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左心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左心衰竭的病因包括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缺血或梗死、心肌炎和心肌病等致心肌结构功能改变)、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容量负荷过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及其他因素(年龄增长致心脏退变且易合并基础病、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饮酒肥胖高盐饮食等、有心肌梗死或瓣膜病病史等易引发)。 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如病毒性心肌炎等,以及原发性心肌病,像扩张型心肌病等,都可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病毒感染后,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炎症,进而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扩张型心肌病病因虽部分尚不明确,但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会使心脏扩大,收缩功能减退。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心室必须加强收缩才能克服增高的阻力,久而久之左心室心肌肥厚,顺应性降低,最终导致左心衰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都可能引发左心衰竭,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患病率上有一定差异,但长期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相似的。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到主动脉受阻,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患者在活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左心功能逐渐减退。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收缩期一部分血液反流至左心房,使左心房容量负荷增加,进而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也增加,长期可导致左心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二尖瓣结构异常,如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二尖瓣病变等都可能引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舒张期主动脉内血液反流至左心室,使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逐渐引起左心衰竭。 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生理性退变,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弹性降低,同时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都增加了左心衰竭的发生风险。例如,老年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引发冠心病相关的左心衰竭。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肌病,增加左心衰竭的发生概率;过度肥胖的人群,心脏负担加重,也更容易出现左心衰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进而影响心脏功能。 病史因素:有过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因为心肌梗死会造成心肌细胞的大量坏死,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有瓣膜病病史的患者,如果瓣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控制,也会逐渐发展为左心衰竭。
2025-10-09 12:23:23 -
心律不齐适合吃什么水果
富含钾、镁元素及维生素B族的水果对心脏有益,香蕉等富含钾,橙子等含钾,葡萄等含镁,苹果、梨含维生素B族,不同人群食用需注意相关事项。 香蕉是钾的良好来源,每100克香蕉中约含钾256毫克。钾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参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有助于稳定心脏的节律。有研究表明,适当补充钾元素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一般人群每天吃1-2根香蕉较为适宜,但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因为过量摄入钾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橙子 橙子也是钾的丰富来源之一,每100克橙子含钾约159毫克。橙子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心脏健康有益。一般人群可每天食用1-2个橙子,但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橙子的糖分含量,避免血糖波动影响心脏状况,应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量食用。 富含镁元素的水果 葡萄 葡萄中含有一定量的镁,每100克葡萄含镁约10毫克左右。镁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参与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电生理活动,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镁缺乏可能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补充镁元素有助于改善心肌的电稳定性。一般人群可以适量食用葡萄,每天吃100-150克左右比较合适,但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用时要注意避免一次吃太多导致消化不良。 黑加仑 黑加仑的镁含量相对较高,每100克黑加仑含镁约12毫克。黑加仑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保护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减少炎症反应,间接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一般人群可适当食用黑加仑,比如每天吃50克左右,但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需要先少量尝试,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食用。 富含维生素B族的水果 苹果 苹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B族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对于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苹果富含果胶等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一般人群每天吃1-2个苹果比较适宜,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以食用,但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呛噎,可将苹果切成小块食用。 梨 梨也含有维生素B族,同时梨具有清热润肺的作用,对于一些因上火等因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人群有一定好处。每100克梨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一般人群每天可食用1-2个梨,但脾胃虚寒的人群要注意避免过多食用生冷的梨,可选择煮熟后食用。
2025-10-09 12:23:04 -
心力衰竭如何分期
心力衰竭分为四期,A期是心力衰竭高危期,有相关危险因素但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及症状体征;B期是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期,有基础心脏疾病但无心力衰竭症状;C期是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期,有基础心脏疾病且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体征;D期是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期,病情严重经治仍有严重症状需特殊干预。 人群特征:包括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年龄、性别方面无特定偏向,但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生活方式上可能存在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情况。 定义及特点:此期患者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也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但存在发展为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例如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就处于心力衰竭的A期,有发展为心力衰竭的潜在可能,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如严格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B期: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期 人群特征:有基础心脏疾病,但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人群,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易处于该期。 