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高血压属于哪个科

    综合医院中高血压患者通常首先就诊心血管内科,若怀疑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转诊内分泌科,年龄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可首诊全科医学科,儿童高血压先就诊儿科,老年高血压患者首诊心血管内科且常伴其他系统疾病需兼顾,就诊时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综合医院中高血压所属科室 在综合医院中,高血压患者通常首先就诊于心血管内科。因为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心血管内科医生擅长对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包括判断高血压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以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压治疗方案等。 二、其他可能涉及的科室 (一)内分泌科 如果怀疑高血压是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相关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可能需要转诊至内分泌科进一步排查和诊治。因为内分泌科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鉴别这些由内分泌因素引发的高血压情况。 (二)全科医学科 对于一些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全科医学科也可以作为首诊科室。全科医生能够从整体上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协调不同科室之间的诊疗,为患者提供连续、综合的医疗服务,在管理高血压的同时,兼顾患者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综合处理。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就诊情况 (一)儿童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现也需要及时就诊。一般可以先就诊于儿科,儿科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等综合评估高血压的原因,比如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儿科相关疾病导致的高血压情况。 (二)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就诊时除了心血管内科外,若有其他系统的伴随疾病,可能也会涉及相应科室。例如合并糖尿病时可能会涉及内分泌科;合并骨关节疾病时可能会涉及骨科等,但首诊通常还是以心血管内科为主来整体把控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风险的管理。同时,老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需要家属陪同,以便更好地向医生提供病史等相关信息,并且要注意行动不便等情况,确保就诊过程安全顺利。

    2025-10-29 12:02:56
  • 心率过快的原因有哪些

    心率过快可由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浓茶引起,也可因病理性因素中心血管疾病的冠心病、心衰,内分泌疾病的甲亢,感染性疾病的肺炎败血症,其他系统疾病的贫血导致,还与特殊人群中儿童先天结构异常、发热,孕妇血容量增加及激素变化,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合并慢性病等相关。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人体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会通过加快跳动来输送更多血液,从而导致心率过快,这是身体的正常应激反应。 2.情绪激动: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强烈情绪状态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促使心率加快。 3.饮酒、喝咖啡或浓茶:酒精、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会影响心脏的节律,引发心率过快。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可能会代偿性加快跳动。 心力衰竭: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心输出量下降,机体为了满足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心率会反射性增快。 2.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进而引起心率过快。 3.感染性疾病 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会刺激机体,导致心率加快以应对感染带来的机体变化。 4.其他系统疾病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机体缺氧,心脏需通过加快跳动来增加氧的输送,从而出现心率过快。 三、特殊人群相关因素 1.儿童:先天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导致心率过快,此外,发热等感染性疾病也容易引起儿童心率加快,因为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感染时更易出现心率异常。 2.孕妇:孕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激素水平变化等生理因素可导致心率相对增快,一般属于生理性的,但也需密切监测。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可能逐渐减退,且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若慢性病控制不佳,容易出现心率过快,需警惕是否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等情况。

    2025-10-29 12:02:05
  • 心脏病遗传吗

    遗传性心脏病分单基因的如长QT综合征(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突变致电活动异常具家族聚集性按遗传方式传递)、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代谢基因变异致胆固醇高增冠心病风险),多基因的如冠心病(遗传约占一定比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多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有遗传易感性者健康生活方式可降发病风险,儿童期有家族史者要早期查心脏,中青年需监测相关指标,老年人要防急性发作并备急救药。 一、遗传性心脏病的类型及机制 1.单基因遗传性心脏病:部分心脏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发,如长QT综合征,是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致使心脏电活动异常,具明显家族聚集性,按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传递,患者在特定诱因下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又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变异,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显著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 2.多基因遗传性心脏病:多数常见心脏病属多基因遗传,是多个基因变异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冠心病为例,遗传因素约占50%-60%,家族中有冠心病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较无家族史者升高,且不同性别有差异,男性可能更早受遗传因素影响发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亦为多基因遗传,遗传因素占一定比例,同时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对其发病影响显著。 二、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1.生活方式的调节作用:即便存在心脏病遗传易感性,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发病风险。有家族心脏病史者,保持合理饮食(低油、低盐、低脂,多摄入蔬果)、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能延缓或避免心脏病发生。例如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倾向者,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可推迟高血压发病年龄或降低发病几率。 2.不同年龄阶段的关注要点:儿童期有家族心脏病史者,需留意生长发育中可能出现的心脏异常,定期行心脏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遗传相关病变;中青年时期,除坚持生活方式管理外,需密切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因多基因遗传性心脏病在该阶段可能逐步显现风险;老年人有家族史者,更要警惕心脏病急性发作,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熟知发病时的应对举措。

