不足时,身体的激素分泌会发生紊乱,影响眼部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失衡,从而增加假性近视的发生风险。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孩子假性近视的患病率比睡眠充足的孩子高约25%。 2.营养缺乏:缺乏某些营养素也会对眼睛的健康产生影响。例如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导致眼睛的适应能力下降。儿童如果长期挑食、偏食,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就容易出现眼部问题。另外,缺乏钙元素也会影响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钙是维持眼部肌肉正常收缩和舒张的重要元素,当体内钙含量不足时,眼部肌肉的协调性会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引发假性近视。

    2025-09-29 12:17:26
  • 小孩眼睛一直眨的原因

    小孩频繁眨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眼部疾病方面包括结膜炎(细菌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弱、卫生习惯差易引发)、倒睫(眼睑内翻等致睫毛刺激眼球)、干眼症(长时间用电子设备或干燥环境致泪液问题);神经系统方面主要是抽动症(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有家族史或压力大易诱发);还有过敏因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致眼部过敏瘙痒)。 一、眼部疾病相关原因 1.结膜炎 原因:小孩眼部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时易引发结膜炎。例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行为都可能导致细菌或病毒侵入眼部引发炎症。炎症刺激会使小孩眼睛产生异物感,从而通过频繁眨眼来试图缓解不适。 影响因素:小孩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外界病菌的抵御能力有限。如果周围环境中有较多的病菌,或者小孩本身生活中卫生习惯不佳,就更容易患上结膜炎。 2.倒睫 原因:有些小孩由于眼睑内翻等原因会出现倒睫情况,即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眼球。小孩会因为睫毛刺激眼球产生明显的不适,进而频繁眨眼。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小孩眼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眼睑内翻等情况相对较常见。比如一些新生儿可能会存在轻度的眼睑内翻,随着生长发育可能会逐渐改善,但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因倒睫刺激而频繁眨眼。 3.干眼症 原因:如果小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等,或者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就可能引发干眼症。泪液分泌不足会使眼睛干涩,小孩通过频繁眨眼来试图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 影响因素:现代生活中小孩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增多,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泪液的正常分泌和分布。同时,干燥的环境,如冬季暖气房等,也会加速泪液的蒸发,增加小孩患干眼症的风险。 二、神经系统相关原因 1.抽动症 原因: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其中眼部肌肉抽动是常见表现之一,小孩会不自主地频繁眨眼,还可能伴有其他部位肌肉的抽动,如挤眉、耸肩等。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在抽动症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小孩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此外,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的症状,比如学习压力较大的学龄期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抽动症相关表现。 三、其他原因 1.过敏因素 原因:小孩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能会引起眼部过敏反应。眼部过敏会导致眼睛瘙痒等不适,从而促使小孩频繁眨眼来缓解瘙痒感。 影响因素:不同季节和环境中过敏原的种类和浓度不同,比如春季花粉较多时,过敏体质的小孩更容易因接触花粉而引发眼部过敏。同时,小孩的居住环境如果灰尘较多、宠物饲养较多等,也会增加接触过敏原的机会,诱发过敏相关的频繁眨眼症状。

    2025-09-29 12:15:57
  • 宝宝散光200度佩戴眼镜可以恢复吗

    宝宝散光200度佩戴眼镜一般不能恢复正常,但可矫正视力、延缓散光度数加深,佩戴时需注意年龄因素、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风险,其作用是矫正视力、延缓散光度数加深,佩戴要关注宝宝眼部发育、用眼习惯和特殊病史等情况来保障视觉健康与正常发育。 一、佩戴眼镜的作用 1.矫正视力 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使宝宝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有助于宝宝的视觉发育。因为清晰的视觉刺激对于宝宝的视力发育至关重要,若长期处于模糊的视觉状态,可能会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对于婴幼儿及儿童来说,良好的视力是其认知世界、学习等活动的基础。 例如,有研究表明,及时佩戴合适眼镜矫正散光的儿童,其视觉发育相对正常儿童不会有明显滞后,能更好地感知周围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细节,从而促进其视觉功能的完善。 2.延缓散光度数加深 对于宝宝散光200度的情况,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让眼睛的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减少因视物不清而导致的眼睛过度调节。过度调节会使眼轴等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散光度数进一步增加。 比如,在一些长期跟踪研究中发现,规范佩戴合适眼镜的儿童,其散光度数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未规范佩戴眼镜或未采取矫正措施的儿童。这是因为合适的眼镜矫正了散光,避免了眼睛为了看清物体而进行不必要的过度调整,从而稳定了眼睛的屈光状态。 二、相关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对于婴幼儿宝宝,佩戴眼镜需要特别谨慎。要确保眼镜的适配性,因为婴幼儿的眼部还在不断发育中。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根据眼部发育情况调整眼镜度数等。例如,6个月-2岁的宝宝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眼部检查,观察其佩戴眼镜后的适应情况以及眼部发育变化。 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在3-6岁等不同阶段,眼部的屈光状态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所以要根据年龄及时调整眼镜,以保证持续有效地矫正散光。 2.生活方式 宝宝佩戴眼镜后,要注意生活中的用眼习惯。比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像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玩平板电脑等。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即使佩戴了眼镜,也可能影响视觉健康。建议每隔20-30分钟让宝宝休息一下,看看远处。 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眼部感染等问题影响视力矫正效果。例如,教导宝宝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 3.特殊人群风险 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宝宝,比如曾有眼部手术史等情况,佩戴眼镜需要更加谨慎。要提前告知医生宝宝的病史,由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合适的眼镜矫正方案。因为特殊病史可能会影响眼镜佩戴后的反应以及眼部的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宝宝散光200度佩戴眼镜主要是为了矫正视力和延缓度数加深,不能使散光恢复,但通过规范佩戴眼镜等措施可以较好地保障宝宝的视觉健康和正常发育。

    2025-09-29 12:13: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