定义及特点:患者已有心脏结构的异常,如心肌肥厚、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但还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比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进入B期,心脏已经存在结构改变,但还没有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症状,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及时干预基础心脏疾病进展,防止发展为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C期: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期 人群特征:有基础心脏疾病,且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无明显差异,有基础心脏疾病且病情进展的人群易处于该期。 定义及特点:患者有基础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并且出现了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双下肢水肿等表现时就处于C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同时要关注患者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限制体力活动等。 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期 人群特征:病情严重,经各种治疗后仍有严重心力衰竭症状的人群,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性别无明显差异,基础心脏疾病严重且预后差的人群易处于该期。 定义及特点: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且反复发生心力衰竭事件,需要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心脏移植等。此期患者症状严重,生活质量差,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进行综合管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同时要考虑到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合并症等对治疗的影响,积极寻找可能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预后。
2025-10-09 12:22:12 -
心脏骤停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脏骤停后可引发多种系统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缺氧性损伤、神经功能缺损;心肺系统并发症如心肌损伤、肺部并发症;其他系统并发症如肾功能损伤、代谢性并发症,不同人群在各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表现及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 神经功能缺损:部分患者在心脏骤停复苏后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如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认知障碍可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运动障碍可出现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有研究显示,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中,约一定比例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的概率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酗酒等)的患者也可能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风险。 心肺系统并发症 心肌损伤:心脏骤停时,心肌缺血缺氧可导致心肌损伤。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会升高。心肌损伤可能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不同性别患者心肌对缺血缺氧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在心脏骤停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能因生理差异有所不同;有冠心病等心脏基础病史的患者,本身心肌储备功能差,心脏骤停后心肌损伤更易发生且程度可能更重。 肺部并发症:心脏骤停复苏后可能出现肺部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操作可能对肺部造成一定机械性损伤,且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波及肺部。研究发现,心脏骤停患者中部分会发展为ARDS,年龄较大的患者、长期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其他系统并发症 肾功能损伤:心脏骤停后,肾脏灌注不足,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肾脏是对缺血敏感的器官之一,心脏骤停导致的低血压会使肾脏血流减少,进而损伤肾小管等结构。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肾功能对缺血的耐受和恢复能力不同,儿童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对成人更易出现肾功能损伤且恢复可能较复杂;有慢性肾病病史的患者,心脏骤停后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可能更严重,恢复难度更大。 代谢性并发症:心脏骤停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出现代谢紊乱,如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高血糖是由于应激情况下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所致,而电解质紊乱可能包括血钾、血钠等的异常,例如血钾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盐饮食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钠代谢相关问题,心脏骤停后更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调节异常,心脏骤停后高血糖的发生风险更高且更难控制。
2025-10-09 12:20:33 -
房颤病人饮食注意什么
房颤病人需注意饮食调控,要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量在5克以下,心衰者更限3克内;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日酒精量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合理摄入钾元素,每天2000-4000毫克,肾功不全者遵医嘱;控制咖啡因摄入,日不超200毫克;保证均衡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果,老年者注意易消化,合并糖尿病者合理搭配碳水。 一、控制盐分摄入 1.原因及影响: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一般来说,房颤病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对于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房颤病人,更要严格限制在3克以内。比如一些腌制食品、咸菜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 二、限制酒精摄入 1.原因及影响:酒精可刺激心脏,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房颤的发作风险。有研究表明,过量饮酒的人群房颤发生几率明显高于不饮酒或适度饮酒的人群。所以房颤病人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这里的酒精摄入量换算成常见饮品,比如啤酒大约不超过750毫升,白酒不超过50毫升等。 三、合理摄入钾元素 1.原因及影响:钾元素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土豆等,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一般建议房颤病人每天摄入钾元素2000-4000毫克,可以通过多食用上述富含钾的食物来补充,但如果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入钾元素,因为肾功能不全时钾元素排泄受限,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 四、控制咖啡因摄入 1.原因及影响:过量的咖啡因可能会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跳加快,诱发房颤发作或使房颤病情加重。房颤病人应限制咖啡、浓茶等富含咖啡因饮品的摄入,一般建议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大约相当于2杯普通浓度的咖啡。 五、保证均衡营养 1.具体要求: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摄入,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质等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例如每天应摄入不少于500克的蔬菜,种类应多样化,水果可摄入200-300克左右。对于老年房颤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饮食上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可适当将食物做得细软一些,但仍要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房颤病人,在控制糖分摄入的同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等,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心脏状况。
2025-10-09 12:1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