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冠心病为什么需要做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与形态,检测心肌运动功能,评估瓣膜功能,排查并发症,能清晰显示心脏各腔室等情况、评估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检测瓣膜反流狭窄等、发现室壁瘤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患者表现处理等有差异需综合考虑。 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晰显示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以及心脏瓣膜的形态和运动情况。对于冠心病患者,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室扩大、心房增大等情况。例如,长期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引起心室重构,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心室腔径等指标,从而了解心脏结构的改变情况,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通过超声心动图可精准把握。 检测心肌运动功能 它可以评估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正常情况下,心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以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可能出现运动异常,如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等。超声心动图可通过多种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来判断心肌收缩功能是否正常。LVEF是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一般在50%-75%,冠心病患者若LVEF降低,提示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而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该指标,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可能影响LVEF的正常范围判断,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同时,还能观察心肌舒张功能,对于早期发现心肌舒张功能异常也有重要价值。 评估瓣膜功能 冠心病可能影响心脏瓣膜的功能,超声心动图可检测瓣膜是否存在反流、狭窄等情况。例如,心肌缺血导致乳头肌功能失调可能引起二尖瓣反流,通过超声心动图能明确反流的程度等信息。不同年龄的患者,瓣膜功能异常的表现和后果可能不同,女性在某些年龄段瓣膜退变等情况可能与男性有所差异,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可能加重瓣膜病变,通过超声心动图对瓣膜功能的评估,有助于制定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排查并发症 冠心病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室壁瘤、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炎等,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并发症。室壁瘤在超声心动图上有典型的表现,可清晰显示瘤体的位置、大小等。对于不同病史的冠心病患者,如既往有多次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更需通过超声心动图排查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健康,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也需综合考虑其自身特点。

    2025-10-28 13:24:00
  • 早搏是否属于心脏病的一种

    生理性早搏多因过度劳累等诱因诱发不属于心脏病范畴,病理性早搏由心脏本身疾病引起属心脏病,常见能引起病理性早搏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发生病理性早搏的风险和表现有差异,如老年有基础心血管病史者发生提示基础心脏病可能加重,年轻女性无特殊病史但长期精神压力大出现早搏需排查潜在心脏疾病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一、生理性早搏与心脏病的关系 生理性早搏多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因素诱发,此情况下早搏不属于心脏病范畴。例如,健康人群因近期连续熬夜加班、精神高度紧张后出现的偶发早搏,一般去除上述诱因后早搏可自行消失,对心脏结构和功能通常无明显不良影响,这类早搏主要是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的心脏电活动短暂紊乱,并非心脏本身存在器质性病变引发,所以不属于心脏病。 二、病理性早搏与心脏病的关系 病理性早搏往往由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属于心脏病的一种表现。常见能引起病理性早搏的心脏疾病有: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时可引发心脏电活动异常,出现早搏。例如,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易出现早搏,此时早搏是冠心病病情的一种体现,属于心脏病相关表现。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传导,从而导致早搏发生。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例,心肌逐渐扩大、收缩功能减退,心脏电活动紊乱,早搏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下早搏是心肌病引发心脏异常的表现,属于心脏病范畴。 心肌炎:病毒等感染引起心肌炎症,心肌组织受损后,心脏的电活动稳定性受到影响,可出现早搏。比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细胞炎症浸润,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出现早搏,此时早搏是心肌炎导致心脏病变的表现,属于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引起瓣膜病变,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引发早搏。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后,心脏电活动受影响出现早搏,属于心脏病相关情况。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发生病理性早搏的风险和表现有差异。比如老年人群有基础心血管病史者,发生病理性早搏提示基础心脏病可能加重;年轻女性既往无特殊心脏病史但长期精神压力大,若出现早搏需排查是否因潜在心脏疾病(如心肌炎等早期表现)导致,需结合具体病史等综合判断。

