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芹菜水治高血压吗

    芹菜水对高血压可能有一定影响机制,如含钾元素助钠排出、含芹菜素可能影响血管舒缩,但现有研究证据有限,高血压患者应将生活方式调整为基础,血压未有效控制需遵医嘱用降压方案,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孕妇及有其他基础疾病者饮用芹菜水需遵医指导。 一、芹菜水对血压的可能影响机制 芹菜中含有一些可能对血压产生影响的成分,例如芹菜中富含的钾元素,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维持体内钠钾平衡,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另外,芹菜中还含有如芹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有研究表明芹菜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等从而对血压产生作用,但这些作用机制目前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来明确其具体细节。 二、现有研究对芹菜水降血压效果的证据 从一些小规模研究来看,有部分观察性研究发现长期适量饮用芹菜水可能与血压轻度降低有一定关联,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情况。而从循证医学的严格证据等级来看,目前并没有足够充分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能够确凿地证实芹菜水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降血压治疗手段来单独使用。 三、高血压患者正确的管理方式 对于高血压患者,首先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基础,包括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富含蔬菜水果等的饮食模式,不过单纯依靠芹菜水是不够的)、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如果血压处于轻度升高状态,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一段时间后若血压仍未有效控制,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使用降压药物等。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考虑饮食等方面时,饮用芹菜水要适度,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要综合考虑整体饮食情况,而且不能因为芹菜水就随意停用正规的降压治疗药物等。 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特殊情况出现高血压,不建议采用饮用芹菜水来降血压这种方式,应该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因等进行正规评估和处理,因为儿童青少年的血压管理有其自身特点,需要更精准合适的干预措施。 孕妇:孕妇若出现高血压情况,不能自行用芹菜水来处理,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管理,因为孕妇的血压情况关系到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需要谨慎对待,正规评估后选择安全合适的方式来控制血压。 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同时有肾脏疾病等其他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饮用芹菜水等情况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对芹菜水等摄入的耐受性等,要综合评估后再决定相关饮食等方面的安排。

    2025-10-28 13:45:04
  • 高血压是什么症状

    高血压常见症状在一般人群中有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部位多在太阳穴周围或后脑部,活动后可能加重)、头晕(较为常见,血压波动时易出现,突然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可能加重)、心悸(因血压升高致心脏负担加重,长期还可能影响心脏结构功能)、疲劳(全身乏力疲倦,适当休息不易缓解);特殊人群中儿童高血压症状不典型,多有生长发育迟缓、烦躁不安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大,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且症状易被其他疾病掩盖,需重视血压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高血压在不同人群中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且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一般人群常见症状: 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也可出现突发的剧烈疼痛,部位多在太阳穴周围或后脑部。例如,一些高血压患者会感觉头部有紧箍样疼痛,活动后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扩张、牵拉痛觉神经引起。 头晕:较为常见,可表现为头部昏沉感,视物模糊等。血压波动时,大脑供血不稳定,就容易出现头晕症状,尤其在突然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可能会加重头晕,这是由于体位改变时血压调节不及时,脑部血流灌注变化所致。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重心悸等不适。 疲劳: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不易缓解。这是因为高血压状态下身体各器官组织供血、供氧相对不足,影响了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导致体力下降。 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儿童高血压:多数儿童高血压是继发性的,可能由肾脏疾病等引起,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烦躁不安、头痛(但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常以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等。由于儿童不能准确描述自身感受,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表现,定期监测血压。 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较大(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值大),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花、黑矇甚至晕厥,这是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减退,血压调节功能下降,体位改变时血压波动明显。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合并其他多种疾病,症状可能被其他疾病掩盖,如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相关症状可能不突出,而更多表现为糖尿病相关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所以老年人群要定期体检,全面监测健康状况。 高血压的症状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无论是一般人群还是特殊人群,都应重视血压的监测,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28 13:44:02
  • 血压正常值最新标准都是啥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且舒张压小于,正常高值为收缩压至且舒张压小于,高血压诊断是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老年人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在150以下能耐受可降140以下,妊娠期女性高血压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合并基础病史人群需控压至<130/80,饮食低盐高钾,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戒烟限酒,测量用认证血压计休息后坐位上臂与心脏平袖带松紧合适重复取平均非同日三次判断。 一、正常血压范围定义 正常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SBP)<120mmHg且舒张压(DBP)<80mmHg,此范围内血压水平心血管风险较低。 二、正常高值血压范围 正常高值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20~129mmHg且舒张压<80mmHg,此阶段人群需密切关注生活方式,预防发展为高血压。 三、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非同日三次测量均达到此标准,可诊断为高血压。 四、特殊人群血压管理要点 老年人: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若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mmHg以下,但需注意避免血压过低引发脑供血不足等问题,监测时需关注脉压差变化(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值)。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生活方式上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合并基础病史人群: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通常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降低心、肾等靶器官损害风险,需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 五、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及管理 饮食:低盐饮食是关键,每日钠盐摄入量应<5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摄入;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如香蕉、菠菜等)。 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改善血管弹性,辅助降压;避免久坐,每小时可起身活动5~10分钟。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饮酒过量可升高血压,因此需严格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白酒75g),女性减半。 六、血压测量规范要点 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测量前应安静休息5~10分钟,避免饱餐、吸烟、饮用咖啡或浓茶后立即测量。 测量时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袖带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重复测量取平均值,非同日三次测量结果综合判断血压状况。

