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腹膜后纤维化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娟,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9年获北京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北大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和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内科知识全面,对待患者细致、耐心,擅长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腹膜后纤维化等。展开
  • 小孩尿酸高是怎么引起的

    小孩尿酸高受饮食、代谢、疾病、药物等多因素影响,饮食上高嘌呤和高果糖食物摄入过多易致尿酸高,代谢方面先天性异常及肥胖会干扰尿酸代谢,疾病如肾脏、内分泌疾病会影响尿酸排泄或代谢,药物也可能有影响,家长需关注小孩饮食、体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谨慎用药并监测尿酸水平 一、饮食因素 1.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小孩若经常大量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猪肝、鸡肝等)、海鲜(虾、蟹等)、浓肉汤等,其中的嘌呤会在体内代谢产生尿酸,当摄入过量时,超出机体的代谢能力,就容易导致尿酸升高。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进食高嘌呤海鲜的儿童,其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饮食中嘌呤摄入较少的儿童群体。 2.果糖摄入过量: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尤其是富含果糖的饮料,果糖会影响尿酸的代谢。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尿酸前体物质,增加尿酸的生成,同时还可能抑制尿酸的排泄,从而导致尿酸水平升高。比如,经常大量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小孩,尿酸高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代谢相关因素 1.先天性代谢异常:某些小孩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尿酸代谢相关酶缺陷等代谢异常情况。例如,参与尿酸合成或排泄的相关酶发生基因突变等,导致尿酸的合成与排泄失衡,使得尿酸在体内堆积,引起尿酸高。这类情况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小孩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2.肥胖:肥胖的小孩体内脂肪细胞增多,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等,干扰尿酸的代谢过程,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研究发现,肥胖儿童中尿酸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三、疾病因素 1.肾脏疾病:如果小孩患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尿酸的排泄会减少,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出现问题时,尿酸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蓄积。 2.内分泌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尿酸代谢。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小孩,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减缓,包括尿酸的代谢,使得尿酸排泄减少,进而引起尿酸高。 四、药物因素 1.某些药物影响:部分药物可能会干扰尿酸的代谢。例如,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积聚;还有些化疗药物等也可能对尿酸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小孩尿酸高。但此类情况相对较少见,通常是在特定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相关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尿酸水平。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小孩尿酸高的情况,家长要格外关注。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小孩高嘌呤食物和高果糖食物的摄入,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关注小孩体重,帮助肥胖小孩适当控制体重,通过合理运动等方式来改善代谢状况。如果小孩患有相关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疾病,定期监测尿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在用药方面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尿酸代谢的不恰当药物,若因病情需要使用相关药物,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

    2025-09-30 12:13:51
  • 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

    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需遵循营养均衡原则,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减轻炎症;控制体重,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适量吃全谷物;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有肾功能不全者注意蛋白质摄入量,且老年人消化弱宜少食多餐。 一、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 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遵循营养均衡原则,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例如,每100克的鸡胸肉约含20克左右的优质蛋白质,鱼类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维生素方面,维生素C、维生素D等对关节健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每100克猕猴桃含维生素C约62毫克;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促进身体合成,也可从鱼类、蛋黄、强化奶制品中获取。矿物质如钙、镁等对骨骼健康有益,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老年人每天可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来补充钙;镁在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中含量较多,每100克菠菜约含118毫克镁。 二、有助于减轻炎症的食物 1.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类是Omega-3脂肪酸的优质来源,像三文鱼,每100克三文鱼约含2.7克Omega-3脂肪酸,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能够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症。 2.深色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例如蓝莓,每100克蓝莓含抗氧化剂成分较高,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关节组织的损伤,缓解炎症状态。 三、控制体重相关的饮食 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存在关节负重问题,控制体重对于减轻关节负担很重要。要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减少热量过剩导致的体重增加。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过多摄入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可能加重炎症反应;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每100克油炸薯条含有较高的脂肪量,过多脂肪堆积会增加关节的压力,不利于病情控制。应保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全谷物为主,如燕麦、糙米等,每100克燕麦约含77.4克碳水化合物,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维持肠道健康。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饮食上需综合考虑。例如合并糖尿病的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可选择燕麦等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主食,同时控制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比例,遵循糖尿病饮食的相关原则。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多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应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适量的精瘦肉等,并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摄入量。同时,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易于消化,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消化吸收。

    2025-09-30 12:13:36
  • 红斑狼疮运动好不好自愈

    红斑狼疮患者适当运动有增强身体素质、调节免疫系统、改善心理状态等积极影响,但运动难以使其自愈,该病需靠药物等医学手段控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将运动与规范药物治疗等结合来控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不同患者运动需个体化调整管理。 一、运动对红斑狼疮患者的积极影响 1.增强身体素质方面 运动可以提高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肺功能,例如适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能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有研究表明,规律进行有氧运动的红斑狼疮患者,其最大摄氧量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身体摄取和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强,从而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精力,减少疲劳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红斑狼疮患者通过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成年患者则能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老年红斑狼疮患者适当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降低跌倒等风险。 2.调节免疫系统方面 适当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免疫系统。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例如,运动可能会使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红斑狼疮患者更好地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同时可能对异常活跃的自身免疫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是相对温和且需要长期坚持运动来维持的。不同性别患者在运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可能没有本质差异,但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特点,在运动时需要注意根据自身激素水平变化等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3.心理状态改善方面 运动可以改善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状态。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具有愉悦身心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生活方式方面,红斑狼疮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要适度,根据自身病情来安排。比如病情处于活动期的患者,身体较为虚弱,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此时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而病情稳定期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有病史的患者在运动前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二、红斑狼疮仅靠运动难以自愈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是关键。运动虽然对患者有诸多益处,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红斑狼疮。目前医学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运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来纠正自身免疫紊乱的根本问题。例如,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特定的自身抗体异常产生等免疫异常情况,这些情况不是运动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药物等医学手段进行干预。 总之,红斑狼疮患者可以进行适当运动,但运动不能使疾病自愈,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运动与规范的药物治疗等相结合,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运动相关方面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和管理。

