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东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重症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博士,从事呼吸专业20年。主要研究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慢阻肺,哮喘,以及吸烟导致的气道损害;此外对于呼吸重症医学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呼吸机的使用,危重患者的管理有一定研究。围绕临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校级新医疗新技术1项,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 1篇,影响因子5.5;国内核心期刊6篇。

展开
个人擅长
重症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展开
  • 温度计腋下应该夹几分钟

    成人腋下测温通常建议夹紧后保持5至10分钟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一般测5至7分钟老年人可适当延长至10分钟左右刚运动完或饮用过热饮品者需休息30分钟后测量婴幼儿除保证测量时间外还需固定体温计并轻柔操作。 一、成人腋下测温时长 成人使用腋下体温计测量时,通常建议夹紧体温计后保持5~10分钟。这是因为人体腋下的温度传导需要一定时间,经过5~10分钟能使体温计充分感应到人体的真实体温,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体温数值。 二、儿童腋下测温时长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在测量腋下体温时,由于其配合度相对较低,一般建议夹紧体温计后测量5~7分钟。考虑到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测量时需注意轻柔操作,确保体温计与腋下皮肤紧密接触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皮肤感觉减退等情况,测量腋下体温时可适当延长至10分钟左右,以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刚运动完或饮用过热饮品者:若刚进行剧烈运动或饮用过热的水、汤等,建议休息30分钟后再进行腋下体温测量,避免因身体状态的临时变化影响体温测量的真实性。 3.婴幼儿:除保证测量时间在5~10分钟外,还需特别注意固定好体温计,防止婴幼儿乱动导致体温计滑落,同时要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婴幼儿腋下皮肤。

    2025-08-15 11:50:45
  • 新冠肺炎哪些时期的传染性最强

    新冠肺炎潜伏期内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具传染性可传播病毒是传染性较强时期之一,发病初期患者病毒载量高且呼吸道分泌物含大量病毒易通过飞沫传播,特殊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一、潜伏期阶段传染性较强 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3~7天。在潜伏期内,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已具有传染性。研究表明,部分潜伏期感染者可传播病毒,其原因在于病毒在潜伏期内已在体内开始复制并具备一定的传播能力,此时若与他人密切接触,易导致病毒传播。例如,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潜伏期内的无症状感染者可成为传染源,在人群中引发病毒传播,因此潜伏期是新冠肺炎传染性较强的时期之一。 二、发病初期阶段传染性较高 患者发病初期,即出现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的早期阶段,体内病毒载量通常处于较高水平。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极易将病毒传染给周围人群。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发病初期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含有高浓度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在空气中短时间存活并被他人吸入,从而造成病毒传播。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特殊人群,发病初期接触病毒后被感染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的机体免疫防御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受到病毒侵袭。

    2025-08-15 11:49:57
  • 与乙流病人接触后是否一定会被传染

    接触乙流病人后是否被传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个体免疫力是关键,健康且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被感染概率相对较低,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被传染风险相对较高;接触密切程度有影响,短时间远距离接触被传染可能性小,近距离无防护相处被传染风险升高;防护措施起作用,接触时佩戴口罩、及时洗手等防护能显著降低被传染几率,未采取防护则被感染风险提升。 与乙流病人接触后不一定会被传染,涉及多方面因素:一、个体免疫力是关键,健康且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即便接触乙流病人,因自身免疫系统可抵御部分病毒侵袭,被感染概率相对较低;而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其自身防御能力较弱,接触后被传染风险相对较高。二、接触密切程度影响,若只是短时间、远距离接触,飞沫传播概率较低,被传染可能性小;但若近距离(如面对面交谈、共同密闭空间长时间相处)且无防护措施,接触含有乙流病毒飞沫的机会增加,被传染风险升高。三、防护措施起作用,接触乙流病人时佩戴口罩、及时洗手等防护行为,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显著降低被传染几率,若未采取防护,被感染风险相应提升。

    2025-08-15 11:46:03
  • 为什么会感染支原体

    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力较低者因自身免疫功能受影响易感染,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环境会增加其传播扩散从而易致感染。 一、传播途径导致感染 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支原体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支原体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支原体便有机会在呼吸道黏膜定植从而引发感染;此外,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方式,若接触被支原体污染的物品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并接触口鼻等黏膜部位,也可导致支原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 二、人群易感性差异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相较于成人更易感染支原体。例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儿童之间密切接触机会多,且自身免疫力对支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使得儿童成为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之一。 2.免疫力较低者:如患有基础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影响,对支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支原体的侵袭而感染。 三、环境因素影响 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支原体更容易传播扩散。例如,密闭的教室、拥挤的宿舍等场所,空气流通差,支原体在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增加了人群感染支原体的风险。

    2025-08-15 11:45:20
  • 出现禽流感鸡蛋能吃吗

    禽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鸡蛋充分煮熟可安全食用应从正规超市等正规渠道选购处理生鸡蛋时要与生食分开用过的器具及时清洁消毒儿童食用鸡蛋需确保完全熟透特殊人群保证鸡蛋充分煮熟且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其他食物。 一、禽流感病毒特性与鸡蛋烹饪安全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较为敏感,一般在56℃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即可被灭活。鸡蛋若经过充分烹饪至熟透状态(蛋黄、蛋白完全凝固),其中的禽流感病毒会被完全杀灭,此时食用鸡蛋是安全的。 二、购买与处理鸡蛋的注意事项 1.正规渠道选购:应从正规超市、农贸市场等渠道购买鸡蛋,确保鸡蛋来源可追溯,减少感染风险。 2.生熟分开处理:处理生鸡蛋时,需注意与生食的肉类、蔬菜等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使用过的刀具、砧板等器具应及时清洁消毒。 三、特殊人群食用建议 儿童:儿童食用鸡蛋时需确保完全熟透,避免因未熟透的鸡蛋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熟透的蛋类食品。 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此类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但只要保证鸡蛋充分煮熟,其食用安全性与普通人群一致,可正常食用熟透的鸡蛋以获取营养,但需注意饮食均衡,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合理搭配其他食物。

    2025-08-15 11:44: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