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血压110/150需要吃药吗

    血压110/150mmHg已达2级高血压水平,是否需吃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为首次发现先不同日多次测血压确认,然后看非药物干预情况,如生活方式调整及不同人群差异,若生活方式干预一段时间后血压未达目标值通常需启动药物治疗,还需考虑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儿童、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特殊情况,总之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非药物干预方面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都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比如饮食上要遵循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减少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等的摄入;要进行适量运动,一般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要戒烟限酒,吸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应严格戒烟,男性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还要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不同人群差异:对于年轻患者,如果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可先尝试较长时间的非药物干预,观察血压变化。而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时,非药物干预也需积极进行,但同时要更谨慎地考虑药物治疗的时机和方案,因为老年患者血压波动相对较大,非药物干预可能需要更细致地调整。 药物干预考量 一般情况:当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一段时间(通常为1-3个月)后,血压仍未达到目标值(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为低于140/90mmHg,若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等,目标值为低于130/80mmHg),则通常需要启动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多种类别,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110/150mmHg时需谨慎评估,因为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在医生密切监测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方案;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血压110/150mmHg极为罕见,若出现需详细检查明确病因,一般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仅在严重情况下且经过充分评估后才考虑谨慎使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对于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血压110/150mmHg可能需要更积极地评估和药物干预,但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要考虑对心脑血管的保护等多重因素。 总之,血压110/150mmHg是否需要吃药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为首次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2025-10-09 12:32:19
  • 心脏照影怎么做

    心脏照影包括术前准备(患者禁食、告知病史,准备物品)、术中操作(选择穿刺部位、插入导管注造影剂),适用人群为胸痛疑似冠心病、已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注意事项有对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需特殊关注,术后护理包括穿刺部位护理(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护理方式)和一般护理(补液、观察病情)。 1.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需禁食4-6小时,以避免术中呕吐引起误吸。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基础疾病史等。例如有糖尿病的患者,需告知医生血糖控制情况,可能需要调整术中的相关处理。 物品准备:准备好心脏造影所需的导管、注射器等器械,以及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等。 2.术中操作 穿刺部位选择: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穿刺。如果选择桡动脉穿刺,患者需取平卧位,手臂外展;若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需平卧,下肢伸直。 导管插入:通过穿刺针穿刺进入动脉后,插入导丝,然后沿导丝将导管送入主动脉,再通过导管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在注入造影剂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发热感等不适,但一般能耐受。通过X线透视可以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狭窄等病变。 心脏照影的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1.适用人群 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当患者有不典型胸痛症状,临床难以鉴别是冠心病还是其他原因引起时,可通过心脏造影明确。 已知冠心病患者: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是否需要进行支架植入等。 心肌梗死患者:帮助明确梗死相关血管,指导急诊介入治疗。 2.注意事项 对造影剂过敏者慎用:如果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在检查前需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害,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评估造影剂使用的风险受益比,必要时可在检查前后进行水化等处理以保护肾功能。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注意穿刺部位的观察,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心脏照影后的护理 1.穿刺部位护理 桡动脉穿刺部位:术后需压迫止血,然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同时观察手部的血运情况,如肤色、温度、动脉搏动等。 股动脉穿刺部位:术后需平卧,穿刺侧下肢制动6-24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 2.一般护理 补液: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025-10-09 12:31:25
  • 情绪波动或者脾气大的人容易得心律失常吗

    情绪波动或脾气大可通过影响应激激素分泌打乱心脏电传导系统增加心律失常风险,不同人群受影响有差异,年轻人相对有自我恢复能力但长期不改善仍有风险,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更易诱发,有基础病史人群情绪波动易致心律失常发作频繁甚至引发严重心脏事件,应通过情绪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体检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几率。 情绪波动或者脾气大时,人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例如,肾上腺素能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长期或频繁的情绪波动、脾气大可能会打乱心脏正常的电传导系统,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状态的人群,相较于情绪较为平稳的人群,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所升高。 不同人群的差异及影响 年轻人:年轻人若长期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可能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比如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士,长期面临工作压力等导致情绪易激动,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情况,但相对来说,年轻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对健康,在情绪调整后可能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长期不改善仍会增加患病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有所减退,血管弹性下降等。情绪波动或脾气大时,心脏负担加重,更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如房颤等。因为老年人的心脏电传导系统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情绪因素更容易打破心脏电活动的平衡。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就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情绪波动或脾气大是明确的心律失常诱发因素。例如,冠心病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心肌缺血可能加重,同时应激激素的作用会进一步干扰心脏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发作频繁,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脏事件,如心肌梗死等。 预防及应对建议 情绪管理:对于容易情绪波动、脾气大的人群,应注重情绪管理。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例如,每天进行15-20分钟的深呼吸练习,能帮助放松身体和情绪,降低应激激素的分泌。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慢跑等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和调节情绪。 定期体检:有心脏基础疾病或容易情绪波动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以便早期发现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并及时干预。 总之,情绪波动或者脾气大确实会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通过积极的情绪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