    2025-09-30 12:12:58
  • 晶体性关节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晶体性关节病的发病受多种人群因素影响,中老年人群因代谢功能减退、生活方式等易发病;男性因性别激素、生活习惯等更易患病;有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相关病史人群因器官功能或代谢紊乱发病风险高;长期高嘌呤饮食人群因尿酸生成过多易引发该病。 一、中老年人群 1.年龄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代谢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尿酸的代谢能力。中老年人体内尿酸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的概率升高,例如研究表明,50-60岁年龄段人群晶体性关节病(以痛风性关节炎为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下降,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时,就容易引发晶体性关节病。 2.生活方式与代谢关联:中老年人群往往可能存在运动量减少的情况,而饮食结构可能相对丰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概率增加,如过多食用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这些都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多,进而增加晶体性关节病的发病风险。 二、男性人群 1.性别激素影响: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雄激素会影响尿酸的代谢。有研究发现,男性体内雄激素可能会抑制尿酸的排泄,使得尿酸更容易在体内潴留形成结晶。相比女性,男性在相同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更易出现尿酸代谢异常,从而增加晶体性关节病的发病风险。 2.生活习惯差异: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可能更常饮酒,尤其是啤酒,啤酒中富含嘌呤,大量饮酒会使体内尿酸生成显著增加,这也是男性晶体性关节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男性,其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的男性。 三、有相关病史人群 1.肾脏疾病患者: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患有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的患者,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受损,导致尿酸在体内积聚。据临床统计,约有一定比例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有晶体性关节病,因为肾脏功能异常使得尿酸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尿酸盐结晶就容易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晶体性关节病的发生。 2.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紊乱情况。胰岛素抵抗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肥胖人群体内脂肪细胞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影响尿酸的代谢,血脂异常也可能干扰尿酸的正常代谢过程,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代谢综合征患者晶体性关节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例如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其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概率比正常人群高出数倍。 四、长期高嘌呤饮食人群 1.饮食结构与尿酸生成关系: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频繁食用海鲜(每100克某些海鲜含嘌呤量较高)、动物内脏(肝脏、肾脏等每100克含嘌呤量也较高)、浓肉汤等,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大幅增加。当尿酸生成量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时,尿酸就会在体内积聚形成尿酸盐结晶。长期如此,这些结晶就容易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晶体性关节病。例如长期每天大量食用高嘌呤食物的人群,其体内尿酸水平往往明显高于正常饮食人群,晶体性关节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大幅提升。

    2025-09-30 12:12:22
  • 喝啤酒为什么会痛风

    啤酒中嘌呤代谢生成尿酸,大量摄入打破尿酸平衡致蓄积,肾脏功能及尿酸排泄途径影响尿酸排泄,尿酸过高致结晶沉积关节引发炎症现痛风症状,老年人、有痛风病史者、年轻人因自身状况不同饮用啤酒易引发痛风,需注意控制啤酒摄入等以降低痛风风险。 一、啤酒中嘌呤的影响 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嘌呤在人体内经过代谢会最终生成尿酸。正常情况下,人体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平衡状态,但当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啤酒后,会使体内尿酸生成显著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每100毫升啤酒中大约含有一定量的嘌呤,长期大量饮用啤酒会打破尿酸的代谢平衡,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 二、尿酸排泄相关因素 1.肾脏功能影响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肾脏是排泄尿酸的重要器官。但如果本身存在肾脏功能不全的情况,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其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都会下降。因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等功能出现障碍,使得尿酸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从性别角度看,一般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容易出现肾脏功能相关的尿酸排泄问题,这可能与男性的生理代谢特点以及一些生活方式因素等有关,但根本还是在于肾脏对尿酸的处理能力。 2.尿酸排泄途径受阻 啤酒中的酒精成分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酒精在体内代谢会产生乳酸,乳酸会竞争抑制尿酸的排泄。无论是年轻人经常大量饮酒(包括啤酒),还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功能下降,酒精对尿酸排泄的抑制作用都会使尿酸在体内潴留。而且,长期大量饮用啤酒的人群,不管年龄大小、性别差异,都可能因为酒精的这种作用,使得尿酸排泄途径受阻,进而引发痛风。 三、痛风发作的机制 当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尿酸盐结晶就会析出。这些结晶会沉积在关节等部位,比如常见的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等。沉积的尿酸盐结晶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痛风发作的典型症状。而大量饮用啤酒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排泄减少,是促使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的关键因素,从而引发痛风。 四、特殊人群的情况 1.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肾脏等器官的功能下降,对于尿酸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如果老年人长期饮用啤酒,就更容易因为尿酸的蓄积而引发痛风。所以老年人应该尽量减少啤酒的摄入,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2.有痛风病史人群 对于曾经有过痛风发作的人群,无论年龄和性别,饮用啤酒都会极大增加再次痛风发作的风险。因为他们的体内尿酸代谢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饮用啤酒会进一步扰乱尿酸的平衡,所以这类人群必须严格禁止饮用啤酒,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尿酸控制相关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3.年轻人 年轻人如果有长期大量饮用啤酒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因为嘌呤摄入过多和尿酸排泄障碍而患上痛风。比如一些经常社交聚会大量饮用啤酒的年轻人,由于没有意识到啤酒与痛风的关系,长期下来就可能引发痛风,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工作。

    2025-09-30 12:11: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