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血压160/100属于几级高血压

    血压160/100mmHg属二级高血压即中度高血压,会对心血管和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饮食低盐、多蔬果,适量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及就医评估可能的药物干预来应对,不同人群在相关措施实施上有差异,有特殊病史者选治疗方案需谨慎权衡。 二级高血压的健康风险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二级高血压状态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等情况,进而增加患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会显著升高。对于不同性别而言,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升高的趋势。 对脑血管的影响:容易引发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发生玻璃样变、微动脉瘤等病变,当血压波动时,这些病变的血管容易破裂或堵塞,从而导致脑血管事件。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比如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二级高血压带来的脑血管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群,本身就存在遗传易感性,二级高血压会使其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幅提升。 应对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方面:对于二级高血压患者,要遵循低盐饮食原则,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钾、镁等元素的摄取,例如多吃香蕉(富含钾)、菠菜(富含镁)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调整的具体实施方式略有不同,年轻人可能更容易接受通过合理搭配餐食来实现低盐饮食,而老年人则需要更注重饮食的易消化性等;女性在饮食调整时可能更关注美观和口感与健康的平衡。 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例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可以从每天短时间的快走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在开始运动时需要更加谨慎,逐步调整生活方式,运动前后都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放松措施。 定期监测血压:二级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一般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量血压,如晨起后和傍晚时分。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血压波动较大,更要密切监测,并且在血压监测时要注意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比如使用合适袖带、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等。 就医评估与可能的药物干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靶器官损害情况等,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果需要药物干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但这里不涉及具体药物的服用指导。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既要考虑降压效果,又要考虑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

    2025-10-15 15:17:51
  • 老年人血压150-90正常吗

    老年人血压150-90属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压正常高值范围,需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应通过调整饮食、运动、戒烟限酒来改善,定期监测血压,若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异常则需评估是否药物干预,以维持血压合适范围降低并发症风险。 一、老年人血压150-90的情况分析 (一)正常血压范围参考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高压)一般在90-139mmHg,舒张压(低压)在60-89mmHg。老年人血压150-90属于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压处于正常高值范围。 (二)不同情况考量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情况较为常见,这会使血压更容易出现波动。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血管的顺应性越差,血压相对更容易偏高。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老年人有高盐饮食的情况,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血压水平;缺乏运动的老年人,身体代谢能力下降,也可能导致血压调节异常。 病史因素:若老年人本身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会增加血压异常的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使得血压不易控制;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血管狭窄等问题,也会影响血压的稳定。 二、应对建议 (一)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盐饮食原则,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钾的摄入,因为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对血压控制有帮助;减少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深海鱼类等。 运动方面: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弹性,有助于控制血压,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戒烟限酒: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稳定血压的重要措施;饮酒要适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 (二)定期监测血压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量血压,至少早晚各测量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医疗干预评估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范围,可能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如整体健康状况、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用药。 总之,老年人血压150-90不属于完全正常的血压范围,需要综合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监测及干预措施来维持血压在合适的范围,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10-15 15:17:18
  • 左手与右手血压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人体双侧上肢血压存在差异,受解剖结构、血管弹性与血流、病理因素及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解剖结构致左上肢血压略高,血管弹性与血流会改变差异情况,外周血管病、心血管病会使血压差异显著增大,测量方法不当和仪器误差也会造成差异,特殊人群测量血压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解剖结构差异导致的血压不同 人体双侧上肢的动脉解剖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左锁骨下动脉直接源于主动脉弓,而右锁骨下动脉源于头臂干,这就使得双侧上肢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有所不同,通常左上肢血压略高于右上肢,但差值一般在5-10mmHg以内。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约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存在左上肢血压稍高的情况,这是由正常的解剖结构因素所决定的。 二、血管弹性与血流影响 1.血管弹性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双侧上肢血管弹性差异可能更为明显,这会进一步影响血压测量值。女性在更年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血管弹性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双侧上肢血压差异情况与男性有所不同。 2.血流影响:日常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双侧上肢血压,比如长期用手习惯可能导致一侧上肢血管受压情况不同,进而影响局部血流,使得血压测量值出现差异。有研究发现,长期习惯用右手的人,右手血管受压相对较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右手血压测量值。 三、病理因素导致的血压异常差异 1.外周血管疾病:当存在外周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时,会造成双侧上肢血流明显不同,从而使血压差异显著增大。例如,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血压会明显低于健侧,这是因为血管病变导致血流分布异常。 2.心血管疾病:某些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等,会使得双侧上肢血压差异超出正常范围。主动脉缩窄时,缩窄部位近端血压升高,远端血压降低,从而出现双侧上肢血压明显不同的情况。对于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心血管检查来明确诊断。 四、血压测量误差因素 1.测量方法不当:测量血压时,袖带的位置、松紧度以及测量时的姿势等都会影响结果。如果袖带绑得不合适,比如过松或过紧,或者测量时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等,都可能导致双侧上肢血压测量值出现偏差。例如,袖带过松时,测得的血压值会偏高,而位置低于心脏水平会使血压测量值比实际偏高。 2.测量仪器误差:血压计本身的准确性也很重要,如果血压计校准不准确,也会造成双侧上肢血压测量结果的差异。不同品牌、型号的血压计在准确性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定期对血压计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测量血压时更要注意规范操作,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女性更年期前后要关注自身激素变化对血管的影响,测量血压时遵循正确方法;患有外周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除了关注双侧上肢血压差异外,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测量血压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病史,以便准确判断血压差异的原因。

