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重症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向 Ta 提问
199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博士,从事呼吸专业20年。主要研究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慢阻肺,哮喘,以及吸烟导致的气道损害;此外对于呼吸重症医学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呼吸机的使用,危重患者的管理有一定研究。围绕临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校级新医疗新技术1项,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 1篇,影响因子5.5;国内核心期刊6篇。
展开-
过敏性感冒怎么治疗
过敏性感冒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和中医相关疗法。一般治疗需休息隔离、控制环境;药物治疗有抗组胺、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用药各有注意;中医疗法可中药调理、穴位按摩但需专业指导。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隔离:过敏性感冒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进行适当隔离,防止病毒或过敏原传播给他人。对于儿童患者,要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睡眠时间,因为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2.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40%-60%)。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要定期清洁床单、被罩,使用防螨寝具等。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可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例如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其嗜睡副作用相对较轻,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包括儿童(需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选择),能有效减轻过敏相关的呼吸道症状。 2.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鼻塞、鼻痒等鼻部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应用,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长,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过敏性感冒引起的相关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抗组胺药物或鼻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儿童使用时同样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过敏性感冒时,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成人的复方感冒药等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抗组胺药物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和体重,鼻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嗜睡、胃肠道不适等情况。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安全的影响,如驾驶等活动要特别注意。对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要关注老年人的鼻腔局部反应以及全身状况的变化。 3.孕妇:孕妇患过敏性感冒时,用药需非常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首先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环境控制等。如果必须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种类和剂量。 四、中医相关疗法(仅供参考,需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 1.中药调理:一些中药可能对缓解过敏性感冒症状有一定帮助,但需根据个体的体质等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对于风寒型过敏性感冒可能会用到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中药,但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遵循中医的专业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2.穴位按摩:如按摩迎香穴等对缓解鼻塞等症状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儿童进行穴位按摩时需由专业人员或在成人监护下正确操作,避免造成损伤等情况。
2025-10-14 16:02:22 -
新冠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新冠感染有不同症状表现,常见症状中成人多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儿童可能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精神异常;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困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加重基础病,儿童病情变化快,孕妇需关注对胎儿影响,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后会干扰基础疾病症状需个体化处理。 一、常见症状 新冠感染后,不同人群的常见症状有所差异,但总体有一些典型表现。对于大多数成人来说,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部分人还会伴有乏力、肌肉酸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肌肉有酸痛感。另外,呼吸道症状较为常见,如咳嗽,可为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痰液;还有鼻塞、流涕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但相对普通感冒,新冠感染的呼吸道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有部分患者呼吸道症状较为明显,出现明显的咽痛、咽干等。 对于儿童患者,症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不同。儿童感染新冠后,除了可能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外,还可能有一些独特表现,比如有的儿童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在成人中相对较少见。 二、重症表现 部分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肥胖人群等,可能会发展为重症。重症患者在发病一周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例如,一些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冠后可能原本的呼吸功能基础较差,感染后会迅速出现呼吸急促加重,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等情况。对于孕妇群体,感染新冠后也需要密切关注,部分孕妇可能出现病情进展较快的情况,需要加强监测。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差异及特殊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新冠后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的老年人发热症状可能不明显,而是以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非典型症状为主,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本身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感染新冠后可能会使基础疾病加重,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儿童:儿童感染新冠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症状表现除了上述提到的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而且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感染新冠后,需要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一般来说,轻度感染可能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小,但中重度感染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缺氧等情况,进而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和相应的处理。 有基础疾病人群: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后可能会诱发心血管事件,如心肌缺血加重等;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后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原有病情波动。这类人群感染新冠后,其基础疾病的相关症状可能会被新冠感染所干扰,需要综合评估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2025-10-14 16:01:13 -
