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静止时心率低于60是否正常
静止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需分情况判断,健康人群中长期锻炼者为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异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代谢率降低伴相关表现、房室传导阻滞因传导病变伴相应症状,儿童静息心率低于对应年龄段正常范围需警惕疾病,老年人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伴不适症状需结合情况评估。 一、健康人群中的正常情况 对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健康成年人,其心脏功能较强,静息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钟,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因为长期运动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次搏动输出血量增多,从而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时,心率相对减慢仍能满足供血需求。例如,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人群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较为常见,且这类人群一般无不适症状,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 二、病理性异常情况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进而引起心率减慢。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除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外,常伴有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心脏的正常代谢和神经调节,使得心率减慢。 2.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时,如房室传导阻滞,会影响心脏电信号的正常传导,导致心率减慢。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不同,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时静息心率可能明显低于60次/分钟,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脏有效射血减少,脑供血不足所致。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儿童静息心率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一般年龄越小心率越快。例如,新生儿静息心率约120~140次/分钟,1岁以内约110~130次/分钟,1~3岁约100~120次/分钟,3~6岁约80~100次/分钟,6~12岁约70~90次/分钟。若儿童静息心率低于对应年龄段正常范围,需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心脏功能可能减退,部分老年人静息心率可低于60次/分钟,但需结合有无不适症状及基础疾病综合判断。若老年人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且伴有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需考虑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应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和进行相关检查。 综上,静止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是否正常需分情况判断,健康人群中长期锻炼者可能为正常生理现象,而由疾病因素导致的心率减慢则属于异常情况,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等)的判断需结合各自特点及具体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2025-10-28 13:27:32 -
血管堵塞治疗多少钱
血管堵塞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保守、介入(如冠脉介入含支架及手术等费用)、外科手术(如血管搭桥)等且费用差异显著,其费用受地区、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个体因素影响,需综合各方面情况就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具体方案及费用。 一、血管堵塞常见治疗方式及费用概况 血管堵塞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支架植入)、外科手术(如血管搭桥)等,不同治疗方式费用差异显著。 (一)药物保守治疗费用 主要通过使用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控制病情,药物费用因具体用药方案而异,一个疗程(通常数天至数周)药物费用可能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但需长期用药维持,长期累积费用受用药种类及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影响。 (二)介入治疗费用(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例) 1.支架费用:国产支架价格大致在1万-3万元/个,进口支架价格更高; 2.手术及其他费用:包括手术操作费、住院费、检查费等,总费用通常在3万-8万元左右,具体因地区医疗收费标准、患者病情复杂程度等不同而有波动。 (三)外科手术费用(以血管搭桥手术为例) 手术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10万-20万元甚至更高,主要包括手术材料费、住院费、术后康复相关费用等,病情复杂(如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等)时费用会进一步增加。 二、影响血管堵塞治疗费用的因素 (一)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医疗收费标准不同,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治疗费用通常高于三线城市,例如一线城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费用可能比三线城市高出1万-2万元左右。 (二)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越复杂,如血管堵塞范围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需要的检查项目更多、治疗方案更复杂,费用相应增加。例如严重多支血管堵塞的患者行搭桥手术,费用较单支血管堵塞行介入治疗高。 (三)患者个体因素 1.年龄: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中需额外兼顾基础疾病管理,可能增加检查、治疗及用药等费用; 2.生活方式:有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治疗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康复及更多后续干预措施,间接增加费用; 3.病史:既往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治疗中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对相关脏器功能的影响,导致费用上升。 总体而言,血管堵塞治疗费用需综合考虑治疗方式、地区、病情及患者个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建议患者在就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具体治疗方案及大致费用情况。
2025-10-28 13:26:13 -
胸部阵痛怎么回事