    2025-10-28 13:43:16
  • 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心脏正常节律为窦性心律,正常频率60-100次/分钟,儿童窦性心律频率通常比成人快,运动等会影响其频率,健康人群窦性心律一般正常,有心脏基础疾病人群可能异常;偶发室性早搏是室性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且频率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小于30次为偶发,心电图有特定表现,其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单纯窦性心律且偶发室性早搏无明显症状可观察,有症状或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进一步就医评估处理。 一、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心脏正常的节律,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其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年龄因素会影响窦性心律的频率,儿童的窦性心律频率通常比成人快,新生儿窦性心律频率可在120-160次/分钟;生活方式方面,运动时窦性心律频率会增快,休息、睡眠时会减慢;一般来说健康人群的窦性心律是正常的,但有心脏基础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可能出现窦性心律的异常改变。 二、偶发室性早搏 1.定义 偶发室性早搏是指心脏的室性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且发生频率较低。一般来说,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早搏的数量小于30次为偶发室性早搏,但不同的诊断标准可能略有差异。其心电图表现为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前无相关的P波。 2.可能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偶发室性早搏,这与心脏的退行性改变等有关;儿童也可能因一些生理情况出现偶发室性早搏,比如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但一般多为生理性。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熬夜、大量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诱发偶发室性早搏。例如大量饮酒后,酒精可能会对心肌细胞产生刺激,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可能引起心脏电生理的改变从而出现偶发室性早搏。 病史因素:如果没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出现偶发室性早搏,多为良性情况;但对于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偶发室性早搏需要进一步评估,因为可能是基础疾病导致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不稳定引起的。 总体而言,单纯的窦性心律且偶发室性早搏,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可以继续观察,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有相关症状或者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等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就医,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和处理。

    2025-10-28 13:42:06
  • 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

    正常心脏血流从左心房经二尖瓣流向左心室再经主动脉瓣供应全身,右心房血液经三尖瓣流向右心室再经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心脏瓣膜正常时声音轻难被听诊到杂音。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致左向右分流,使右心室血量增加,肺动脉血流相对狭窄致血流速度加快产生湍流,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致右心室扩大、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反流也产生杂音,不同年龄人群杂音特点有差异,女性男性无本质差异,有病史者听诊需关注心脏瓣膜区,生活方式无特殊直接影响杂音产生但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孕妇合并时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一、正常心脏血流特点 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从左心房经正常的房室瓣(二尖瓣)流向左心室,再经主动脉瓣进入主动脉供应全身;右心房的血液经三尖瓣流向右心室,再经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此时心脏各瓣膜关闭和开放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很轻,一般不会被听诊器清晰听到杂音。 二、房间隔缺损时杂音产生原理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杂音产生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血流分流导致血流速度改变 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存在左向右的分流。大量血液从左心房通过缺损处流向右心房,使右心室血量增加。右心室收缩时,进入肺动脉的血流量增多,形成相对狭窄的肺动脉血流通道。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血流通过狭窄部位时速度加快,产生湍流。例如,当血液高速流经肺动脉瓣口时,就会产生湍流引起振动,从而产生杂音。 右心室血量增多还会使右心室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延迟,与主动脉瓣关闭时间差增大,也会对杂音产生有一定影响。 心脏结构改变相关的杂音 由于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大,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在心室收缩期,右心室血液除了流向肺动脉外,还会有部分反流回右心房,这也会产生相应的杂音。一般来说,小型房间隔缺损时,杂音相对较轻;中型或大型房间隔缺损时,杂音相对较明显。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房间隔缺损杂音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时期由于胸壁较薄,杂音可能相对更容易被听诊到。女性和男性在杂音表现上并无本质差异,但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整体发病情况等方面可能有一定流行病学差异。有房间隔缺损病史的人群,在进行听诊时要重点关注心脏相关瓣膜区的声音变化。在生活方式方面,一般没有特殊的直接影响杂音产生的生活方式因素,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等情况,以减轻心脏负担。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房间隔缺损时,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心脏功能等情况,因为妊娠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影响杂音的表现以及病情的发展。

    2025-10-28 13:41: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