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蔚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河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200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担任多种权威专业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文章6篇,中华核心文章5篇。 2011.2-2011.8,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进修学习。目前从事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和综合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等。展开
  • 食道癌晚期想保守治疗怎么做

    食道癌晚期需从多方面进行保守治疗,包括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营养支持途径保证营养;评估疼痛程度用相应方式控制疼痛,用药物或姑息手段缓解吞咽困难;给予家属及医护人员心理支持;在正规中医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中医药辅助;定期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关注重点。 一、营养支持 食道癌晚期患者往往进食困难,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如口服营养补充剂(ONS),若口服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可考虑鼻饲或胃肠造瘘等肠内营养方式,或肠外营养。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患者体力,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对于老年患者,更需关注其消化吸收功能,选择易消化、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年轻患者若能口服,可鼓励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二、症状控制 1.疼痛控制:若患者有疼痛,需评估疼痛程度,根据情况采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阿片类药物等,但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老年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更要谨慎监测呼吸等情况。 2.吞咽困难缓解:可使用一些局部的药物改善症状,如黏膜保护剂等,也可考虑放置食管支架等姑息治疗手段来缓解吞咽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需评估支架放置的可行性及风险。 三、心理支持 食道癌晚期患者往往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家属及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年轻患者可能因对未来的担忧等心理压力较大,需更多的心理安抚;老年患者可能因疾病折磨产生消极情绪,要给予关怀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面对疾病的心态,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四、中医药辅助 中医中药在保守治疗中可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一些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可能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一定效果,但需在正规中医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中医干预手段,避免自行乱用中药而延误或加重病情。 五、定期监测 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监测,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及肿瘤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保守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的监测频率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更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变化。

    2025-10-17 11:54:02
  • 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皮肤瘙痒等。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长期酗酒、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等。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化疗、放疗等。肝癌的预防主要是控制风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和肝癌筛查。 1.肝癌的症状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难被发现。当症状出现时,可能包括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疲劳等。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腹水(腹部肿胀)、下肢水肿、皮肤瘙痒等。 2.肝癌的风险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是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脂肪肝、肝硬化等也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年龄、男性、家族病史、肥胖、糖尿病、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3.肝癌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诊断肝癌,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肝活检等。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肝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但AFP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肝癌,还需要其他检查来确诊。 4.肝癌的治疗方法 治疗肝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介入治疗等)、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制定。 对于早期肝癌,手术切除或肝移植可能是治愈的方法。对于晚期肝癌,局部治疗或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5.肝癌的预防 预防肝癌的关键是控制风险因素,如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酗酒、控制体重、治疗慢性肝炎等。定期进行体检和肝癌筛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6.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和青少年患肝癌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也需要警惕。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可能导致儿童肝癌的发生。 孕妇患肝癌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需要特别关注。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老年人患肝癌的风险较高,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治疗耐受性可能较差,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调整。 总之,肝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如果你有肝癌相关的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2025-10-17 11:52:32
  • 前列腺癌转移到骨头算是晚期了吗

    前列腺癌转移到骨头通常属晚期(Ⅳ期),骨转移有疼痛、骨折风险增、高钙血症等表现,治疗以全身性治疗为主且要预防骨相关事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一、骨转移的相关表现及影响 疼痛: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影响睡眠、日常活动等。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表现有所差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机体代偿等因素,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需重视。 骨折风险增加:骨骼受到肿瘤细胞破坏后,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对于有骨转移的患者,无论男女,都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骨折的情况,因为骨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例如,脊柱转移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而压迫脊髓等结构,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高钙血症:肿瘤细胞破坏骨组织,使骨钙释放进入血液,可能引发高钙血症,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这在一些病史较长或肿瘤负荷较高的患者中更易发生。 二、治疗方面的特点 全身性治疗为主:针对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全身性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刺激来抑制肿瘤生长;化疗适用于一些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靶向治疗则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不同治疗手段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例如,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对机体影响相对较小且能较好控制肿瘤的治疗方案,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注重治疗的耐受性。 骨相关事件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骨转移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预防骨相关事件,如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抑制骨破坏。这些药物可以减少骨吸收,降低骨折等骨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在使用相关药物时,要考虑患者的肾功能等情况,因为双膦酸盐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对于有基础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和调整用药。 三、预后情况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但具体预后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转移病灶的数量、部位、患者的一般状况、治疗反应等。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一些对治疗反应较好的患者可能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而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能病情进展较快,预后相对更差。