    2025-10-28 13:23:29
  • 窦性心律不齐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由窦房结主导的心律节律不规则且同一导联P-P或R-R间期差异大于规定值,分为与呼吸相关的呼吸性多见于青少年属生理现象和与呼吸无关的非呼吸性较少见可见于老年人或心脏病人群,生理情况中青少年呼吸性多为正常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情况是成年人非呼吸性或原有心脏疾病者出现需考虑心脏疾病等病理因素相关,特殊人群里儿童呼吸性多数属正常需观察异常表现,成年人有基础病者需重视排查病因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窦性心律不齐的定义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由窦房结主导的心律,其节律不规则,在同一导联心电图上P-P(或R-R)间期差异大于0.12秒。窦房结是心脏跳动的起搏点,正常情况下,由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控制心脏有节律地跳动。 二、分类及特点 (一)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1.表现: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心率快慢变化呈周期性。 2.人群:多见于青少年,属于生理现象,一般无临床病理意义,主要是由于呼吸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影响了窦房结的节律。 (二)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1.表现:与呼吸无关,心律不齐的变化无明显呼吸相关性。 2.人群:较少见,可见于老年人或患有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人群,可能与心脏本身的病变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三、生理与病理意义 (一)生理情况 青少年出现的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为正常生理表现,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时期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呼吸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较为明显,一般不影响心脏功能,也无需特殊治疗。 (二)病理情况 若成年人出现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或原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加重等情况,可能与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病影响心脏电活动等)、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影响心率调节)等病理因素相关,需进一步结合患者病史、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动态监测、心脏超声等)来明确病因并评估病情。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对于儿童尤其是青少年,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忧,但需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如胸闷、心悸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二)成年人 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成年人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时,需更加重视,应积极排查原发病因,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同时,成年人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等,以维护心脏健康。

    2025-10-28 13:22:38
  • 心脏周围的囊状膜是什么

    心脏周围的囊状膜是心包,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纤维心包坚韧,浆膜心包分脏层和壁层,两层间有心包腔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有保护心脏固定位置、减少摩擦保证心脏顺畅跳动的功能;当心包发生炎症如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心包炎,急性会有胸痛等症状,慢性可致心包增厚粘连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心脏功能,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基础疾病者易患心包炎,心包对心脏正常功能维持重要,相关疾病影响心脏功能需重视。 一、心包的结构组成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囊状结构,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位于心包的外层,向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延续,向下附着于膈肌的中心腱。浆膜心包又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紧贴心肌表面,又称心外膜,壁层衬于纤维心包内面。脏层与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潜在腔隙称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脏搏动时的摩擦。 二、心包的功能 1.保护作用:心包可以固定心脏的位置,防止心脏过度扩张,对心脏起到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避免心脏受到外力撞击等造成损伤。例如,在胸部受到外力冲击时,纤维心包能够限制心脏的移位程度,减少心脏组织受到的伤害。 2.减少摩擦:心包腔中的少量浆液能降低心脏搏动时脏层心包与壁层心包之间的摩擦,保证心脏跳动的顺畅性。就像机械运动中的润滑油一样,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能够平稳进行。 三、相关疾病及影响 1.心包炎:当心包发生炎症时,可能是由于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急性心包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左肩等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心悸等表现。慢性心包炎可能导致心包增厚、粘连,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引起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心脏的舒张功能受限,回心血量减少,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心包炎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症状可能相对隐匿。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某些类型心包炎的风险,有基础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患心包炎的几率也会升高。 总之,心包是心脏周围重要的囊状膜结构,对心脏的正常功能维持有着重要意义,其相关疾病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2025-10-28 13:21:08
  • 心脏早搏有什么症状

    心脏早搏症状多样,主观感觉有常见的心悸及部分患者的胸部不适,伴随症状包括头晕、乏力、严重时的呼吸困难等,有些无明显症状仅体检发现,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做检查明确诊断。 心脏早搏是指心脏提前发生的搏动,其症状表现多样,: 一、主观感觉方面 心悸: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可感觉心脏突然跳动一下,接着有较长时间的间歇,或者心跳过快、过乱等。例如,一些患者会描述感觉心脏“漏跳一拍”,然后紧接着又猛地跳一下。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感受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年轻人对心悸的感知可能相对敏锐些,但性别之间无明显特异性差异。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心悸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且易引发不适。 胸部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部闷胀、隐痛等感觉。比如,可能会有胸部像被东西压迫一样的闷感,或者偶尔出现短暂的刺痛,疼痛时间较短,一般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若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可能会加重胸部不适的感觉,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心脏早搏引发的胸部不适更易出现且更明显。 二、伴随症状方面 头晕:当心脏早搏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时,可能会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症状。尤其在站立位时,头晕可能会更明显。老年人由于本身血管弹性下降,脑部供血相对更易受影响,所以心脏早搏引发头晕时,老年人可能症状相对更突出。如果本身有低血压病史,心脏早搏导致的头晕可能会加重低血压状态带来的不适。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比如原本能轻松爬几层楼梯的人,在出现心脏早搏后,可能爬一层楼梯就感觉疲惫不堪。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工作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会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为身体需要的能量供应因心脏早搏受到影响,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的体力活动水平。 呼吸困难:严重的心脏早搏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肺淤血,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轻者可能只是在活动后稍有气短,重者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不畅。儿童发生心脏早搏时较少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但如果是有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早搏,可能会较早出现呼吸困难,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呼吸状况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心脏早搏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等检查时被发现。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10-28 13:20: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