    2025-10-09 12:30:39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如何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超重或肥胖者减体重,BMI控18.5-23.9kg/m2,不同人群制定合理减重计划)、限盐(日钠盐摄入≤6g,高盐地区严格控盐)、戒烟限酒(戒烟,男饮酒酒精量≤25g/d、女≤15g/d,孕妇禁酒);药物治疗常用CCB等,老年选CCB类,ACEI适用于伴心衰等,ARB用于不耐受ACEI干咳者,利尿剂注意电解质;特殊人群中老年治疗谨慎,女性更年期关注激素替代对血压影响,有特殊病史者选药考虑对相关疾病影响。 限盐:减少钠盐摄入可显著降低血压。每日钠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g。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高盐饮食地区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可通过使用限盐勺、减少外出就餐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家庭烹饪时尽量少用酱油、咸菜等含高盐的调味品。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重高血压,所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必须戒烟。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孕妇则应绝对禁酒。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的选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等。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CCB类药物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如氨氯地平等,其对收缩压的降低作用较为显著,且对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耐受性较好。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情况的患者,但要注意干咳等不良反应;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等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不良反应的患者;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但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钾等电解质水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上要考虑对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如肾脏功能,因为老年患者肾脏功能有所减退,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肾脏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避免出现脑供血不足等情况。 女性患者:更年期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能与激素变化有关,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的降压治疗外,还需关注激素替代治疗对血压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例如,对于有激素替代治疗需求的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要评估使用激素后对血压的影响,以及与降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特殊病史患者: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考虑对血糖的影响,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需密切监测血糖。对于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诱发痛风发作的药物。

    2025-10-09 12:30:14
  • 低血压头晕恶心怎么办

    当出现低血压头晕恶心时,首先要立即采取缓解措施,如躺下休息、补充水分;然后寻找低血压原因并针对性处理,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最后要及时就医评估,出现相关严重症状或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一、立即采取的缓解措施 1.躺下休息:当出现低血压头晕恶心时,应立即找个安全的地方躺下,这样可以减少因体位变化导致脑供血不足加重头晕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要确保其躺在舒适且安全的环境中,避免磕碰;老年人则要注意躺下时动作缓慢,防止摔倒引发其他意外。 2.补充水分:适量饮用一些温开水,因为脱水可能会加重低血压的情况。如果是儿童,要控制好饮水量,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呛咳;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的老年人,要注意饮水的量和速度,遵循医生的建议。 二、寻找低血压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1.生理性低血压 原因:部分健康人血压虽低,但无任何自觉症状,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处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正常生长发育;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走等。 2.病理性低血压 原因 心血管疾病: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血压降低。 内分泌代谢疾病: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影响血压。 其他:如大出血、严重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引起低血压。 处理:如果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需要针对具体的心血管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对于内分泌代谢疾病导致的低血压,要治疗原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对于大出血等紧急情况则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儿童若出现病理性低血压,病情往往变化较快,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对于病理性低血压更要重视,尽快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三、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指征:如果头晕恶心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儿童出现低血压头晕恶心且精神状态差、哭闹不止等情况要及时送医;老年人出现此类情况更要尽快就医,因为老年人病情可能进展迅速。 2.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血压测量可以明确低血压的程度;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心血管方面的异常;血液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内分泌代谢等方面的问题。儿童在进行检查时可能需要家长的配合安抚,使其能够顺利完成检查;老年人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基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025-10-09 12:27: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