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擅长:角膜疾病、干眼症、屈光不正、屈光手术、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馨,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多年,专业特长:青光眼、角膜疾病和眼视光学。

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疾病、干眼症、屈光不正、屈光手术、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眼部卧蚕是怎么形成的

    眼部卧蚕主要由眼轮匝肌局部增厚形成,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女性因美学关注视其为增添眼部魅力因素,个体间因眼轮匝肌发育程度等有明显程度不同,生活方式间接影响其视觉效果,眼部严重外伤会影响其正常形成,无重大病史者眼轮匝肌能维持正常保障其正常形成状态。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卧蚕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时期,眼轮匝肌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卧蚕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随着年龄增长,眼轮匝肌的结构和功能逐渐稳定,卧蚕的形态会逐渐显现出来。对于女性而言,由于面部的美学特征关注度较高,卧蚕被视为增添眼部魅力的一个因素,其形成机制在性别上并无本质差异,但个体之间因眼轮匝肌的发育程度、脂肪分布等因素会存在卧蚕明显程度的不同。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的眼部护理等,一般不会直接改变卧蚕的形成,但如果存在长期熬夜、眼部疲劳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眼部周围组织的状态,间接影响卧蚕的视觉效果,比如可能导致眼部周围组织水肿,使卧蚕看起来不那么清晰。从病史角度讲,如果眼部曾有过严重的外伤导致眼轮匝肌损伤,可能会影响卧蚕的正常形成;而没有眼部重大病史的人群,眼轮匝肌通常能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障卧蚕的正常形成状态。

    2025-08-05 13:47:14
  • 眼睛肌肉痉挛怎么办

    眼部肌肉痉挛可通过局部针灸按摩或者注射肉毒素等方式进行医治。 一、针灸按摩:眼部肌肉痉挛可能源于受到冷空气刺激或是无菌性炎症感染,这会干扰血液循环与神经功能,进而导致肌肉痉挛。此时最好前往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明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局部针灸和按摩的方法加以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从而改善眼部肌肉痉挛的状况;按摩则能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二、注射肉毒素:若眼部肌肉痉挛是由于肌肉收缩不良引起的,会危害眼部健康,出现局部颤抖或频繁眨眼睛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通过注射肉毒素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肉毒素能够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从而使痉挛的肌肉松弛,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总之,对于眼部肌肉痉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改善症状,维护眼部健康。

    2025-08-05 13:25:52
  • 早上起来眼皮肿是什么原因

    早上起来眼皮肿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睡前大量饮水、睡眠姿势不良、生理周期等;病理性原因包括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等。如果眼皮肿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早上起来眼皮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生理性原因: 睡前大量饮水:夜间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过多的水分潴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眼皮肿。 睡眠姿势不良:睡眠时枕头过低,导致眼部血液回流不畅,引起眼皮肿。 生理周期:女性在生理周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出现眼皮肿。 过敏:接触过敏原后,可能会引起眼皮肿,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病理性原因: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可导致体内蛋白丢失,引起水肿,眼皮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水肿,也可能出现眼皮肿。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可导致蛋白合成减少,引起水肿,眼皮肿也可能出现。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黏液性水肿,也可能出现眼皮肿。 其他:如特发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等。 如果眼皮肿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睡前避免大量饮水,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2025-08-04 11:32:07
  • 父亲色盲会遗传吗

    色盲会遗传下一代,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色盲指部分视锥细胞缺乏或功能异常致无法正确分辨颜色,分多种类型;色盲多为先天遗传,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不同父母情况对子女的影响不同;色盲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色盲矫正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眼部休息。 一、色盲的遗传特性 1.色盲一般会遗传给下一代,且常常出现家族聚集发病的情况。 二、色盲的症状表现 1.色盲是因为患者有部分类型视锥细胞存在缺乏或者功能异常,从而使得患者不能准确地分辨颜色,其包括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以及全色盲等多种类型。 三、色盲的遗传规律 1.多数色盲为先天遗传所致,通常为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若父亲正常,母亲患有色盲,那么下一代的儿子通常会是色盲患者,女儿则为基因携带者;要是父母都为色盲,下一代的儿子和女儿也都会是色盲患者。 四、色盲患者的应对措施 1.患有色盲的患者可以听从医生建议,根据自身的色盲症状选择合适的色盲矫正镜,这样能够帮助辨认颜色,增强对颜色的对比度感知,从而减少色盲对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色盲患者需要注重安全,可以依据物体的颜色顺序来分辨颜色,同时还要注意眼部的休息,不可长时间过度用眼。 总结概况提示:本文详细阐述了色盲的遗传特点、症状、遗传规律以及患者的应对方法,强调了色盲遗传的必然性和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患者可采取的改善和应对措施。

    2025-08-04 11:14:28
  • 小常识:夜盲症缺什么才导致的

    夜盲症主要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维生素A影响视紫红质合成致视网膜对弱光敏感度降低;儿童因生长发育需维A多、喂养不当易患,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易摄入不足;长期偏食挑食、长期夜间工作或暗光下工作者易缺维A患夜盲症;患某些消化系统疾病者因维A吸收受影响易发病。 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如果饮食中维生素A摄入不足,更容易引发夜盲症。对于婴幼儿,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喂养不当,如长期食用缺乏维生素A的食物,就可能导致维生素A缺乏。而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也可能出现维生素A摄入相对不足的情况,增加患夜盲症的风险。 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偏食、挑食的人群,如只喜欢吃精米白面、很少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蛋黄等)和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A,进而患上夜盲症。此外,长期从事夜间工作或频繁在暗光下工作的人群,由于眼睛对维生素A的消耗增加,如果不注意补充,也更容易出现夜盲症状。 从病史角度讲,患有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腹泻、胃肠道手术等,会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从而增加夜盲症的发病几率。例如,患有慢性腹泻的患者,维生素A在肠道的吸收过程受到影响,导致体内维生素A储备不足,容易引发夜盲症。

    2025-08-04 10:59: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