    2025-10-15 15:16:05
  • 心脏骤停怎么办

    首先判断环境安全并呼叫急救,然后实施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按不同人群有相应位置、深度、频率要求)、开放气道(按不同人群有不同仰头抬颌法)、人工呼吸(按不同人群有相应通气量要求),接着使用AED,包括开启、粘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及除颤,还需注意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心肺复苏的不同注意事项。 一、判断环境安全并呼叫急救 1.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自身及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清晰准确地告知急救中心患者大致状况等信息。 二、实施心肺复苏(CPR) 1.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对于成人,用双手掌根重叠,手臂伸直,依靠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儿童:儿童(1岁-青春期前)采用单手或双手胸外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6厘米,频率同样是100次/分钟-120次/分钟。婴儿(1岁以下)用两手指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频率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2.开放气道 对于成人和儿童,可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下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向上抬举下颌,使气道打开。婴儿则采用改良的仰头抬颌法,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放在下颌骨下方,轻轻抬举下颌,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轻压前额,保持气道开放。 3.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给予2次有效通气,每次通气时间约1秒,确保胸廓起伏。对于成人,每次通气量约500毫升-600毫升;儿童通气量约为每次6毫升/千克-8毫升/千克;婴儿通气量约为每次5毫升/千克-7毫升/千克。 三、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开启AED:按照AED的操作提示,通常是打开电源开关。 2.粘贴电极片:将电极片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在右锁骨下方,另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注意遵循AED上的图示说明。 3.分析心律: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在患者身体不接触的情况下按下放电按钮进行电击除颤。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心脏骤停原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溺水、窒息等不同,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特别注意按压和通气的力度及频率,严格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因为儿童的胸廓等结构与成人不同,不当操作可能造成损伤。 2.老年人:老年人心脏骤停可能与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相关,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但要保证按压和通气的有效性,同时尽快联系家属了解其基础病史等情况,以便后续进一步治疗参考。 3.孕妇:孕妇发生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时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压迫腹部,因为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应尽快将孕妇转为侧卧位,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迅速呼叫急救。

    2025-10-15 15:15:30
  • 更年期血压高看什么科

    更年期血压高一般先看心血管内科,同时可辅助就诊妇科,更年期女性要规律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要多学科协作调整方案,医生会通过多方面检查评估病情并综合制定治疗管理方案。 一、更年期血压高一般看心血管内科 更年期女性血压高首先可就诊心血管内科。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心血管内科医生擅长对高血压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更年期相关症状、家族高血压病史等)、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压监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血常规、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来明确血压升高的程度、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以及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 二、同时可辅助就诊妇科 1.原因 更年期本身是妇科相关的生理阶段,妇科医生可以从女性内分泌激素变化的角度来评估更年期状态以及激素变化对血压的影响等。妇科医生会对女性的生殖内分泌情况进行评估,比如通过测定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了解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状态。例如,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在更年期血压升高中起到一定作用,妇科医生可以针对激素水平异常给予相应的评估和一定的指导(如在符合激素替代治疗指征时,会从妇科角度给出关于激素替代治疗在改善更年期症状及可能对血压影响方面的建议,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综合多学科考量)。 2.检查及评估 妇科医生可能会进行妇科相关的体格检查,如盆腔检查等,以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情况。同时,结合妇科的内分泌评估结果,与心血管内科医生共同制定更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因为血压高与更年期的内分泌变化密切相关,妇科医生的参与有助于从更全面的女性健康角度来处理更年期血压高的问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更年期女性 要注意规律监测血压,因为更年期血压波动可能较大,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小于6克),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由于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在就诊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更年期症状,如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等,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更年期女性 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要更加注意血糖的控制,因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会加重。要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等管理要求,并且在使用可能影响血压或血糖的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协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使用某些降压药物时可能会对血糖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药物。

    2025-10-15 15:15: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