    2025-10-17 11:51:22
  • 甲状腺癌复发了还能治愈吗

    甲状腺癌复发后是否能治愈综合多因素判断,与复发时间、部位、肿瘤病理类型、患者身体状况等相关,局部复发且能手术切除部分患者有治愈可能,近期复发相对远期复发治愈可能性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后部分可通过综合治疗达治愈,未分化甲状腺癌复发后治愈可能性极低,年轻患者相对老年患者更有可能争取较好治疗效果,复发患者需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复发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近期复发:如果甲状腺癌复发时间较短,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对可能更具侵袭性的情况相对较少,此时如果有手术机会,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肿瘤进展相对缓慢,身体整体状况相对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及后续治疗。 远期复发:复发时间较长时,肿瘤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或者出现了更多的转移情况,治愈的难度会增大。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机会,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 病理类型对复发后治愈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相对预后较好,即使复发后,通过再次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综合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治愈。例如,乳头状甲状腺癌复发后,如果是局部复发且肿瘤局限,再次手术完整切除后,结合放射性碘治疗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很多患者可以长期生存,接近治愈。 未分化甲状腺癌:恶性程度高,复发后预后通常很差,治愈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未分化甲状腺癌生长迅速,容易早期发生转移,复发后往往很难通过常规治疗手段达到治愈。 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 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强,在甲状腺癌复发后,如果有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放化疗等,相对更有可能争取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治愈希望。例如年轻患者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后,再次手术切除后配合放射性碘治疗等,恢复情况可能较好。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上受到一定限制,治愈的难度相对增大。但也不是绝对不能治愈,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甲状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PET-CT等)、实验室检查等,然后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争取治愈的可能。同时,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025-10-17 11:50:31
  • 身体多处结节是不是容易得癌症

    身体多处结节不一定易患癌症但有相关性,不同部位结节情况不同,如甲状腺结节95%良性但5%-15%恶性需超声初步判断,乳腺结节有良恶性且恶性可伴特定表现,肺部结节有良性炎症性也有恶性可能;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是风险因素,发现多处结节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良性定期复查,恶性尽早规范治疗。 一、不同部位结节的情况分析 甲状腺结节:约95%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常见原因有碘摄入异常、自身免疫等。但有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也就是甲状腺癌。如果是多发性甲状腺结节,需要进一步通过超声检查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来初步判断,如恶性结节通常超声表现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微钙化等。 乳腺结节:乳腺结节中良性结节占比较高,像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不过也有部分恶性结节,即乳腺癌,当出现多处乳腺结节时,需要通过乳腺钼靶、病理活检等明确性质。一般来说,乳腺恶性结节可能伴有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表现。 肺部结节:肺部多发性结节可能是炎症感染后的肉芽肿性结节,这是良性的,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结节可能缩小或消失;但也可能是肺癌转移或原发的多原发性肺癌,需要结合患者病史、肿瘤标志物等进一步排查。 二、风险因素及应对 年龄因素:老年人出现多处结节时,患恶性结节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细胞修复等功能下降,基因突变等情况更易发生。例如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的可能性比年轻患者相对高一些,所以需要更密切地监测。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肺部出现多处结节的情况下,患肺癌的风险增加。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结节,进而增加癌变几率。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身体多处结节恶变的风险也会升高。 病史因素:有癌症家族史的人,身体多处结节时更要警惕恶性可能。比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出现乳腺多处结节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无家族史者高。有既往癌症病史的人,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结节,也需要考虑癌症转移的可能,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 当发现身体多处结节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明确结节性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监测或治疗措施。对于良性结节,定期复查观察变化;对于恶性结节,尽早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7 11:49: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