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体成形术、腰椎退变疾病的微创减压融合术等,同时开展各类颈胸腰椎疾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柱外伤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柱学会退变学组和微创学组委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近年来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从事骨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治。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脊柱中心访学1年,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体成形术、腰椎退变疾病的微创减压融合术等,同时开展各类颈胸腰椎疾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柱外伤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

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体成形术、腰椎退变疾病的微创减压融合术等,同时开展各类颈胸腰椎疾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柱外伤骨折等脊柱相关疾病。展开
  • 男性腰酸胀是什么原因

    男性腰酸胀可能由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原因引起。肌肉骨骼系统中腰肌劳损常见于长期重体力劳动等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退变、外力等有关;泌尿系统的肾炎、肾结石等会致腰酸胀;其他系统的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前列腺炎在中青年男性中高发且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 一、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原因 (一)腰肌劳损 原因: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不良姿势工作等,会使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或损伤,导致腰肌劳损,出现腰酸胀症状。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男性,由于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腰肌劳损。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青年男性中较为常见,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等组织弹性、修复能力下降,若不注意保养,更易出现腰肌劳损相关腰酸胀。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因: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引起腰酸胀,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比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腰部曾受外伤的男性易患此病。 年龄与病史影响:中老年人相对多见,有腰部外伤史、长期腰部受力不当病史的男性发病风险更高,年龄增长使腰椎间盘退变加剧,增加患病几率。 二、泌尿系统相关原因 (一)肾炎 原因:肾小球发生炎症,可导致腰部酸胀不适,同时可能伴有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表现。常见的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等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等因素相关。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若有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劳累、频繁熬夜等,可能增加肾炎发病风险,进而出现腰酸胀症状。 (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原因:肾脏或输尿管内形成结石,结石活动时会刺激尿路黏膜,引起腰酸胀,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还可能伴有血尿等症状。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与饮水少、饮食结构等有关。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青年男性较多见,长期饮水不足、高嘌呤饮食、高钙饮食等生活方式易诱发结石,年龄增长可能使代谢功能变化,也会影响结石形成。 三、其他系统相关原因 (一)强直性脊柱炎 原因: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等,可出现腰酸胀,早晨起床时症状往往较重,活动后有所缓解,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脊柱强直。 年龄与性别影响: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病与遗传等因素有关,男性相对女性发病可能更具特点,免疫系统异常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二)前列腺炎 原因: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可引起盆腔区域疼痛,包括腰酸胀,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异常症状以及性功能障碍等表现。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青年男性高发,长期久坐、憋尿、不规律性生活等生活方式易诱发前列腺炎,导致腰酸胀等不适。

