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蔚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河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200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担任多种权威专业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文章6篇,中华核心文章5篇。 2011.2-2011.8,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进修学习。目前从事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和综合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等。展开
  • 直肠癌能治好吗、治愈后能活多久

    直肠癌治愈率与TNM分期相关,Ⅰ期较高、Ⅱ期Ⅲ期依次降低、Ⅳ期较低,治愈后生存时间受初始分期、治疗规范性及患者自身状况影响,初始分期是关键,规范治疗重要,患者自身状况中身体基础病等有影响,性别无显著决定差异,年轻患者或因机体能力利于预后但需结合病情。 一、直肠癌的治愈率与分期关联 直肠癌的治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早期直肠癌(TNM分期Ⅰ期),肿瘤局限于肠壁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经规范手术切除等治疗后,治愈率较高,临床研究显示Ⅰ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超过90%;Ⅱ期直肠癌肿瘤已侵及肠壁外,但无区域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约70%-80%;Ⅲ期直肠癌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约50%-60%;Ⅳ期直肠癌已发生远处转移,整体治愈率相对较低,但通过综合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仍有部分患者可获得一定生存获益。 二、治愈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1.初始分期 初始分期是决定治愈后生存时间的关键因素,如前文所述,分期越早,5年生存率相对越高,生存时间往往更长;分期越晚,预后相对越差。 2.治疗规范性 规范完成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对延长生存时间至关重要。例如,Ⅲ期直肠癌患者规范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从而改善生存预后。 3.患者自身状况 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健康水平等也会影响生存时间。一般来说,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面对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更具优势,生存时间可能相对更长。不同性别方面,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性别对直肠癌治愈后生存时间有显著决定性差异,但女性在治疗耐受性等方面可能因个体差异存在一定不同表现;年龄因素上,年轻患者通常机体修复及耐受能力相对较强,可能利于预后,但也需结合具体病情综合判断。

    2025-09-25 10:01:51
  • 胃ca就一定是胃癌吗

    胃ca即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因素相关,诊断可通过胃镜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有手术及综合治疗等方式。 胃癌的发病相关因素 年龄性别: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患胃癌的风险相对较高,男性患胃癌的概率通常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职业暴露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男性可能更多从事一些接触致癌物质风险较高的工作等。 生活方式: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长期吸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以及酗酒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等都可能逐步引发胃部细胞的恶变。 病史因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会反复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溃疡等病变,进而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另外,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逐渐发展为胃癌。 胃癌的诊断与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内的病变情况,还能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能明确病变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胃癌病变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有周围组织的侵犯和远处转移等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胃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切除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胃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综合治疗:对于中晚期胃癌,往往需要采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比如靶向治疗是针对胃癌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能更精准地杀伤肿瘤细胞,相对副作用可能更有针对性地控制。

    2025-09-25 09:59:52
  • 普通背痛和癌痛的区别

    普通背痛和癌痛有以下区别:普通背痛通常为钝痛、局限、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可能伴有局部症状,多由劳损等原因引起,治疗以休息、理疗、药物等为主;而癌痛性质多样、不固定、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可能伴有消瘦等症状,与癌症或治疗有关,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方法。 1.疼痛性质:普通背痛通常为钝痛、酸痛或胀痛,疼痛部位相对局限;而癌痛性质多样,可能为刺痛、灼痛、牵拉痛或牵涉痛,且疼痛部位可能不固定。 2.疼痛程度:普通背痛的程度通常较轻,可能会因劳累、姿势不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但在休息或适当治疗后会有所缓解;癌痛则可能较为剧烈,尤其是在癌症晚期,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疼痛持续时间:普通背痛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一般为数天至数周;而癌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月或数年。 4.伴随症状:普通背痛可能伴有局部肌肉紧张、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而癌痛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 5.病因:普通背痛多由肌肉劳损、脊柱病变、外伤等原因引起;而癌痛则与癌症本身或癌症治疗有关,如肿瘤侵犯神经、转移等。 6.治疗方法:普通背痛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而癌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疼痛程度、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背痛和癌痛的区别有时可能不明显,尤其是在癌症早期,背痛可能是唯一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背痛,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剧烈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排除癌症的可能。同时,对于癌症患者,应密切关注疼痛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025-09-25 09:57:27
  • 肝癌晚期腹胀吃什么药

    肝癌晚期腹胀可通过利尿剂、促胃肠动力药、补充白蛋白药物等缓解,使用利尿剂需密切监测电解质等指标,老年患者更要谨慎;促胃肠动力药对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儿童患者需权衡利弊;补充白蛋白药物可改善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腹胀,使用时要注意过敏等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 一、利尿剂 肝癌晚期出现腹胀可能与腹水有关,利尿剂是常用药物之一,如呋塞米等,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腹水,从而缓解腹胀症状。有研究表明,合理应用利尿剂能有效改善腹水相关的腹胀情况,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等指标,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肾功能等生理功能有所减退,使用利尿剂时更要谨慎,需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尿量及电解质变化。 二、促胃肠动力药 若腹胀是因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引起,可考虑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多潘立酮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胃排空,从而缓解腹胀症状。但对于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肝癌晚期患者,使用此类药物需要权衡利弊,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影响。在儿童肝癌晚期患者中,一般不优先使用促胃肠动力药,除非有明确的胃肠动力不足证据且无其他更合适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三、补充白蛋白药物 当肝癌晚期患者因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胀时,可使用补充白蛋白的药物,如人血白蛋白等。低蛋白血症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腹水等情况进而引起腹胀,补充白蛋白后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缓解腹胀。但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要注意过敏等不良反应,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需慎用。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白蛋白水平来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2025-09-25 09:56:16
  • 胃癌晚期肚子怎么痛

    胃癌晚期肚子痛原因复杂,包括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胃肠道梗阻、肿瘤转移等,疼痛程度、性质、时间因人而异,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可通过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缓解,要密切观察并调整方案。 疼痛的特点 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可能表现为隐痛、胀痛、钝痛,也可能是较为剧烈的疼痛。疼痛的时间也不固定,可能间断发作,也可能持续存在。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痛觉敏感性可能有所变化,疼痛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年轻患者相对痛觉敏感性较高,可能对疼痛的感受更明显。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可能在胃癌晚期疼痛表现上与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有所不同,且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使疼痛带来的不适感更强烈。有既往胃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胃溃疡等病史,在胃癌晚期疼痛时,可能与既往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区别,但又相互影响。 缓解疼痛的相关措施 对于胃癌晚期肚子痛的缓解,首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比如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另外,非药物干预也很重要,如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因为情绪因素可能会影响对疼痛的感知,放松心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对身体状况的评估,选择合适的缓解疼痛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儿童一般较少患胃癌晚期,但如果是特殊情况,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的镇痛方法;女性患者在考虑疼痛缓解措施时,要兼顾其生理特点等因素。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肚子痛的具体情况,如疼痛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等,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和缓解疼痛的方案。

    2025-09-25 09:55: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