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体成形术、腰椎退变疾病的微创减压融合术等,同时开展各类颈胸腰椎疾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柱外伤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柱学会退变学组和微创学组委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近年来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从事骨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治。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脊柱中心访学1年,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体成形术、腰椎退变疾病的微创减压融合术等,同时开展各类颈胸腰椎疾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柱外伤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

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体成形术、腰椎退变疾病的微创减压融合术等,同时开展各类颈胸腰椎疾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柱外伤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展开
  • 儿童手腕摔伤怎么辨别骨折

    儿童手腕摔伤后,可通过观察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有无畸形及活动受限来初步辨别是否骨折,还可按压检查并观察手部血运和感觉,之后及时就医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诊断,从而确保孩子得到恰当治疗促进手腕恢复。 一、观察症状表现 1.疼痛程度:儿童手腕摔伤后,如果是骨折,通常疼痛较为剧烈,且可能持续存在,难以通过安抚等方式很快缓解,孩子往往会持续哭闹不止,不愿活动受伤的手腕;而单纯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相对较轻,孩子可能只是短暂哭闹,之后疼痛能逐渐减轻。 2.肿胀情况:骨折导致局部出血、组织损伤等,会出现明显肿胀,且肿胀可能会迅速加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肿胀相对较轻,肿胀范围也较局限。 3.畸形:骨折时有可能出现手腕部的畸形,比如原本手腕的正常形态改变,出现异常的弯曲、扭曲等外观;而单纯软组织损伤一般不会有明显畸形。 4.活动受限:骨折后孩子会明显感觉到手腕活动困难,几乎无法自主活动受伤的手腕;软组织损伤时孩子可能还能进行一些有限的活动,但会因疼痛而活动不自如。 二、进行初步检查 1.按压检查:用手指轻压手腕的各个部位,若骨折处会有明显的压痛,而且可能能感觉到骨擦感(一种类似两根骨头相互摩擦的感觉,但要注意轻柔检查,避免加重孩子痛苦);软组织损伤按压时主要是软组织处的压痛,一般不会有骨擦感。 2.观察手部血运和感觉:查看受伤手腕的手指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苍白或发紫等情况,同时观察孩子手指的感觉,看是否能正常感知触摸等刺激,如果骨折严重可能会影响手部的血运和感觉,而单纯软组织损伤一般不会有这些情况。 三、及时就医进一步诊断 1.影像学检查: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X线检查,这是辨别儿童手腕是否骨折的重要手段。X线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骼的形态,能够明确是否存在骨折以及骨折的具体部位、类型等。对于一些隐匿性骨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结合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但为了明确病情是必要的。 儿童手腕摔伤后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观察和初步检查来辨别是否骨折,一旦怀疑骨折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处理,以确保孩子能得到恰当的治疗,促进手腕的良好恢复。

    2025-10-15 13:29:17
  • 如何治疗脚踝正方韧带拉伤

    脚踝受伤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导致受伤的活动让受伤脚踝充分休息、48小时内适时冰敷、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及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恢复期疼痛肿胀缓解后逐步增加活动量、采用物理疗法促修复和血液循环及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儿童恢复需严格休息与正确康复锻炼防影响骨骼生长,老年人韧带修复弱恢复时长更注重休息康复规范性并关注基础疾病。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立即停止导致脚踝受伤的活动,避免负重行走或运动,让受伤脚踝充分休息,儿童骨骼肌肉发育未成熟需严格遵医嘱休息,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更要减少脚踝负担。 2.冰敷:受伤48小时内,每1-2小时冰敷1次,每次15-20分钟,用冰袋或毛巾裹冰敷于受伤脚踝,温度保持0-10℃,降低局部炎症反应与肿胀,老年人血液循环慢,冰敷时间可适当调整。 3.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脚踝,既助减肿又不影响血液循环,儿童选温和材质弹性绷带,避免过紧损伤皮肤。 4.抬高患肢:将受伤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肿,休息时可垫枕头等。 二、恢复期康复治疗 1.逐步增加活动量:疼痛肿胀缓解后,开始轻度活动,如缓慢踝关节屈伸、内外翻等,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活动强度与时间,儿童需专业人员指导循序渐进防再伤,老年人恢复慢要缓慢加量。 2.物理治疗:采用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疗法,促韧带修复与血液循环、减炎症,超声波助深组织细胞代谢,电刺激增肌肉力量辅助脚踝功能恢复,不同年龄人群依身体耐受调参数。 3.康复锻炼: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如踮脚尖、勾脚等,增强肌肉对脚踝支撑稳定,儿童用趣味方式锻炼,老年人选温和力量训练,逐步提肌肉力量与踝关节稳定性。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需严格休息与正确康复锻炼,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因儿童骨骼发育中,不当活动可影响骨骼生长,康复时家长需陪伴并密切关注孩子不适反应。 2.老年人:韧带修复弱、恢复时间长,更注重休息与康复治疗规范性,需关注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因其可影响血液循环与恢复,康复中定期监测脚踝恢复情况,必要时多学科联合治疗。