喘息性支气管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喘息性支气管治疗时长受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急性发作期一般7-14天控制症状,轻度7-10天,中度10-14天,重度2周以上;儿童患者中婴幼儿因发育不完善治疗稍长,年长儿因个体差异有别;成年患者体质好且无基础病时间短,有基础病则长;儿童患者要注意用药和观察,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监测指标且恢复慢。 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轻度喘息性支气管:患儿主要表现为偶尔的喘息,肺部体征相对较轻。经过及时的雾化治疗(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一般7-10天症状可得到较好控制。这是因为轻度病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通过有效的药物干预能够较快地解除支气管痉挛等问题,恢复气道通畅。 中度喘息性支气管:患儿喘息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伴有咳嗽、气促等,肺部可闻及较多哮鸣音。治疗时间可能需要10-14天。此时需要更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儿的反应调整治疗方案,除了雾化治疗外,可能还需要辅助使用一些抗炎药物等,治疗周期相对轻度要长一些,因为需要更充分地控制气道炎症,缓解喘息症状。 重度喘息性支气管:患儿喘息严重,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表现,肺部体征严重。治疗时间会明显延长,可能需要2周以上,甚至更长时间。重度病情下,气道炎症反应剧烈,气道痉挛严重,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如吸氧、静脉使用平喘药物等,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等情况,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 个体差异的影响 儿童患者: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治疗的反应不同。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喘息性支气管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时间可能会比年长儿稍长一些。例如,6个月以内的婴儿患喘息性支气管时,治疗可能需要10-14天甚至更久,因为婴儿的气道较窄,炎症更容易导致气道堵塞,需要更谨慎地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控制病情。而年长儿相对来说恢复可能稍快一些,但也会因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有所不同。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如果体质较好,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治疗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喘息性支气管时,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病情恢复较慢,可能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来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反复。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例如,对于婴幼儿,雾化治疗时要确保患儿配合,保证药物能够有效地到达气道发挥作用。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老年患者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治疗来确保病情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14 15:58:31 -
干咳时有痰无痰是怎么回事
无痰干咳可因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环境刺激因素引发,有痰干咳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儿童需观察症状及精神状态等,老年人防基础疾病加重且用药谨慎,过敏体质者要明确并避过敏原,长期吸烟人群应尽早戒烟并定期检呼吸道。 一、无痰干咳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初期: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初期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分泌物较少,主要表现为无痰干咳,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此情况较常见,若为病毒感染多具自限性,但需观察症状变化。 2.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特殊类型,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对外界刺激敏感,常表现为长期无痰干咳,夜间或凌晨症状易加重,过敏体质人群(如有家族过敏史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儿童中也不少见。 3.环境刺激因素:吸入刺激性气体(如冷空气、烟雾、粉尘等)可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无痰干咳,长期处于污染环境或职业暴露于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更易受影响,老年人因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受环境刺激时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有痰干咳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因素 1.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炎症累及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多,出现有痰干咳,儿童因支气管较狭窄,炎症时痰液排出相对困难,症状可能更突出,若为细菌感染需警惕进一步发展。 2.肺炎:肺部受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炎症部位会产生较多炎性分泌物,表现为有痰干咳,老年人、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人群感染肺炎后,痰液生成可能更明显,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3.慢性支气管炎:长期气道炎症刺激,气道黏膜腺体增生、分泌亢进,导致痰液增多,在慢性炎症基础上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有痰干咳,长期吸烟人群因烟草刺激气道,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人群,病情迁延不愈易影响肺功能。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干咳或有痰咳嗽较常见,需注意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等,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儿童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减少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的诱发。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出现咳嗽有痰或无痰时,需警惕基础疾病加重,应注意保暖,避免吸入冷空气等刺激,若咳嗽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同时老年人用药需谨慎,避免不当用药加重病情。 3.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易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导致干咳,需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可通过检测过敏原明确具体致敏物质,从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4.长期吸烟人群: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呼吸道炎症发生风险,导致咳嗽有痰或无痰,此类人群应尽早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持续刺激,同时定期进行呼吸道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呼吸道疾病。
2025-10-14 15:57:53 -
咳嗽咳不出来气短胸闷是什么原因
咳嗽咳不出痰且气短胸闷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长期吸烟者,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过敏或有家族史者易患,左心衰竭多见于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致肺循环淤血;其他疾病如肺栓塞多见于特定人群致肺通气血流灌注受影响,肺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由感染引起肺部炎症,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治疗措施,日常生活中吸烟者应戒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发病情况与人群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长期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患者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 具体机制: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增生肥大,分泌大量黏稠痰液,使得痰液不易咳出,同时气道狭窄影响通气功能,出现气短胸闷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气道的病理改变。 2.支气管哮喘 发病与人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过敏体质者、有家族哮喘史者易患。发作时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过多黏液。 症状表现:患者在接触过敏原等诱因后,出现咳嗽、咳不出痰、气短胸闷,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其发病机制涉及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在气道,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气道一系列病理变化。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1.左心衰竭 人群与病因:多见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由于左心射血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 症状产生:肺淤血使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影响痰液排出,同时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受阻,导致气短胸闷。例如,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压升高,液体渗出到肺泡,刺激气道产生咳嗽,而淤血导致痰液引流不畅,出现咳不出痰的情况。 三、其他可能因素 1.肺栓塞 发病与人群:多见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史等人群。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影响肺的通气和血流灌注。 症状表现:患者可出现突发的咳嗽、气短胸闷,部分患者痰中带血。这是因为肺栓塞导致肺组织缺血缺氧,刺激气道引起咳嗽,同时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造成气短胸闷。 2.肺炎 发病与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肺部炎症。 症状机制:炎症导致肺泡内炎性渗出物增多,包括痰液等,炎症刺激气道引起咳嗽,而气道内痰液积聚以及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出现气短胸闷。例如,细菌性肺炎时,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细菌等成分形成的痰液,堵塞气道部分,导致咳痰困难,同时肺部炎症使氧气交换减少,引起胸闷气短。 如果出现咳嗽咳不出来气短胸闷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胸部X线、CT、肺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人群,如老年人要重点排查心血管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则要考虑是否有感染等因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吸烟者应戒烟,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因素。
2025-10-14 15:57:32