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10余年,对于心血管的疑难及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年至2017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介入治疗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轻度心肌缺血的5个早期症状

    心肌缺血可致胸痛或胸部不适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闷痛等可放射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悸因影响心脏电活动致心跳异常、呼吸困难因泵血受影响致肺淤血活动后更明显、疲劳乏力因供血不足致全身供能障碍、头晕或晕厥因心输出量下降致脑部供血不足;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关注非典型表现,女性胸痛不典型易现非典型症状,有基础病史者应密切监测症状,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是高危人群需留意早期症状并改善生活方式。 一、胸痛或胸部不适 轻度心肌缺血时,因心肌供血不足,心肌代谢产物堆积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胸部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此为心肌缺血常见早期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缺氧时会触发痛觉传导。 二、心悸 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电活动稳定性,易导致心律失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心率异常或心律不齐等改变,这是心肌缺血干扰心脏正常电生理活动的体现。 三、呼吸困难 轻度心肌缺血使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引起肺淤血,导致呼吸费力。体力活动时心脏负荷增加,肺循环淤血加重,呼吸困难在活动后更明显,是心脏输出量减少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进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结果。 四、疲劳乏力 心肌缺血使心脏供血不足,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气和营养供应,能量代谢障碍影响肌肉功能,患者常感疲倦、无力,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体现心肌缺血对全身代谢及功能的影响。 五、头晕或晕厥 心肌缺血致心输出量下降,脑部供血不足时可出现头晕,严重时可能发生晕厥。尤其在突然站立或活动量增加时,脑部供血不足加重,引发相关症状,是心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脑部血液需求的表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心肌缺血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关注非典型表现,如上腹部不适等,及时就医排查。 女性:心肌缺血时胸痛症状可能不如男性典型,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等非典型症状,需提高警惕。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本身血管或代谢存在异常,更应密切监测上述症状,一旦出现及时就诊,因基础病史会增加心肌缺血发生风险且可能加重病情。 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吸烟、缺乏运动、高脂饮食者,是心肌缺血高危人群,需格外留意早期症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肌缺血发生几率。

    2025-10-28 13:17:09
  • 室间隔缺损严重吗

    室间隔缺损严重程度综合缺损大小、部位、患儿年龄及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小型缺损相对影响小,大型缺损易致严重并发症,特殊部位、不同年龄及合并其他畸形时情况更复杂,不同时期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及诊疗要求。 缺损大小方面: 小型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小于5mm,此类缺损对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影响相对较小,很多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生长发育也可能不受明显影响,部分患儿有可能在学龄前自行闭合,预后较好。 中型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在5-10mm之间,可能会引起心脏内血液分流,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逐渐影响心脏功能。 大型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大于10mm,分流量大,会导致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体循环血流量减少,患儿多在婴儿期就出现明显症状,如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反复呼吸道感染、气促等,若不治疗,易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部位方面:有些特殊部位的室间隔缺损相对更复杂,比如靠近传导系统的室间隔缺损,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评估。 患儿年龄方面: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即使是中型或小型室间隔缺损,由于其心肺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缺损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耐受性较差,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情况;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心肺功能相对更成熟,对缺损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密切监测。 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方面:若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等,病情往往更为复杂和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 特殊人群情况 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心脏代偿能力较弱,室间隔缺损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会迅速导致心肺功能受损,需要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喂养情况等,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儿童期:随着年龄增长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缺损情况以及心脏功能、肺动脉压力等变化,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比如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等,以减少对心脏的额外负担。 成年患者:成年后室间隔缺损可能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改变,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的风险增加,需要长期随访,关注心脏状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维持心脏功能。

    2025-10-28 13:16:32
  • 室性早搏心电图的特征是什么

    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为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无相关P波且常伴完全性提前期代偿间歇,左室和右室起源的室性早搏在V1导联有不同图形特点,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在其他导联有细微形态差异,儿童、老年及有基础心脏疾病人群的室性早搏心电图基本符合上述特征但各有相关影响因素。 一、提前期代偿间歇 室性早搏是由心室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其心电图特征首先表现为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T波方向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并且,室性早搏前无相关的P波。另外,室性早搏后常伴有完全性的提前期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这是因为室性早搏的冲动侵入窦房结,使其提前发放冲动,从而打乱了窦房结的正常节律。 二、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相关特征 左室起源的室性早搏:心电图上V1导联多呈左束支阻滞图形,QRS波群形态表现为V1导联主波向下等特点;而右室起源的室性早搏,V1导联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QRS波群形态为V1导联主波向上等特征。 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在心电图其他导联的表现:例如起源于流出道的室性早搏,在Ⅰ、aVL导联常表现为R波为主等情况;起源于二尖瓣环附近的室性早搏,在Ⅱ、Ⅲ、aVF导联可能有特定的形态表现等。不同起源部位的室性早搏在心电图上的细微形态差异,对于判断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有一定帮助,但都遵循上述室性早搏基本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无相关P波以及代偿间歇等主要特征。 对于儿童群体,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与成人基本一致,但儿童的心脏传导系统等生理特点可能会对早搏的一些表现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儿童的心肌相对娇嫩,在某些情况下室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但心电图上主要还是体现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无相关P波及代偿间歇等特征。对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改变,如存在心肌纤维化等情况,室性早搏的发生可能更常见,但心电图特征依然符合上述室性早搏的基本心电图表现特点。而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早搏,其心电图除了具备上述室性早搏的特征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基础心脏疾病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叠加,比如ST-T改变等,但室性早搏本身的QRS波群宽大畸形等核心特征是存在的。

