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东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重症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博士,从事呼吸专业20年。主要研究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慢阻肺,哮喘,以及吸烟导致的气道损害;此外对于呼吸重症医学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呼吸机的使用,危重患者的管理有一定研究。围绕临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校级新医疗新技术1项,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 1篇,影响因子5.5;国内核心期刊6篇。

展开
个人擅长
重症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展开
  • 支气管炎患者感到痰痒并持续咳嗽该如何处理

    支气管炎需先区分急性与慢性评估病因病情,非药物可调控室内空气湿度、远离刺激物,充足饮水,痰多者行体位引流,药物明确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咳嗽痰痒用止咳祛痰药,儿童、老年、妊娠期用药各有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及病情评估 支气管炎患者出现痰痒并持续咳嗽,需先区分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常由病毒(如流感病毒)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多与长期吸烟、接触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要评估咳嗽咳痰频率、痰的颜色(黄色痰提示可能细菌感染,白色黏痰可能与非感染性炎症有关)、是否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若咳嗽频繁、痰量多且发热,需进一步检查以精准定位病因。 二、非药物干预举措 1.环境调控: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可借助加湿器实现,以减轻气道因干燥导致的痰痒感。同时,远离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味等,此类刺激会加重气道反应致咳嗽加剧,吸烟患者务必严格戒烟,减少气道持续受刺激。 2.饮水管理:每日摄入充足温水,约1500-2000毫升,分多次饮用,每次100-200毫升,每隔1-2小时饮用一次,充足水分可稀释痰液,助于痰液咳出,缓解痰痒与咳嗽。 3.体位引流:痰多患者可采用体位引流,若为肺部下叶病变,取俯卧位且床脚抬高30-50厘米;若为肺部上叶病变,取坐位或半卧位,轻拍患者背部,从下向上、从外向内轻柔拍打,促进痰液排出,减轻痰痒与咳嗽,但年老体弱、呼吸困难者操作需轻柔,谨防不适或呛咳。 三、药物干预要点(仅列药物名称) 若明确细菌感染,可考虑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需依病原体敏感情况合理选用);针对咳嗽、痰痒明显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儿童患者用药需遵循儿科原则,优选儿童专用祛痰止咳制剂,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婴幼儿用止咳药防呼吸抑制;老年患者需考量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监测肝肾功能指标,且体位引流时防心肺功能恶化;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必要时经医生评估利弊后选安全药物,避用可能致畸或影响胎儿的药物。

    2025-10-14 13:49:47
  • 流感能自愈吗

    流感能否自愈不能一概而论,部分体质好、病情轻的流感患者可能自愈,但其自然病程约1-2周;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基础疾病者)及病情较重者(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等)不能自愈或需干预,特殊人群感染易致严重并发症,病情重者需及时医疗干预。 一、可能自愈的情况及机制 对于身体健康、免疫功能正常且感染症状较轻的成人来说,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流感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会识别流感病毒并启动免疫反应,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使病情逐渐缓解并自愈。例如,部分体质良好的年轻成人感染流感后,仅出现轻微的发热、咳嗽等症状,通过多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支持治疗,身体可能自行恢复。 二、不能自愈或需干预的情况及原因 1.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流感后病情变化较快。比如婴幼儿感染流感后,可能较快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由于其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一般不能等待自愈,需要及时就医干预。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肺炎、呼吸衰竭等情况,因此不能寄希望于自愈,应尽早接受治疗。 孕妇:孕妇感染流感后,病情发展可能较为严重,容易出现早产、流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所以需要积极干预,不能等待自愈。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容易加重,基础疾病可能会恶化,因此也不能依赖自愈,需要及时采取医疗措施。 2.病情较重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且持续时间较长)、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意识障碍等症状时,说明病情较为严重,机体自身难以依靠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必须进行医疗干预,如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等。 流感是否能自愈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对于可能自愈的情况,也需要通过多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支持治疗来促进身体恢复;而对于不能自愈或需要干预的情况,必须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来保障患者的健康。

