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河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200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担任多种权威专业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文章6篇,中华核心文章5篇。 2011.2-2011.8,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进修学习。目前从事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和综合治疗。
展开-
胃癌传染吗
胃癌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其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幽门螺杆菌具传染性,经口-口和粪-口传播,长期感染会增加胃癌风险,家庭中儿童、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需重视,要倡导分餐制等降低感染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及传播情况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定植在胃黏膜的细菌,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炎症,逐渐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等变化,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等于胃癌,只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会使患胃癌的风险升高。而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使得在家庭等密切接触环境中可能会造成多人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只是相对未感染人群患胃癌的几率有所增加。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员,儿童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因为儿童的生活方式相对更易接触到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的途径,如与家人共用餐具等,所以家长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儿童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比如倡导分餐制等方式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样需要重视,因为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幽门螺杆菌感染更易引发胃部相关疾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也需要积极处理以降低患胃癌等相关疾病的风险。
2025-10-17 09:58:23 -
类癌可以根治吗
类癌是否可根治分情况,早期类癌及时手术有根治可能,中晚期类癌根治难但综合治疗可控病情延生存期,不同患者治疗及预后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而异,老年、女性、有基础病等患者需特殊考量,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影响治疗效果预后。 中晚期类癌:当类癌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了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时,根治的难度较大。此时手术往往难以将肿瘤完全切除干净,即使进行了手术,术后也容易复发和转移。但通过综合治疗,如手术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可以控制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不过这种情况下很难达到完全根治。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类癌的治疗及预后也会有所差异。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手术和放化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因素;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和处理相关风险。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在治疗类癌的同时,也需要引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有既往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量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可能对基础疾病产生的作用。
2025-10-17 09:57:00 -
cea癌胚抗原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癌胚抗原血清学正常值通常<5.0ng/mL不同检测机构因方法不同数值略有差异孕妇有生理性轻度升高肿瘤患者cea可作复发转移辅助监测指标单一升高不能确诊吸烟人群可能偶有轻度升高需结合自身情况排查。 一、cea癌胚抗原正常值范围 癌胚抗原(CEA)的血清学正常值范围通常为<5.0ng/mL。不同检测机构因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数值可能略有差异,但一般以此范围作为参考标准。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孕妇 孕妇可能出现生理性轻度cea升高,这是由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一般无需过度担忧,但需在产检中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二)肿瘤患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cea可作为肿瘤复发、转移的辅助监测指标,若cea数值持续升高需进一步结合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情况,但单一cea升高不能确诊肿瘤复发,需多维度评估。 (三)吸烟人群 吸烟可能导致偶尔出现cea轻度升高,这与烟草中的某些成分对机体的影响有关,此类人群若cea轻度异常需结合自身情况排查,但单纯吸烟因素导致的升高通常幅度较小且去除吸烟因素后可能恢复。
2025-10-17 09:55:08 -
癌是什么,代号字母是什么
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基因突变异常增殖具侵袭转移能力的恶性肿瘤,国际疾病分类中恶性肿瘤相关编码以C开头且不同范围编码对应不同部位恶性肿瘤。 一、癌的定义 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正常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如化学致癌物质、物理致癌因素、生物致癌因素、遗传因素等)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且具有侵袭周围组织和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能力,这种异常增殖的细胞群体形成的恶性肿瘤即为癌。例如,肺癌是起源于肺部上皮细胞的癌,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癌等。 二、癌的代号字母 在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中,恶性肿瘤相关编码以字母“C”开头,如C00-C97用于编码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其中C00-C14主要涉及唇、口腔和咽等部位的恶性肿瘤,C15-C26涉及消化器官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等,通过不同的编码组合来精准标识各类癌的具体类型。
2025-10-17 09:52:26 -
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膀胱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灌注治疗、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转移性膀胱肿瘤化疗)、放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姑息性放疗),特殊人群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尿道将电切镜插入膀胱,将肿瘤切除。对于早期、单发、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效果较好。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但术后有复发的可能,需要定期复查膀胱镜等。 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位于膀胱的某一局部、患者膀胱容量无明显减少等情况。切除部分膀胱组织,包括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膀胱壁。但该手术复发率相对较高,且需要保留一定量的膀胱组织以维持膀胱的基本功能。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膀胱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等。手术需要切除整个膀胱、前列腺和精囊等周围组织,男性还可能需要切除部分尿道,女性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卵巢等。术后需要尿流改道,如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等。 二、膀胱灌注治疗 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通常需要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以预防肿瘤复发。常用的药物有卡介苗(BCG)、丝裂霉素、表柔比星等。通过将药物注入膀胱内,使药物在膀胱局部发挥作用,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三、化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部分晚期或较大的膀胱肿瘤,在手术前进行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肿瘤分期。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等,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 术后辅助化疗:用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帮助杀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样采用联合化疗方案。 转移性膀胱肿瘤的化疗: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膀胱肿瘤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常用的化疗药物及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等综合制定。 四、放疗 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适用于局部晚期的膀胱肿瘤患者。 术后放疗:用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有肿瘤残留、切缘阳性等情况的患者,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姑息性放疗:对于不能手术或出现转移灶引起疼痛等症状的患者,放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时需要更注重对身体状况的评估,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其身体耐受的治疗方案。例如,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化疗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强度。儿童膀胱肿瘤相对较少见,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尽量保留膀胱功能以满足其未来的生活需求,化疗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女性患者在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时,要考虑到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以及术后尿流改道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制定个体化方案。
2025-09-25 1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