    2025-10-28 13:16:28
  • 心脏搭桥手术大概费用

    心脏搭桥手术费用受地区、医院等级、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地区差异致经济发达地区医院费用高、欠发达地区低,医院等级高的三甲医院费用高于二甲等,患者自身情况中病情复杂程度、手术方式、老年及儿童患者因特殊情况会使费用有不同程度变化。 心脏搭桥手术的费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在我国其总体费用大致在5-10万元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具体费用会因以下因素而有所不同: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医疗收费标准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各项成本较高,包括设备使用、人力成本等,所以心脏搭桥手术的费用相对会高一些,可能在8-10万元甚至更高;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费用可能相对较低,在5-7万元左右。 医院等级 等级较高的三甲医院,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等资源更优,其心脏搭桥手术的费用通常比二甲医院等更高。例如,一线城市的顶尖三甲医院,费用可能接近10万元,而县级医院的费用可能在5-6万元左右。 患者自身情况 1.病情复杂程度:如果患者除了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外,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手术风险会增加,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监测和特殊处理,这会导致手术费用上升。比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需要更好地控制血糖,可能会增加相关的检查和治疗费用,整体手术费用可能比单纯冠心病需要搭桥的患者高1-2万元。 2.手术方式:心脏搭桥手术有传统的开胸搭桥手术,也有相对微创的搭桥手术方式。微创搭桥手术由于对手术技术、设备要求更高,费用会比传统开胸搭桥手术高1-2万元左右。 特殊人群方面: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概率更高,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会使手术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在术前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和准备,术后的监护和康复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所以费用可能会比年轻患者更高。同时,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麻醉等的耐受性可能较差,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监测,也会影响费用。 儿童患者:儿童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需要,其费用会受到儿童特殊生理特点的影响。儿童的手术方案需要更精准的设计,使用的医疗耗材等可能也有特殊要求,而且术后的护理和康复需要更专业的儿童医疗团队,整体费用可能会高于成年患者,通常可能在1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但具体还需根据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

    2025-10-28 13:15:48
  • 脉搏和心跳一样么

    脉搏和心跳本质密切相关又有区别,正常时频率一致、生理意义相通,检测部位与方式、传导过程有差异,儿童婴儿心跳脉搏相对快,随年龄增长接近成人,发热运动后会加快,老年人因心血管退变脉搏可能与心跳有细微差别,儿童异常伴不适需就医,老年人需细致监测评估。 相同点 频率关联:正常情况下,脉搏频率与心跳频率是一致的。因为心脏每收缩一次就会产生一次脉搏,所以在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大约都是60-100次/分钟。这是由于心脏的搏动通过血管传导形成了脉搏,两者的起源都是心脏的节律性活动。 生理意义相通:脉搏和心跳都能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以及身体的基本生理状况。通过触摸脉搏或者监测心跳,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跳动是否规律、频率是否正常等情况,从而为评估身体健康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当出现发热、运动等情况时,心跳会加快,脉搏也会相应加快,这是身体为了适应代谢需求而做出的调整,脉搏和心跳的变化是同步的。 不同点 检测部位与方式:心跳主要是通过听诊器听取心音来确定,一般在胸前心前区等部位进行听诊。而脉搏可以通过触摸浅表动脉来感知,常见的部位有桡动脉(手腕部)、颈动脉(颈部)等。触摸桡动脉来数脉搏是临床上常用的简便方法,不同部位的脉搏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能会存在细微差异,但通常整体趋势是一致的。 传导过程差异:心跳是心脏自身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导致的收缩舒张,而脉搏是血液被心脏泵出后在动脉血管中传导形成的波动。动脉血管有一定的弹性,血液在其中的传导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等情况,但总体上两者的频率和节律是紧密相关的。不过在一些外周血管病变等情况下,脉搏可能不能完全等同于心跳,比如外周动脉狭窄时,脉搏可能会减弱或者异常,但心跳本身可能还是正常的节律,只是传导到外周动脉时受到了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婴儿的心跳和脉搏频率相对较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儿童在发热、剧烈运动后,心跳和脉搏都会明显加快,这时候需要关注其加快的程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儿童出现脉搏异常增快或减慢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心脏等相关情况。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的退行性变化,比如动脉硬化等,脉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心跳存在一些细微差别,需要更加细致地监测和评估,以早期发现心脏相关疾病的迹象。

    2025-10-28 13:15: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