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腹膜后纤维化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娟,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9年获北京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北大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和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内科知识全面,对待患者细致、耐心,擅长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腹膜后纤维化等。展开
  • 压力性紫癜是什么病,怎么办

    压力性紫癜是一种因压力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的疾病,常见于儿童、孕妇和老人,表现为皮肤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瘀点、瘀斑,通常可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需警惕。 压力性紫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剧烈咳嗽、呕吐、哭闹、用力排便、重体力劳动、分娩等导致胸腔、腹腔内压力突然增加,致使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溢,从而在皮肤上出现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瘀点、瘀斑。 对于压力性紫癜患者,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咳嗽、缓解呕吐、平复情绪等。其次,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刺激。大多数压力性紫癜患者预后良好,紫癜可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消退,一般不会留下痕迹。但如果出现皮肤大片瘀斑、瘀斑持续不消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 此外,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容易发生压力性紫癜,需要特别关注。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正确的呼吸和用力方式,避免过度用力;儿童应避免剧烈哭闹和过度用力;老年人应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减少压力性紫癜的发生风险。 总之,压力性紫癜是一种可以自行消退的疾病,但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同时,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压力性紫癜的发生。

    2025-08-06 14:53:46
  • 免疫球蛋白e偏高严重吗

    免疫球蛋白E偏高是否严重,取决于偏高的原因。可能是过敏、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需就医检查并针对病因治疗。 免疫球蛋白E偏高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过敏反应:免疫球蛋白E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过敏反应。如果您有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流涕、打喷嚏、呼吸困难等,那么免疫球蛋白E偏高可能是过敏反应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免疫球蛋白E偏高,如蛔虫、钩虫、血吸虫等。如果您有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如腹痛、腹泻、贫血等,需要进行驱虫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球蛋白E偏高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他原因:免疫球蛋白E偏高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感染、肿瘤、药物等。如果您的免疫球蛋白E偏高是由这些原因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总之,免疫球蛋白E偏高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但具体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您发现免疫球蛋白E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08-06 14:52:55
  • 红斑狼疮是皮肤病吗

    红斑狼疮包括皮肤型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类型,皮肤型红斑狼疮属皮肤病范畴,有皮肤损害等特点且发病与遗传、紫外线等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全身多系统受累及皮肤表现,不同人群红斑狼疮患者需注意相应生活方式,有家族史人群要关注自身状况以便早期发现干预。 一、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特点 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常见的有红斑、鳞屑等,好发于曝光部位,如面部等,其发病与遗传、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有关,从皮肤病变角度符合皮肤病的特征表现。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相关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有全身多系统受累的情况外,也会有皮肤表现,比如面部蝶形红斑等,虽然它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但皮肤是其受累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不能单纯将红斑狼疮完全归为皮肤病,但皮肤型红斑狼疮明确属于皮肤病范畴,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有皮肤相关表现。 对于不同人群,红斑狼疮患者若为皮肤型红斑狼疮,在生活方式上需注意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因为紫外线可诱发或加重皮肤损害,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因美容等需求更要注意防晒;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论男女都要遵循规范的治疗和监测,以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对各系统包括皮肤的损害。在病史方面,有红斑狼疮相关家族史的人群要更关注自身皮肤及身体状况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2025-08-06 14:52:09
  • 抗心磷脂抗体igg和igm的区别

    抗心磷脂抗体是与多种含磷脂结构抗原物质相关的一组抗体,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心磷脂抗体IgG和IgM有如下具体区别。 一、具体区别 1.IgM: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其在体内含量较低。它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一般在感染的3至5天开始产生,这代表机体处于急性感染期。不过该抗体维持时间短且消失快,在血液中仅持续2至3周,同时不能够通过胎盘。 2.IgG:是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在人体中的含量最多。它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通常在IgM接近消失时IgG的含量达到高峰,并且在血液中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能长期存在,这往往代表感染在体内已存在一段时间,提示处于感染的中后期或是有既往感染。 二、抗心磷脂抗体介绍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等关系密切。自从1983年Harris等建立了测ACA的方法以来,有关该抗体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 总之,以上就是抗心磷脂抗体IgG和IgM的区别,需要注意身体内抗心磷脂抗体的含量情况。

    2025-08-06 14:49:52
  • 压力性紫癜原因

    压力性紫癜是一种因血管内压力增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的疾病,儿童、老人等人群多发,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红色瘀点或瘀斑,无自觉症状,可自行消退,严重时需就医,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压力性紫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以下是对其原因及相关内容的整理: 1.原因:当身体受到剧烈的压力或冲击时,血管内的压力增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渗,从而引起皮肤或黏膜下的出血点或瘀斑。 2.好发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压力性紫癜。 3.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紫红色瘀点或瘀斑,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大腿、臀部、上肢等部位,一般无自觉症状,可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消退。 4.治疗: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如果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可使用止血药、抗组胺药等进行治疗。 5.预防: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对于容易发生压力性紫癜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 总之,压力性紫癜是一种可以自行消退的疾病,但如果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助于预防压力性紫癜的发生。

    2025-08-06 14:44: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