    2025-10-11 12:47:07
  • 脊柱侧弯的孩子怎样运动好呢

    游泳、吊单杠、麦肯基疗法特定动作、平板支撑变式是适合脊柱侧弯孩子的运动方式,游泳可减轻脊柱压力、增强肌肉力量;吊单杠可牵引脊柱;麦肯基疗法特定动作能增强肌肉力量、放松肌肉;平板支撑变式可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运动时家长要观察孩子反应,运动是脊柱侧弯综合管理一部分,严重侧弯还需结合专业医疗矫正手段,运动起辅助改善作用。 一、游泳 游泳是非常适合脊柱侧弯孩子的运动。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脊柱的压力,同时身体需要协调运动来保持平衡,这有助于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像背阔肌、竖脊肌等。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的脊柱侧弯儿童,其脊柱侧弯的进展速度相对较慢。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婴儿期就可以在家长监护下进行亲子游泳,较大儿童则可选择正规游泳馆的游泳课程,要注意游泳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孩子过度疲劳。 二、吊单杠 让孩子双手握住单杠,使身体自然下垂,利用自身重量牵引脊柱,有助于拉开椎间隙,对脊柱侧弯的矫正有一定帮助。一般建议年龄较大、脊柱侧弯程度较轻的孩子进行,每次吊单杠时间控制在1-3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龄较小、脊柱侧弯程度较重的孩子,要谨慎进行吊单杠,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脊柱损伤。 三、麦肯基疗法中的特定动作 1.伸展运动:让孩子采取俯卧位,双手放在肩膀下方,慢慢将上半身抬起,保持一定时间后放松。这种动作可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的柔韧性。不同年龄的孩子动作幅度和保持时间有所不同,一般3-6岁儿童每次保持5-10秒,7-12岁儿童每次保持10-15秒,每天可进行3-4组。 2.屈曲运动:让孩子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抱膝,将膝盖尽量拉向胸部,然后放松。该动作有助于放松脊柱周围肌肉,对于缓解脊柱侧弯引起的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根据孩子年龄调整用力程度,年龄小的孩子可由家长辅助进行。 四、平板支撑变式 可以让孩子采取类似平板支撑的姿势,但难度适当降低。例如膝盖着地的平板支撑,孩子双肘和膝盖着地,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坚持一定时间。这种运动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强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对于不同年龄孩子,3-6岁儿童每次坚持5-10秒,7-12岁儿童每次坚持15-20秒,每天可进行2-3组。需要注意的是,有脊柱疼痛急性发作期的孩子不宜进行平板支撑变式运动,要根据孩子身体状况合理安排。 在孩子进行运动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同时,运动要作为脊柱侧弯综合管理的一部分,对于脊柱侧弯较严重的孩子,还需要结合专业的医疗矫正手段,如支具治疗等,不能仅依靠运动来矫正脊柱侧弯,但运动可以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

    2025-10-11 12:41:48
  • 得了骨肿瘤该怎么办

    骨肿瘤需早期诊断,留意不同人群相关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初步判断,病理检查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良性骨肿瘤多手术切除,恶性骨肿瘤手术、化疗、放疗综合,且都要重视康复护理,不同人群诊疗各有要点以保障患者健康生活质量。 一、早期诊断 骨肿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都需留意相关症状。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肿胀,且休息后无缓解,要警惕骨肿瘤可能;成年人若发现骨表面有肿块,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也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初步判断骨病变情况,X线能发现骨的破坏、骨质增生等异常;CT对于骨皮质破坏等显示更清晰;MRI对软组织及骨髓病变的显示优势明显。 二、明确病理类型 确诊骨肿瘤需要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定肿瘤良恶性及具体类型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通过穿刺活检或切开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骨肿瘤治疗方案及预后差异较大,例如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就有明显不同。 三、综合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良性骨肿瘤:对于大部分良性骨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骨软骨瘤等,完整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复发几率较低,儿童患者在手术时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尽量减少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恶性骨肿瘤:手术方式根据肿瘤情况有所不同,可能是瘤段切除加假体置换等。对于成年人恶性骨肿瘤,手术要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组织,以提高生存率;儿童患者则需要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兼顾骨骼的生长重建等问题,保证其未来的肢体功能及生长发育。 2.化疗 对于一些恶性骨肿瘤,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例如骨肉瘤,术前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不同年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 3.放疗 放疗可用于某些骨肿瘤的治疗,如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骨肿瘤,或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等。放疗会对周围正常组织有一定影响,在儿童患者中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影响骨骼的发育等。 四、康复护理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康复护理都很重要。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要根据其年龄及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儿童患者,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得了骨肿瘤后要及时就医,通过早期诊断明确病情,然后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等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并注重康复护理,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都有各自需要关注的要点,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2025-10-11 12:39:30
  • 半月板轻微损伤要紧吗