    2025-10-15 13:27:52
  • 小腿骨折要多久才可脱拐

    小腿骨折脱拐时间受骨折愈合情况、年龄、治疗方式影响,早期部分负重训练,中期增加负重比例,后期逐步脱拐,脱拐后需保护患肢、康复锻炼、注意饮食、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不同阶段的恢复与脱拐准备 1.早期(1-2个月): 此阶段骨折处于初步愈合阶段,骨折端有纤维连接等。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负重训练,例如使用双拐,患侧脚部分接触地面,逐渐适应负重。儿童在这个阶段要注意避免过早过多负重,因为儿童骨骼生长快但也更脆弱,要遵循儿童骨折恢复的特殊规律,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成人则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负重的重量和时间。 2.中期(2-3个月): 随着骨折进一步愈合,骨折端有原始骨痂形成。此时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患侧腿的负重比例,从部分负重过渡到接近正常负重。儿童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尝试单拐辅助下的行走,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肢体反应,因为儿童的关节等还在发育中,要避免因行走不当影响关节功能。成人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步态训练,确保行走姿势正确,以防止出现异常步态导致其他关节损伤等问题。 3.后期(3个月后): 当骨折基本愈合,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骨密度接近正常。此时患者可以先在平坦、安全的环境下尝试脱拐行走,但一开始行走时间不宜过长,要观察患肢是否有疼痛、肿胀等不适。如果行走后无明显不适,可逐渐增加行走的时间和距离。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脱拐前要确保平衡能力良好,因为老年人平衡功能可能下降,容易在脱拐后发生跌倒等意外。同时,老年人要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提高下肢稳定性,以更好地适应脱拐后的行走。 脱拐后的注意事项 脱拐后患者仍需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再次受伤。要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等有利于骨折恢复和骨骼健康的食物,儿童要保证充足的钙摄入以促进骨骼生长,老年人也要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维持骨骼健康。另外,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患肢的恢复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康复计划。如果在脱拐行走过程中出现患肢疼痛、肿胀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停止行走并就医。

    2025-10-15 13:26:12
  • 骨肉瘤能不能彻底治好

    骨肉瘤能否彻底治好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分期患者通过合适治疗有较大可能治愈,中晚期难度大;治疗方法中手术需完整切除且把握适应证,化疗可缩小肿瘤、杀灭转移灶,新辅助化疗肿瘤坏死率影响预后;患者一般状况和心理状态也影响预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不同治疗手段对彻底治好的作用 手术治疗:是骨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早期骨肉瘤,广泛切除肿瘤病灶有望彻底清除肿瘤组织。但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切除范围,要确保切缘阴性,即肿瘤周围切除的组织中没有肿瘤细胞残留。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如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等,手术难度较大,彻底治好的概率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儿童和青少年骨肉瘤患者中,手术除了考虑肿瘤切除,还需关注骨骼的生长发育,因为该年龄段患者骨骼仍在发育,保肢手术时要尽量保留足够的骨骼长度和生长潜力,以保证术后肢体的正常生长和功能。 化疗治疗:新辅助化疗可以在手术前使肿瘤缩小,一方面便于手术切除,另一方面能杀死潜在的远处转移癌细胞。例如,通过化疗后肿瘤坏死率的评估可以帮助预测患者预后,肿瘤坏死率越高,通常预后越好,也意味着彻底治好的可能性越大。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化疗药物的剂量和方案会有所调整,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化疗方案,以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患儿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预后及影响彻底治好的其他因素 患者的一般状况也会影响骨肉瘤的彻底治好情况。身体状况较好、免疫力较强的患者往往能更好地耐受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措施,预后相对较好。而身体状况较差,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的耐受性降低,彻底治好的概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配合治疗,从而可能改善预后;反之,消极悲观的心态可能会影响治疗依从性等,不利于彻底治好。总之,骨肉瘤能否彻底治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诊断、规范综合治疗、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积极的心理状态等都对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2025-10-15 13:24:35
  • 大脚趾痛的原因

    大脚趾疼痛可由外伤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关节炎相关(痛风性关节炎因尿酸代谢异常及高嘌呤饮食等诱发、类风湿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女性高发、骨关节炎因关节软骨退变磨损致活动后痛加重)、感染因素(甲沟炎多因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真菌性甲沟炎由真菌感染引起)、代谢性疾病相关(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致糖尿病足早期大脚趾痛)、神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致放射性痛、末梢神经炎可致大脚趾麻木疼痛伴感觉异常)。 一、外伤因素 大脚趾受到直接撞击(如重物砸压)、扭伤(运动中或行走时脚部扭曲)等外伤,可导致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或骨折,表现为局部肿胀、淤血、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因活动特点不同外伤风险有差异,儿童活泼易因磕碰受伤,成年人运动或日常意外易出现此类外伤。 二、关节炎相关 (一)痛风性关节炎 因尿酸代谢异常致尿酸盐沉积于大脚趾关节,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及有高尿酸血症病史者,高嘌呤饮食(如大量食用海鲜、动物内脏)、饮酒等可诱发,急性发作时大脚趾关节红肿热痛明显。 (二)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大脚趾关节,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病程较长,除疼痛外还可能伴关节畸形、晨僵等表现。 (三)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常见,因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引发,大脚趾关节疼痛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随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受限逐渐明显。 三、感染因素 (一)甲沟炎 多因指甲周围皮肤破损后继发细菌感染,如指甲修剪过短、刺伤等,青少年及成年人常见,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化脓。 (二)真菌性甲沟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也可导致大脚趾感染疼痛,常伴指甲变形等表现。 四、代谢性疾病相关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易出现糖尿病足,早期可能表现为大脚趾疼痛,因高血糖环境易引发感染及神经病变,需特别警惕。 五、神经病变 (一)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时,可能导致大脚趾出现放射性疼痛,中老年人多见,长期久坐、弯腰工作者风险较高。 (二)末梢神经炎 可见于糖尿病患者、长期接触毒物(如重金属)者等,可引起大脚趾麻木疼痛,伴感觉异常等表现。

    2025-10-15 13:22: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