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冠心病猝死的几率有多大

    冠心病猝死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冠心病患者每年猝死发生率约1%-2%,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均有影响,特殊人群需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猝死几率。 影响冠心病猝死几率的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冠心病的病情往往会逐渐加重,发生猝死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老年人血管硬化等情况更为明显,心脏功能等多方面机能衰退,更容易出现心脏骤停等导致猝死的情况。 性别因素:男性相对女性来说,在冠心病猝死几率上可能更高一些。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往往更容易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等,这些都可能增加冠心病猝死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血脂异常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显著增加冠心病猝死的几率。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猝死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很多。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功能等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肥胖、血脂异常等问题,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也就提高了猝死的几率。 不健康饮食: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饮食,会使血脂升高、血压异常等,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增加猝死可能性。 病史因素:如果冠心病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多次发生心绞痛、心脏结构已经有明显改变(如心脏扩大等),那么猝死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例如,存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如低于30%等情况)的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就较高。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女性冠心病患者也不能忽视自身健康,同样需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无论男女都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律服药,避免各种可能诱发猝死的因素,如情绪过度激动、过度劳累等,以降低猝死的几率。

    2025-10-09 10:43:33
  • 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有多种症状,心血管相关症状包括心悸(不同年龄人群因不同诱因出现)、胸痛(部位不固定、性质多样,女性易受情绪影响);全身其他系统症状有呼吸困难(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神经系统症状(伴头晕、失眠、多梦、焦虑、多汗等,病史长易形成恶性循环),诊断时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等相关疾病。 心血管相关症状 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有时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这种情况可在安静状态或轻微活动后出现,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年轻人可能因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诱因引发,老年人则可能在基础疾病等因素协同下出现。例如一些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的年轻人,会频繁感觉心悸不适。 胸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为心前区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隐痛等,一般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几分钟,有的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久。女性相对更易受情绪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胸痛症状,比如情绪激动时可能诱发胸痛发作。 全身其他系统症状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不畅,患者常感觉空气不足,需深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可在静息时出现,也可在活动后加重,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因轻微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而经常运动的人相对可能在更严重的精神刺激等情况下才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可伴有头晕、失眠、多梦、焦虑、多汗等症状。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因长期受疾病困扰而出现焦虑情绪加重,影响睡眠,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有多年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史的患者,往往存在严重失眠,睡眠质量差又会加重心脏不适和焦虑情绪。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不同个体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可能有不同的侧重表现,在诊断时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等相关疾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2025-10-09 10:42:23
  • 心脏双房增大严重吗

    心脏双房增大的严重性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病因多样且不同病因病情进展不同,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影响不同,女性妊娠等特殊状态及男性不良生活方式可致病情恶化,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及改善生活方式以延缓进展降并发症风险。 从心脏功能影响角度分析,双房增大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左房增大可能影响左心的充盈和射血,右房增大也会对右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双房增大程度加重,心输出量逐渐减少,患者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稍事活动就感到心悸、气短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若出现心脏双房增大,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等,若不及时干预,随着年龄增长,双房增大可能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心脏发育和功能,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老年人出现双房增大,往往与退行性病变、慢性疾病等有关,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双房增大后心脏储备功能差,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的发生风险增加。 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心脏负担加重,若本身有双房增大的基础,可能会使病情恶化,妊娠过程中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男性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会加重心脏负担,促使双房增大病情进展,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几率。 在治疗方面,首先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等控制血压水平;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抗风湿治疗、瓣膜修复或置换等手术治疗。同时,要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等,以延缓双房增大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10-09 10:41:24
  • 脉搏和心率一样吗

    脉搏是动脉搏动,可在手腕桡动脉等部位触摸,由心脏射血使动脉血管壁产生有节律波动形成;心率是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由窦房结控制。二者定义、测量部位、产生机制、临床意义均有区别,不同年龄、人群心率和脉搏异常临床意义不同,生活方式会影响其情况,心率异常可能反映心脏病变,脉搏异常还可能与外周血管情况相关。 脉搏是指动脉搏动,通常可以在手腕桡动脉处、颈部颈动脉处等部位触摸到。它是心脏搏动射血时,动脉血管壁产生的有节律的波动。而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来准确测量。 从年龄角度看,新生儿心率较快,一般在120-14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慢,成人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女性心率通常比男性稍快一点;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其脉搏和心率的情况可能会因病情而有所不同,比如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脉搏短绌等异常情况。 产生机制差异 心率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控制,窦房结发出电信号,引起心肌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心率。而脉搏是心脏每次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使动脉血管扩张和回缩形成的搏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运动的人心脏功能较好,心率可能相对较慢,脉搏也会相对有力且节律规整;但如果是长期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率和脉搏出现异常。 临床意义区别 心率异常可能反映心脏本身的病变,如心律失常等;脉搏异常除了可能与心脏病变有关外,还可能与外周血管的情况相关,比如外周血管狭窄等会影响脉搏的传导。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心率和脉搏的异常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儿童心率过快可能提示发热、贫血等情况,老年人脉搏异常可能与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监测心率和脉搏有助于评估病情控制情况等。

    2025-10-09 10:40:27
  • 低血压的人能吃天麻吗

    低血压人群能否吃天麻不能一概而论,天麻对血压无单一明确绝对作用,生理性低血压人群食用需密切观察自身反应,病理性低血压人群食用需综合评估病情等多方面因素,建议食用前咨询医生,由医生综合个人具体情况给出精准建议。 从天麻的药理作用角度 天麻具有一定的平肝息风等功效。然而,关于天麻对血压的直接影响,现有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天麻对血压的影响并非呈现单一的明确降低或升高的绝对作用。部分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实验条件或某些个体中,天麻可能不会对低血压人群的血压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其能直接提升低血压人群的血压。 不同低血压人群的差异情况 生理性低血压:对于本身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生理性低血压人群,在适量食用天麻时,通常需要密切观察自身血压及身体反应。如果食用天麻后未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一般可以谨慎食用,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因为个体对天麻的反应存在差异,即使是生理性低血压人群,也不能完全排除食用天麻后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影响。 病理性低血压:如果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病理性低血压人群,比如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的低血压情况,在考虑食用天麻时则需要更加谨慎。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病情、正在接受的其他治疗等多方面因素。因为这类人群的身体状况相对复杂,天麻的食用可能会干扰对病情的判断或与其他治疗产生未知的相互作用。例如,若患者同时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天麻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或作用效果,所以必须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谨慎决定是否食用天麻。 总体而言,低血压人群能否吃天麻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食用前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如低血压的类型、严重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疾病以及正在接受的治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给出更精准的建议。

    2025-10-09 10:39: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