    半月板轻微损伤不算特别严重但需重视,其损伤机制多为扭转外力,症状有轻度疼痛肿胀等,不同人群影响有差异,年轻人恢复相对快但高强度运动易加重,老年人因关节退变恢复慢,非药物干预很重要,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要采取正确处理措施促良好恢复防病情加重。 1.损伤后的病理变化及可能发展 半月板轻微损伤后,局部会有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如果此时继续进行剧烈运动或不合理的活动,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也会加剧,进而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程度加深,出现撕裂等更严重的情况。从组织修复角度,半月板的血液供应相对有限,轻微损伤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好,但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恰当的制动休息等处理,也会影响其良好修复。 2.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年轻人:年轻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半月板轻微损伤后如果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如适当休息、进行康复锻炼等,恢复相对较快。但如果年轻人继续从事高强度运动,比如频繁进行篮球、足球等需要频繁扭转膝关节的运动,那么半月板再次损伤或加重损伤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退变,半月板轻微损伤后,除了自身修复能力下降外,还可能因为关节退变的基础,使得损伤后的恢复相对缓慢,而且更容易出现膝关节的不适症状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 3.非药物干预措施及重要性 休息制动:半月板轻微损伤后,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继续进行会加重膝关节负荷或扭转的活动。例如,减少长时间走路、跑步、上下楼梯等。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需要暂停剧烈运动1-2周,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休息制动,让损伤的半月板有时间进行修复。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在损伤后的48小时内,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对于老年人,冰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冻伤皮肤。还可以进行热敷,在损伤48小时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恢复,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另外,还可以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康复理疗,如超声波治疗等,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康复锻炼:在损伤恢复的中后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锻炼,比如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年轻人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幅度,而老年人要选择相对温和的锻炼方式,如坐姿下缓慢屈伸膝关节等,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稳定膝关节,促进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总之,半月板轻微损伤虽然相对不是特别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休息、物理治疗、适度康复锻炼等,以促进损伤的良好恢复,避免病情加重。

    2025-10-11 12:37:23
  • 2岁髋关节发育不良症状

    2岁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有外观表现如双侧大腿内侧皮肤褶皱不对称、下肢不等长,活动异常如髋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异常,还有特殊体征Ortolani征和Barlow征阳性,2岁患儿正处生长发育关键期,家长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治疗以改善髋关节发育情况保障患儿生活质量。 一、外观表现 1.双侧大腿内侧皮肤褶皱不对称:正常情况下,婴儿双侧大腿内侧的皮肤褶皱应该是对称的。而在2岁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中,患侧的皮肤褶皱会比健侧增多、增深。这是因为髋关节发育异常导致髋关节周围的组织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皮肤褶皱的不对称。 2.下肢不等长: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患侧下肢可能会出现短缩的情况,表现为双侧下肢长度不一致。通过测量可以发现,患侧下肢较健侧下肢短,这是因为髋关节的结构异常影响了下肢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活动异常 1.髋关节活动受限:患儿患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减小,比如外展受限比较明显。正常婴儿的髋关节可以有一定的外展角度,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外展时会受到限制,这是因为髋关节的发育异常导致关节的正常活动受到阻碍。 2.行走异常:2岁左右本应逐渐学会行走并能较稳定行走,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可能会出现行走步态异常,如跛行等。这是因为髋关节的问题影响了下肢的正常负重和运动功能,导致患儿行走时姿势异常。 三、特殊体征 1.Ortolani征阳性:检查者将患儿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90°,握住患儿股骨两端,拇指放在大腿内侧,其余手指放在大转子处。向内收方向推压股骨时,若股骨头向后脱出,可感到一弹响;当外展大腿时,股骨头可滑回髋臼内,又可感到一弹响,即为Ortolani征阳性。这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一个重要体征,是由于髋关节发育异常导致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不稳定,在操作时出现弹响。 2.Barlow征阳性:患儿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一手放在耻骨联合处固定骨盆,另一手拇指置于大腿内侧小转子处,其余手指放在大转子处,将大腿向内侧推压,若股骨头从髋臼内脱出,即为Barlow征阳性。同样是因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股骨头容易从髋臼内脱出而出现的体征。 特殊人群(2岁患儿)注意事项 2岁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髋关节发育不良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的下肢功能和身体健康。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外观表现、活动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髋关节超声或X线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如使用支具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髋关节的发育情况,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保障患儿能够正常行走和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1 12:35: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