    2025-10-29 12:01:27
  • 心脏骤停抢救黄金时间是什么

    心脏骤停抢救黄金时间为4分钟内,常温下大脑缺氧超4分钟脑细胞不可逆损伤,4分钟后抢救困难预后差,儿童及有基础疾病人群亦适用此黄金原则,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心肺复苏并尽快打急救电话争取挽救生命。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若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就会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而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非常关键,一般认为是4分钟内。 4分钟内的重要性及相关机制 脑损伤机制:在常温下,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脑细胞就会开始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因为大脑对氧气的需求极高,心脏骤停后,脑部血流迅速中断,氧气供应停止,脑细胞会逐渐死亡,一旦超过4分钟,即使后续恢复心跳,也往往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植物人状态等。对于儿童来说,同样适用这一黄金时间原则,儿童的脑部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相对成人也没有明显优势,也是在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关键时段,若能在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等抢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几率和预后质量。 4分钟后抢救的困难及预后差异 4分钟后抢救情况: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后超过4分钟才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脑组织已经有较多细胞死亡,即使后续通过心肺复苏恢复了心跳,患者能够存活并恢复良好神经功能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比如儿童心脏骤停,由于儿童的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心脏骤停发生后,耐受缺氧的时间同样遵循4分钟内的黄金原则,而且儿童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导致的休克等有关,在抢救时需要更加迅速地识别并采取急救措施,因为儿童的病情变化往往更为迅速,错过4分钟的黄金时间,预后会更差。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就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等的患者,心脏骤停发生后,其身体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更差,更需要在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抢救,否则预后不良的风险更高。 总之,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时间内挽救患者生命。

    2025-10-29 12:00:08
  • 高血压喝什么茶好

    绿茶、菊花茶、普洱茶、杜仲茶对血压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茶对血压影响有限,不能替代正规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健康生活方式与必要药物治疗综合控压并定期监测调整方案。 一、绿茶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等成分,研究表明,儿茶素能够帮助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压。对于一般人群,日常适量饮用清淡的绿茶可能有一定益处,但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且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不能仅依赖绿茶来降压,应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如果是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过量饮用绿茶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这类人群饮用时需注意适量。 二、菊花茶 菊花具有一定的平肝明目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菊花中的有效成分对血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扩张血管,辅助降低血压。健康人群可以适量饮用菊花茶来作为日常保健,但对于低血压患者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饮用菊花茶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有可能出现血压过度降低的情况。例如,本身血压偏低的人饮用后可能会感觉头晕等不适症状加重。 三、普洱茶 普洱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从而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辅助调节效果。不过,普洱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对于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群,如患有高血压且睡眠质量不佳的人,大量饮用普洱茶可能会影响睡眠,进而间接影响血压的稳定,这类人群需要控制普洱茶的饮用量和饮用时间。 四、杜仲茶 杜仲中含有的杜仲胶等成分被研究发现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机制,能够通过调节血管的紧张度等方面来辅助降低血压。但杜仲茶也并非适用于所有高血压人群,比如孕妇以及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在饮用杜仲茶前最好咨询医生,因为杜仲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或者对孕妇产生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茶对于血压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来综合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29 11:59: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