    2025-10-14 13:49:23
  • 什么咳嗽药效果好

    按咳嗽类型分干咳选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有痰咳嗽用氨溴索等祛痰药,儿童咳嗽优先非药物干预且避免含可待因药物可选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成人细菌感染致咳嗽需遵医嘱用抗菌药,老年人用药注意肝肾功能,非药物干预通过保持室内湿度、多饮温水、避刺激性物质等辅助缓解咳嗽。 一、按咳嗽类型分类的常用药物 (一)干咳为主的情况 若以干咳为主要表现,可选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有研究表明,右美沙芬能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对无痰的干咳效果较好,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头晕等不良反应,且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二)有痰咳嗽的情况 对于伴有痰液的咳嗽,需使用祛痰药物,常见的如氨溴索。氨溴索可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改善有痰咳嗽患者的症状。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用药要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咳嗽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若需用药,应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等中枢性强镇咳成分的药物,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其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液成分发挥祛痰作用,相对更适合儿童。 (二)成人特殊情况 若成人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导致的咳嗽,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但需根据病原菌类型遵医嘱选择合适药物,如细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等,但不可自行盲目用药,需经医生明确诊断后规范使用;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代谢差异,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三、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 无论何种类型的咳嗽,非药物干预都可作为辅助手段。例如,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有利于减轻呼吸道黏膜刺激;多饮用温水可湿润呼吸道,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避免接触过敏原、烟雾等刺激性物质,可减少咳嗽的诱发因素。非药物干预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适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咳嗽症状,尤其对于轻度咳嗽或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2025-10-14 13:48:26
  • 得甲流之前有什么症状

    甲流感染前有全身症状如突然高热(不同人群表现异,儿童易精神萎靡,成人先畏寒后升温)、全身肌肉酸痛(病毒炎症致,老年人更明显恢复慢)、乏力(病毒消耗能量及应激所致,活跃人群受影响大),还有呼吸道相关症状如鼻塞流涕(鼻腔黏膜水肿,儿童易影响呼吸)、咽痛(咽喉受病毒影响,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咳嗽(初期轻咳后加重,老年人排痰困难)。 一、全身症状表现 1.发热:感染甲流前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突然起病的高热,体温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至39~40℃左右,部分人群体温波动相对较明显,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对体温变化的耐受性相对较弱,高热时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成人则可能先感知到畏寒,随后体温快速上升。 2.全身肌肉酸痛:感染前可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的酸痛感,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作用于肌肉组织导致酸痛,老年人可能本身肌肉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前出现肌肉酸痛时可能会感觉更为明显,恢复相对也可能更慢。 3.乏力:会感到全身乏力,体力明显下降,这与病毒感染机体后消耗能量以及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有关,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在感染前出现乏力时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日常活动,比如原本经常运动的人会发觉运动耐力大幅下降。 二、呼吸道相关症状 1.鼻塞、流涕:感染前可能出现鼻塞症状,鼻腔黏膜因病毒刺激出现水肿等反应导致通气不畅,同时伴有流涕,多为清水样鼻涕,这是上呼吸道受病毒侵袭后的常见表现,儿童的鼻腔相对狭窄,感染前出现鼻塞时可能更容易影响呼吸,导致呼吸时鼻音较重等情况。 2.咽痛:咽喉部位受到病毒影响出现疼痛感,吞咽时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咽痛的感受和表达略有不同,青少年可能会更明确表述咽喉部位的不适,而幼儿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体现咽部的难受。 3.咳嗽:初期可能出现轻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逐渐加重,咳嗽是机体试图清除呼吸道内受病毒影响的分泌物等的一种反应,老年人由于呼吸道功能相对衰退,感染前出现咳嗽时可能排痰等情况相对困难,需要特别关注。

    2025-10-14 13:47:46
  • 风热咳,

    风热咳因外感风热侵肺卫致肺失清肃引发,表现为咳嗽频繁气息粗促、咳痰黏稠色黄伴鼻流黄涕等,中医需四诊合参结合症状体征诊断并排除肺炎等其他病,非药物干预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环境调整、饮食清淡多饮水及食清热润肺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儿童需清淡易消化防加重,老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用药谨慎,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遵医嘱。 一、风热咳的定义与病因 风热咳是因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肺失清肃而引发的咳嗽病症。其主要病因是外感风热之邪,当气候突变、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风热之邪易侵入人体,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进而引发咳嗽。 二、临床表现 患者多表现为咳嗽频繁,咳嗽气息粗促或咳声嘶哑,咳痰不爽且痰质黏稠色黄,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恶风身热等症状,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三、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需依据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现代医学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时,可从中医角度考虑为风热咳,同时需排除肺炎、肺结核等其他疾病导致的咳嗽。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温度在18~22℃、湿度40%~60%,为患者营造舒适休息环境。 2.饮食调理:鼓励患者多饮温水以滋润咽喉,饮食宜清淡,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润肺作用的食物,如雪梨、百合、荸荠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体内热邪。 3.生活方式: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助机体恢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脾胃功能较弱,需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高热量、易上火食物。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咳嗽及全身症状,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且要避免低龄儿童自行使用不恰当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人抗病能力弱,出现风热咳时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咳嗽是否加剧、是否发热持续不退等,异常时及时就医,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温和非药物干预方法。 3.孕妇患者: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饮食调理兼顾自身与胎儿营养需求,病情需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药物。

    2025-10-14 13:46: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