胸部阵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骨骼肌肉问题、消化系统问题及其他情况。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严重、伴有其他症状或有相关病史,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诱因、注意休息等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1.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这些情况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有关。疼痛通常会在胸部中央或左侧发作,可能向左肩、左臂放射,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怀疑是心脏问题,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2.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气胸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胸部疼痛,疼痛可能伴随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可能会通过胸部X光、CT等检查来确诊。 患有肺部疾病的人应避免吸烟,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等。 3.骨骼肌肉问题:如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胸膜炎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胸部肌肉或骨骼疼痛,疼痛通常比较局限,可能在深呼吸、咳嗽或活动时加重。医生可能会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确诊。 对于骨骼肌肉问题引起的胸部阵痛,可以采取休息、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止痛药。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进行适当的运动等,有助于预防骨骼肌肉问题的发生。 4.消化系统问题:如胃溃疡、食管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上腹部或胸部疼痛,疼痛可能与进食有关,伴有烧心、反酸、恶心等症状。医生可能会通过胃镜等检查来确诊。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烧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5.其他原因:如焦虑、紧张、胸膜炎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胸部不适或疼痛,疼痛可能与情绪有关。 总之,胸部阵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症状,也可能是一些轻微问题的表现。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严重、伴有其他症状或有心脏病史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注意休息等也有助于缓解胸部阵痛。
2025-10-28 13:25:32 -
高血压会引起什么病症
高血压会引发心脏、脑血管、肾脏、眼底等多方面病症。在心脏方面,可致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方面,可致脑出血、脑梗死;肾脏方面,可致慢性肾脏病;眼底方面,可致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且不同病症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机制和风险因素各有特点。 心力衰竭:高血压持续作用会使左心室肥厚、扩大,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程较长、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明显升高。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如果未能及时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增加未来发生心力衰竭的潜在风险,不过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危害更大。 脑血管相关病症 脑出血: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剧烈波动时,微动脉瘤易破裂出血。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远高于血压正常者。在年龄分布上,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更易出现微动脉瘤破裂;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风险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机制类似,都是血压升高对脑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所致。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情绪激动等可诱发血压骤升,增加脑出血风险。 脑梗死: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注意控制血压以降低脑梗死风险,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控制血压,随着时间推移,血管病变逐渐加重,脑梗死风险也会增加,女性在妊娠期高血压等特殊情况时,脑梗死风险也会升高。 肾脏相关病症 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肾小球硬化等,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较高。在儿童高血压中,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伤,如肾血管性高血压等,更容易影响肾脏功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由于肾脏本身的生理性衰退,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更易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生活方式中,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加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进而促进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眼底相关病症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会影响眼底血管,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等病变。高血压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出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增加。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都可能发生,儿童高血压患者如果是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眼底血管改变;女性在妊娠期高血压时,也可能出现眼底视网膜的相应病变,表现为视网膜水肿、出血等。
2025-10-28 13:24:56 -
心脏病不能吃什么食物
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及刺激性饮料对心脏不利,高盐饮食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增心脏病风险,每日盐摄应控5克以下;高脂肪食物使血脂升高致动脉粥样硬化,每日脂肪摄应占总热量20%-30%以下;高糖食物引起血糖波动损伤血管内皮、致肥胖增心脏负荷,每日添加糖摄不超25克;刺激性饮料含咖啡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心脏负担,心脏病患者应限制其摄入,如咖啡每天控2-3杯以内。 高脂肪食物 影响及原理: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比如,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的人群,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一般来说,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低于总热量的10%。心脏病患者如果本身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更要严格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血脂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加重心脏缺血缺氧的状况;对于肥胖的心脏病患者,控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心脏负担。 高糖食物 影响及原理:高糖食物会引起血糖波动较大,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导致肥胖,增加心脏负荷。有研究发现,长期高糖饮食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而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高糖食物的限制更为严格,因为高血糖对血管和心脏的损害是叠加的,严格控制糖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保护血管和心脏功能;对于单纯心脏病患者,过多的糖摄入也可能通过影响代谢等途径间接影响心脏健康。 刺激性饮料 影响及原理: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兴奋性和负担。例如,大量饮用咖啡后,心率可能会明显增快,对于本身心脏功能不佳的人来说,这种心率的过快变化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一般不建议心脏病患者大量饮用刺激性饮料,每天咖啡摄入量应控制在2-3杯以内,且每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宜过高。对于患有心脏病且同时有失眠等情况的患者,应避免在晚上饮用刺激性饮料,因为夜间本身体征相对平稳,刺激性饮料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心脏的正常节律;而对于心率较快的心脏病患者,更要严格限制刺激性饮料的摄入,防止心率进一步加快加重病情。
2025-10-28 13:2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